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提起地球上最懒的动物 , 大家第一反应是谁?是考拉、还是树懒?确实 , 上述两种动物在它们的生活空间里可以说是懒到了极致 , 尤其是考拉 , 一天22个小时都在睡觉 。
【这种动物才是“世界懒王”,在它面前考拉、树懒都要靠边站】但如果真的要说懒到极致的生物 , 树懒和考拉还真就没法和这位“仁兄”相比:在越来越懒的道路上 , 这位仁兄做到了近乎7年不吃不动 , 12年交配一次 , 完事儿后继续保持静止的生活态度 。
它就是洞螈 , 外观与龙非常相似的它 , 真的在懒的领域上做到了一骑绝尘 。 你别说 , 它懒归懒 , 可爱也是真的可爱 。
外表类似于龙的洞螈
洞螈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穴居生物 , 也是欧洲唯一的穴居脊索动物 。 从外观上来看 , 洞螈就像是皮肤光滑的白色小蛇 , 它们身体不超过30cm , 即便是成年后的洞螈最长也不超过50cm 。
大多数洞螈都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洞穴中 , 欧洲大陆当年在经历了地质变迁后形成了大量的洞穴地貌;尤其是在斯罗维尼亚的大部分地区 , 这里有着很多深不见底的洞穴 , 洞穴中有积水潭 。
两栖动物洞螈最喜欢这样的生存环境 , 它们甚至可以一辈子不出洞穴 , 不见阳光 。 由于终年生活在黑夜中 , 洞螈的视力已经彻底退化 , 甚至可以说它们没有眼睛这个器官 , 仅仅依靠嗅觉和听觉就能很好生活下去 。
和其他动物不同的是 , 洞螈还可以依靠嘴巴周围的凹痕感知外界的一举一动 , 并且能够检测猎物发出的微弱电流 , 这有利于它们在洞中捕食 。
有些终年生活在黑夜中的动物惧怕阳光 , 但洞螈很显然并不属于此类;洞螈是可以在阳光中生存的 , 当接触到阳光的瞬间 , 洞螈白色的顺滑皮肤会变成褐色 , 眼睛也会微微张开 。
但实际上他们无法通过眼睛去看到外界变化 , 长年的黑夜生活已经让洞螈丧失了视神经 。
而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 洞螈真的是自然界中懒到了极致的生物 。
洞螈真的懒到极致了
在经过反复确认后 , 科学家发现波士尼亚的一只洞螈在过去7年的时间里竟然完全处于静止的状态 , 这种静止又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冬眠 , 洞螈各项身体机能都正常运行 , 它们就是纯粹的懒得动 。
这样看来 , 洞螈嘴边的神经感应系统完全可以不进化 , 反正它们也懒得去捕猎 。
科学家认为这不过是个别洞螈的习性 , 于是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 , 英国科学家组建研究团队再次对洞螈进行长期观察 。
这次观察的目标是19只生活在洞穴的洞螈 , 其中一些洞螈被重点关注了8个月 , 还有的洞螈被关注了整整8年 。
研究数据得知:在最早观察的230天中 , 只有极少数洞螈移动了38米 , 这几乎是它们愿意挪动的极限距离;大部分洞螈只移动了4-8米 , 完全可以说是在静止的时间中生活 。
洞螈只有在感到饥饿和交配时才有挪动的意向 。 当洞螈进食时 , 它们会利用敏锐的听觉寻找洞穴内的蜗牛、或者其他飞蝇 , 洞穴里实际上并不缺食物 , 只要洞螈愿意去捕猎 , 基本上都会凯旋而归 。
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 , 洞螈这种完全静止的生活模式 , 它们真就不会饿死吗?还真不会 。
1958年曾有匈牙利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长期洞螈研究项目 , 当时科学家抓了一群大约10岁左右的幼年洞螈进行实验 , 20年过去了 , 这些洞螈外表没有太大变化 , 只是身体长了一点儿 。 50年过去了 , 这群洞螈中竟没有一只有衰老的痕迹 。
科学家认为 , 洞螈至少可以在10年内不吃任何东西 , 这种长久的绝食能力一般只存在于一些古生物中 。 虽然这种行为是有些莫名其妙 , 但在自然界中确实有一些生物可以通过绝食策略来提高自己的生存率 , 进而保证物种的延续 。
也就是说 , 在漫长的进化中 , 洞螈选择了通过降低新陈代谢的方式提高物种生存几率的进化方式 。 即越是静态生活的洞螈在繁殖周期上越是稳定 , 甚至能参与繁殖的个体通常都是在遗传上占尽优势的;这就能保证洞螈的后代基因越来越好 , 它们的整体寿命也会越来越长 。
推荐阅读
- 追了40亿公里,飞船终于抵达彗星,传回数万照片并有重大发现
- 古人对“彗星”的观测记录与理解
- 人类有能力毁灭地球吗?没有
- 记住玫瑰曾这样存在过
- 人类一直苦心寻找外星人,殊不知种种证据表明,或许我们才是外星人
- 垂死彗星的碎片可能会上演一场壮观的“表演” 或无声无息地经过
- 双星系统中的行星可能是宜居的,但它们的形成方式不同
- 奇怪的天降之物,来自于宇宙坠落到地球的可怕东西
- 21年未见!这场“暴雨级”流星雨即将照亮夜空,或间有火流星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