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头条】“梦天”圆梦!中国空间站最后一块“拼图”落位( 二 )

“梦天”内能做哪些实验?
梦天实验舱内安装有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高精度时频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两相系统实验柜、流体物理实验柜、燃烧科学实验柜、在线维修装调操作柜等7个方面的8个科学实验柜 。
“通过梦天实验舱配置的8个科学实验柜 , 我们能够在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方面开展相关的科学和应用研究 。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刘国宁说 , 目前在上述方向已经安排了约40项科学实验项目 , 并将根据实验规划持续开展在轨实验 。

其中 , 高精度时频实验柜是空间站中最复杂的实验柜 , 由两个舱内科学实验柜和4台舱外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系统 。 “高精度时频实验系统将通过舱内不同特性原子钟组合 , 建成世界上在轨运行的精度最高的空间时间频率系统 。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高精度时频实验柜科学实验系统指挥张首刚介绍 。
“梦天”能在轨释放微小卫星
梦天实验舱增加了一项新服务——支持在轨释放微小卫星 。
实验舱上配置的微小卫星在轨释放机构 , 能够满足百公斤级微小卫星或者多个规格立方星的在轨释放需求 。

航天员只需在舱内把立方星或微卫星填装到释放机构的“肚子”内 , 释放机构即可搭乘载荷转移机构将小卫星运送至舱外 。 出舱后 , 机械臂抓取释放机构 , 运动到指定的释放方向 , 释放机构就会像弹弓一样 , 把小卫星弹射出去 , 实现在轨“放卫星” 。
有了这项新技术 , 我国空间站可为立方星、微卫星的释放提供最前沿的出发地 , 实现微卫星和立方星低成本进入太空 。
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即将完成
今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周年 。 按照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 , 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第三步“建造空间站 , 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即将完成 。
据悉 , 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 , 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 按照计划 , 将会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 。 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 ,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
未来 , 中国空间站还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航天技术、航天医学等一大批科学实验和新技术验证 , 有望在科学探索和应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 。 同时 , 这些技术也将更多地进行转化 ,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目前 , 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被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 。 作为一个全球性开放的平台 ,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持有合作和开放态度的人类太空之家 。
(小康头条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编辑:田苑淯颖
校对:王芳
审核:龚紫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