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 ,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 它实际上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 关于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 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 。 一种说法认为石油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的 , 属于生物沉积变油 , 是不可再生资源 。 另一种说法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的 , 与古代生物无关 , 是可再生资源 。
上世纪二十年代 , 美国一位科学家在研究橡胶树的特性时 , 无意间发现某些植物的液汁中含有碳氢化合物 。 他经过试验发现 , 从这些植物的树皮、树干、树根、树叶和果实中流出来的液体 , 都可以直接燃烧 , 而且热值很高 。 也就是说 , 科学家发现了不可思议的“石油树” 。
事实上 , 有些植物的液汁在科学家发现它们之前 , 很多当地的老百姓就已经把它们当燃料用了 。
然而 , 当时的石油价格很便宜 , 石油的用量也不大 , 所以科学家的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
1973年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 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暴涨至10.651美元 , 直接引发二战后最严重的一场全球经济危机 。 在这场由石油造成的经济危机中 , 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14% , 日本的工业产值下降了20%以上 。
1979年 , 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 全球石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 , 国际原油价格从13美元暴涨至34美元 。 这场危机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
1990年 , 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 , 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14美元急升至42美元 。 此次石油危机改变了世界形势 , 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权力几乎完全丧失 , 西方国家在国际权力争夺战中重新获得主动权 , 苏联石油出口收入大减 , 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 , 人类竟然经历了3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 , 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创 。 自此以后 , 世界各国不得不开始寻找石油的替代品 , “石油树”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在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名为“苦配巴”的树木 , 这种树的树干高达15-40米 , 能长到400岁 。 他发现 , 只要在苦配巴树的树干上钻一个几厘米的小孔 , 就能源源不断地流淌出一种油状汁液 , 两三个小时流出的“油”可达1-2公升 。 更重要的是 , 苦配巴树产出的油不需要经过二次加工 , 就可以直接用来发动柴油汽车 。 为此 , 美国和日本都曾将苦配巴树引种到自己的国家 。
原产于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境内的桐油树(也叫麻风树)也被科学家寄予厚望 。 桐油树结出的果实含油量很高 , 它的油脂是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 。 如果采用直接榨取的方式 , 其产油率一般在26%左右;如果采用化学溶剂萃取的方式 , 其产油率可达40%以上 。 十几年前 , 英国石油公司在印度安得拉邦投资1000万美元 , 种植了8000公顷的桐油树 , 收获的果实专门用来生产生物柴油 。
美洲香槐被认为是世界上产油率最高的植物 , 又被称为“柴油树” 。 美洲香槐的含油部分是从树干内流出的类似乳胶的物质 。 科学家经过测算发现 , 1公顷的美洲香槐每年可产油1500升左右 。 更为关键的是 , 美洲香槐的生长速度非常快 。
【树上也产石油?被科学家寄予厚望的“石油树”,有望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吗】
除了上面这几种“石油树”之外 , 生长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油棕榈树(每公顷产油量达10000公斤)、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油楠树、原产于南美洲的绿玉树 , 以及油桉树、霍霍巴、汉加树等 , 都是潜在的石油替代品 。
不过 ,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 在科学家眼里 , 这些天然的“石油树”生长速度还是太慢了 , 产油率还是太低了 。 于是 , 一些科学家正在尝试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 , 使某些绿色植物生产出类似石油、甲烷和酒精等燃料来 。 比如 ,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水生藻类 , 经过石油菌发酵作用之后 , 每年能生产1000桶以上的“石油” 。
推荐阅读
- 咸水鳄濒临灭绝,入侵物种野猪,反成为拯救鳄鱼的希望
- 身体细长的毒蛇为什么会飞?下树上树太费时间,还是飞比较快
- 三战如果真的爆发,哪些国家会上安全榜?爱因斯坦也曾做出过预判
- 这是迄今为止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大的一张照片
- 盘点地球上的神秘现象,纳米比亚的“仙女圈”,卡塔通博闪电等
- 为了繁殖,动物们有多拼?猫的生殖器带刺,鸭子进化出螺旋结构
- 《大白鲨之夺命鲨口》: 五人斗两鲨,有几成胜算?
-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段“基因间传递基因”
- 为什么人类不爱吃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