“松古物语·乡土文化”第一届网络文化活动季13号作品
有一座古老的村落,杨家堂
她有着历史的弥留
她有着江南村落的朴素
她有着漫长而深情的文化
滋养一代代宋氏子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三都乡杨家堂村,坐落于一座环形山凹
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村落整体坐东朝西
至今350多年历史,被誉为“金色布达拉宫”
文章插图
在杨家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耕作模式延续至今
而祖辈的精神和传统文化也影响着宋氏后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宋显昆,明代大儒宋濂第11代世孙,宋姓始祖
顺治年间从呈回迁居到杨家堂
族人起始以卖柴、狩猎为生,生活十分艰苦
到第四代宋宏堂时,却出现了“奇变”
文章插图
某日,宋宏堂意外拾得一个约有两千两银子的钱袋
拾得银两后,宋宏堂就在凉亭中等候失主
失主衢州巨商回找时,他将所有银两如数还与
之后宋宏堂就跟随巨商学做生意,从此发家致富
文章插图
宋宏堂性格忠厚诚信、品德高尚,倍受世人尊重
致富的他勤俭节约,为村里造桥梁,修道路….
同时一直要求后代日耕夜读,仁心义行
文章插图
宋德焕,宋宏堂之子,自学医术治病救人
当时全县疫痢流行,他“免费送药,无不应手而愈”
其儿孙在村设“中药楼”,相传施医行善120多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宋君楣,1898年捐资办学,这是我县第一座小学
正因对教育的重视,小山村飞出了诸多的“金凤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虽然现如今小学已修缮,中药楼已倒塌
但是杨家堂宋氏宗祠,家规纪律
成为世世代代学习的地方和读本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墙头文化”是杨家堂人传承家训的最好写照
“勤于耕作笃于读”传统思想潜移默化着宋氏一族
为后人留下可以借鉴、至为珍贵的教育范本实体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杨家堂一直秉承宋姓 “艰苦奋斗、日耕夜读、崇尚品德、重视文化”的传统精神,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这个仅有300余人的小山村,从这里走出的教授级别人员以及副厅以上的干部有46人,其中博士导师、博士学位就有4人 。
文章插图
宋世和,宋氏19代,他是松阳“鸟人”,家训“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让他一直在坚守护鸟的前沿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宋昌存,宋氏20代,我国著名的人体寄生虫和血吸虫病专家,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一直以医者仁心教育后代 。
文章插图
宋珈,宋氏22代,宋昌存之孙女,深受爷爷宋昌存的影响,做人要耿直,从医要讲究仁心仁术,坚持每年回村一次,免费帮村民看病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杨家堂漫长而深情的文化表达,将“仁、义、礼、智、信”汇成一条清澈的溪流,渗透到宋氏宗族子弟的心里 。
文章插图
杨家堂村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3年发现中国最美村镇”获得最高奖项“典范奖”
【勤于耕作笃于读 , 秉承宋姓代代信】“2015年寻梦中国最美村镇”荣获最高奖项“榜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