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一些消费者购买“隔离险”遭遇理赔难
受近期上海、北京等地新冠疫情影响,一度销售火爆的“隔离险”最近进入理赔受理高峰期 。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因为不是在中高风险区或无法证明是密接等遭遇了保险公司拒赔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保险公司在产品宣传时应尽到免责条款的提示解释说明责任,在销售此类产品时,保险公司不应该进行选择性宣传 。
文章图片
近日,经过1个多月的反复沟通协商,上海消费者黄女士终于收到了此前购买的“隔离险”的部分理赔款 。“虽然到手的钱和当初约定的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实在没精力继续折腾了 。”黄女士无奈地表示 。
根据黄女士购买的保险产品合同条款,保费1年为59元,因新冠肺炎疫情强制隔离的津贴为每日200元,最多可赔30天 。但黄女士在办理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曾多次以她所在隔离地区不属于中高风险区为由,拒绝理赔 。
采访人员在消费者投诉平台、社交平台等搜索发现,与黄女士有相同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因不是在中高风险区被隔离或者无法提供密接证明而拒赔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 。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何小伟对采访人员表示,“隔离险”虽然是一种新产品,但其实质是一种以特定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作为补偿对象的财产保险 。保险公司作为产品的卖方,有必要在合同的明显位置对免责条款进行说明,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哪些损失可保,哪些损失不可保 。
有消费者表示,当初购买“隔离险”,是受到产品宣传语的影响 。例如,有的保险产品打出“居家隔离有津贴”,还有的产品则在购买界面显著位置强调“隔离一天能领200元,一杯奶茶钱保一年” 。
【视点·观察|一些消费者购买“隔离险”遭遇理赔难】“个别保险公司出于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没有将免责情形放在很醒目的位置,这为日后出现的理赔纠纷埋下了隐患 。”何小伟认为,“在销售此类产品时,保险公司不应该进行选择性宣传 。如果总是带给消费者这种不好的消费体验,势必会对公司的自身品牌和保险行业整体的社会认同度产生负面影响 。”
采访人员注意到,目前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已开始规范“隔离险” 。例如,中国银保监会发文要求,保险公司在宣传销售“隔离险”产品的过程中,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作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 。
“上海、北京等地疫情的出现和反复,让隔离理赔这个本来是小概率的事件连续出现,赔付情形明显增加,超出了保险公司的理赔预期,因此陷入相对被动的局面 。相信此后保险公司也会调整保险产品的赔付标准 。”何小伟说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裁员不忘膈应人,这家互联网大厂送的离职礼物恶心到我了
- 视点·观察|App“监听用户”投放广告?这其实是个错觉
- 视点·观察|清华专家称苹果自乔布斯之后再无创新:跟以前没法比
- 视点·观察|HDD机械硬盘越来越没人买了:销量下滑 价格更贵
- 视点·观察|多国考虑实施的四天工作制,离我们有多远?
- 视点·观察|让马斯克和比尔·盖茨同时看中的“碳捕捉”,到底是什么?
- 视点·观察|从十年不涨薪到应届生年薪五六十万:芯片人才之渴何解
- 视点·观察|航拍广东英德洪水浸城:超警戒水位8.57米历史实测最高
- 视点·观察|报告:在技术领域,男性更有可能获得工作面试的机会
- 视点·观察|16年前的国内综艺有多超前?马云、俞敏洪做评委 居然还有We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