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的身体如同植物一样拔高 , 上次体会到这种身体猛长还是在初中时代 。 ”
一位远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金井宣茂 , 在太空生活三周后惊奇发现自己长高了9厘米并通过社交平台宣布该结果 , 该消息引来无数网民热议 , 不少人纷纷表示也想来场太空之旅以体验“二度发育” , 不过通常这么神奇的事情往往也会出现神转折 。
果不其然 , 次日早上金井再次发文澄清表示是自己量错了 , 虽说是个大乌龙 , 不过想靠上太空实现二度发育的朋友倒也不必太过失望 , 因为人在太空生活 , 是真的能再长高 。
失重究竟多神奇 , 能长个还能延老?尽管并没有到9厘米那么夸张 , 但金井在这三个月间确实长高了2厘米 , 这点已得到官方证实 , 而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 , 就在于太空自带的失重环境 。
在地球上 , 地心引力会给人的脊柱带来轻微压力 , 而到了太空中该作用力就会消失 , 构成脊柱的26块椎骨间隙得到一定程度的舒张 ,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在测身高时 , 你躺着测会比站着测数据更高一些 , 通常宇航员会因环境压力的切换而平均长高2~5厘米 ,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 , 大概一到两月就会恢复原样了 。
除此之外 , 还有人向往太空因为“失重能够减缓衰老” , 并对此解释道在无重力的太空环境中 , 人体所需热量的降低能大大减少食物摄入量 , 这同时也意味着新陈代谢速率变缓 , 由此令生物体的存活期延长 。 这么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 但这毕竟只是理论上的 , 并无实验支撑 , 而人类过往短暂的航天史却以实例告诉了我们 , 太空才不是什么“乐土” 。
天上一天 , 地上一年?多位宇航员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2020年国际生物医学刊物《Cell Press》的第五期中 , 发布了近30篇关于长期太空任务带来的健康问题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对此进行分析 , 从而揭示了长期航天会引发的六个潜在危害 , 包括DNA损伤、氧化应激、视力减弱、骨骼疏松等 , 这六种隐患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 其中的端粒长度改变和DNA损伤主要就关系到衰老进程 。
生物学家苏珊·贝利(Susan Bailey)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 她与团队通过分析前往空间站执行至少半年太空任务的10位宇航员血样数据 , 发现长期待在太空环境中端粒会变长 , 返回地球又会缩短 , “这种长度交替并非什么好现象 , ”贝利博士解释道:“端粒长短会引发与年龄相关的退化性疾患(心血管、癌症)等出现频率更多 。 ”
宇航员为人类探索宇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 但因太空环境复杂恶劣 , 很多宇航员归来时虽荣誉加身却也病痛缠身 , 考虑到这点 , NASA正在考虑在为期四年的火星探索任务物料清单中 , 准备了密封座舱、拉力器等配置 。
太空 , 或许真的不适合人类2010年4月时 , 奥巴马曾发表“203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生活”的宣言 , 民众对此首先关心的不是火箭能否飞出那么远 , 而是宇航员能否坚持下来如此漫长的太空之旅 , 毕竟这些由国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宇航员 , 他们的身体素质往往都比普通人好得多 , 但他们回来后身体也无法避免各种负面影响 , 那我们要想完成这场星际旅行又会遭遇什么呢?
平时有关注这方面新闻的人想必有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 , 很多结束太空任务返航的宇航员出舱时总会坐在躺椅上 , 由地面工作人员抬出来 , 这是因为他们刚重返地球 , 身体一时无法适应重力 , 再加上穿越大气层引发的颅压升高、体液流动重置等问题 , 轻则头晕恶心 , 重则直接昏厥 。
所以显而易见 , 太空并不适宜人类生活 , 不过我们体内天生就有一个基因名叫“好奇” ,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 比起宇宙 , 我们或许确实很渺小、脆弱 , 但这份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 总会引导着我们排除万难、探索未知 , 前往领略那片辽阔神秘的“星辰大海” 。
【宇航员太空三周长高2cm,失重使人老更慢?科学家:太空并非乐土!】(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 给动物喝白酒会怎样?
- “听到声音”与“判断”的正确观念导致的一般经验。
- 每秒600公里,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正被神秘力量加速
- 超棒!哈勃望远镜继续运行,其悠久历史使命将延续太空进程
- 什么是“量子力学”?
- 科学家在土卫二上发现了生命关键构件的新证据
- 新纪录诞生!南半球又有火箭升空,2022“电子号”斩获8连胜
- “世界上最大的树”有多大?答案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 国际首次!我国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时频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