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只到遍布河岸,扬子鳄曾为濒危国宝,为何现在局部泛滥?


从150只到遍布河岸,扬子鳄曾为濒危国宝,为何现在局部泛滥?


文章图片


从150只到遍布河岸,扬子鳄曾为濒危国宝,为何现在局部泛滥?


文章图片


从150只到遍布河岸,扬子鳄曾为濒危国宝,为何现在局部泛滥?


文章图片


从150只到遍布河岸,扬子鳄曾为濒危国宝,为何现在局部泛滥?



你听说过扬子鳄吗?曾经它可是濒危物种 , 数量已经仅有150条左右 , 成为一种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动物 。 然而 , 在经过科学家长达半个世纪的人工繁育下 , 它们的数量也逐渐开始多了起来 , 甚至在局部开始泛滥 。

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扬子鳄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5000只左右 , 这消息被人们所熟知后 , 很多网友都纷纷表示 , 扬子鳄这一古老的生物终于被人们拯救了下来!
甚至有网友说 , 在一些专门饲养扬子鳄的保护区内 , 甚至出现了局部泛滥的现象 。 那么现如今 , 扬子鳄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局部泛滥的呢?扬子鳄 , 是短吻鳄家族的一员 , 它们不仅生性温润 , 而且体型也是出了名的小 。

扬子鳄的远祖最早出现在两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 , 拥有近1.5亿年的进化史 , 而它们的辉煌时刻 , 则是距今约8千万年的白垩纪时期 , 这时扬子鳄的近祖还拥有着长达近十米左右的身躯 , 体重也在20吨左右 , 是浅水域中的王者 , 经常以恐龙为食 。
不过 , 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以及第四次冰川期后 , 为了适应环境 , 它们的体型开始急剧减小 , 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 因此说它们是行走的“活化石” , 可是一点也不为过 。

因此 ,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可以从扬子鳄的身上窥探到远古生物的诸多特征 。
古人认为扬子鳄的模样奇特 , 认为它们不是一般的动物 , 并将扬子鳄称为“鼍” , 据史书记载鼍是龙的一种 , 而古时候人们认为 , 扬子鳄的样子非常符合人们心目中龙图腾的模样 , 因此扬子鳄便有了更多关于龙的名字 , 如“土龙、猪婆龙”等 。
并且据古籍记载 , 古时候扬子鳄的数量众多 , 曾遍布南方各大水域中 , 甚至在小鱼塘中也偶然也见 , 并且在《本草纲目》中 , 也有大量关于扬子鳄的描述 , 讲述了那时候人们如何捕捉扬子鳄 , 以及如果根据扬子鳄的叫声来确定时间 , 并且指出那时候扬子鳄的数量“极多”等 。

那么 , 曾经遍布我国南方各大水系的扬子鳄 , 到了近代却为何成为了濒危动物?其实这一切都源于 ,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 人们也加快了对自然界的掠夺 , 不断压榨着动物们的生存空间 。
据统计 , 自近代以来 , 扬子鳄的栖息地仅集中在长江流域的下游 , 并且随着大面积湿地被人们开垦为农田 , 等到了上世纪50年代时 , 围湖造田活动也达到了高潮 , 这一行为直接破坏了扬子鳄仅有的栖息地 。
【从150只到遍布河岸,扬子鳄曾为濒危国宝,为何现在局部泛滥?】
它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少 , 再加之扬子鳄具有打洞的习惯 , 因此它们也被人们视为破坏庄稼的“有害动物” , 而到了70年代时 , 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仅余150只左右 。
不过也就在这时 , 国家开始对扬子鳄进行保护 , 大量科学家开始投入到扬子鳄的救援活动中 , 并且在国家的帮助下建立了需要扬子鳄保护区 , 如安徽、浙江两大保护区 。
在长达半世纪的救援活动中 , 现在保护区内已经生活了大量的扬子鳄 , 甚至在保护区内出现了扎堆现象 。

但是这种局部泛滥 , 却并不能证明扬子鳄已经不再是保护动物了 。
据科学家介绍 , 在野外正常情况下 , 扬子鳄的后代存活率不过百分之二 , 不过好在扬子鳄一次产卵较多 , 大约有20-30枚左右 , 在这种优胜劣汰的自然环境下 , 野生扬子鳄会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
然而人工饲养下的扬子鳄却鲜有如此强的“野性” , 它们在应对自然环境时的适应能力明显较弱 , 因此目前自然保护区内呈现“局部泛滥”的扬子鳄 , 是不太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 , 并且目前自然界中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依旧非常稀少 , 这也使得扬子鳄的实际生存环境依旧不容乐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