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我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学术周刊《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 由相关科研团队牵头的一项古生物考古中有了重大发现 , 他们在楚雄州东北部中泥盆世中发现了一种多鳃鱼类化石——东方鱼 。
据悉东方鱼成功的躲过了4亿年前奥陶纪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 一直生存了到泥盆世中期 , 它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已知鳃囊数目最多的盔甲鱼类 , 是志留纪时期其他原始的盔甲鱼类的7倍以上 , 它比同时期别的动物生存时间往后延续了约2000万年 。 那么东方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它又是如何躲过4亿年前生物大灭绝的呢?今天笔者就和各位聊聊东方鱼的那点事 。
东方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鱼?说起东方鱼就不得不提盔甲鱼类 , 这是在奥陶纪的海洋中生活的一种甲胄鱼类的总称 , 现今仅在中国和越南北部的志留—泥盆纪地层中挖掘到它们的化石 。 目前考古学家发现的盔甲鱼可分为三个大类 , 分别是真盔甲鱼目、多鳃鱼目和华南鱼目3个单系类群 , 今天我们的主角东方鱼则属于多鳃鱼科 。
这种鱼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们的鱼鳃数量 , 作为鱼类最重要的器官 , 一般鱼都有四个鱼鳃 , 鱼鳃起到在水中吸取氧气呼吸的作用 , 缺少了它鱼类很难以在水中生存 。 令人称奇的是盔甲鱼的鳃囊 , 它们的鳃囊数目在不同类群中差异非常大 。
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 , 在盔甲鱼类刚出现在地球海洋的时候 , 它们的鳃囊只有6对 , 然而到了泥盆纪期间 , 盔甲鱼类鳃囊数目就开始逐渐往上增长 , 等到东方鱼出现的时代 , 盔甲鱼类的鳃囊数目进化则达到了顶峰 , 东方鱼进化出了45对鳃囊 , 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 因此时至今日 , 东方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鳃囊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 种种可能性也是众说纷纭 。
那么 , 东方鱼是怎么躲过4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的呢?在4亿年前的奥陶纪大灭绝事件中 , 几乎整个海洋的生物都受到了重创 , 这个事件过后 , 地球一度没有鱼类可以幸存下来 , 然而东方鱼却奇迹般的存活下来 , 并且多进化了2000年 , 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对此有古生物学家认为:正是鳃囊数量的进化使得它在海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生存优势 。 奥陶纪被称为鱼类最巅峰的时代 , 尤其是盔甲鱼生存的区域 , 在当时处于赤道附近 , 这里特别适合鱼类生活 , 但到了泥盘纪中期 , 全球海洋环境发生了变化 , 植物开始在陆地上大规模的生长 , 这也让原本荒凉的陆地一下子生机勃勃起来 ,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出现了陆地风化的问题 , 植物在陆地上创造的养分 , 开始“反哺”给海洋 , 这使得海洋开始营养过剩 。 有网友说营养多不是一件好事吗?
然而对于海洋来讲营养过剩是非常致命的 , 就如同现在的江河水中营养过剩会大量繁殖微生物 , 譬如蓝藻一样 , 这些微生物大量的抢占了原本属于其他海洋生物的氧气 , 于是在奥陶纪晚期的海洋出现了大规模的缺氧现象 。
这时东方鱼进化出来的鳃囊数量则对日后它们的种群延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从化石中发现 , 盔甲鱼只要少数的鳃囊就足以保证它们日吸取氧气含量的需求 , 因此可以推断海洋缺氧对它们来讲并不是致命打击 , 这也使得它们可以从奥陶纪大灭绝事件中全身而退 , 然而其他的海洋生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
那么为什么在最适合鱼类生存的时期东方鱼就已经开始进化出如此多的鳃囊了呢?难道它们会预言到后来的生物大灭绝?说到预言这种可能性肯定是假的 , 但古生物学家对此也感到非常惊讶 , 东方鱼的化石显示其鳃囊数量达到了45对 , 是最原始盔甲鱼类鳃囊的7倍以上 。 如果不是有预言未来的能力 , 为什么东方鱼会进化出数量如此多的鳃囊呢?
【4亿年前的东方鱼,逆天改命多活了2000年,它是如何做到的?】考古学家们认为虽然东方鱼的祖先盔甲鱼类生活的年代是最适合鱼类生存的年代 , 但它们的生活环境却不见得很优越 , 盔甲鱼生活在浅海的环境中 , 这一区域即使在最适合鱼类生存的年代其含氧量也是不足的 , 因此盔甲鱼类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就不得不进行进化 , 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具体表现就是鳃囊数量开始不断的增多 , 这也为后来的种群延续打下了基础 。 那么各位看官 , 你们认为东方鱼能躲过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原因是什么呢?
推荐阅读
- 假如一颗直径1公里的纯金小行星撞向地球,世界将会怎样?
- 我们正在迈向元宇宙,请把握这个机会
- 为何达尔文的进化论会遭到质疑?
- 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准确度高
- 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巨型恐怖鸟化石,来自南极洲的5个奇怪发现
- 火星上的地下基地?恐龙化石存在火星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 如果有一天人类灭绝,地球上还会出现新物种吗?他们如何了解人类
- 新研究指出:外星人可能只是最近没来,未来会来?
- 和这些毒蛇相比,眼镜王蛇就是个“弟弟”,网友:万蛇之王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