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动物园怎么办?

陶恺

战火中,动物园怎么办?

文章插图
2022年3月1日 , 乌克兰基辅动物园 , 饲养员安抚一头在战火中受惊的大象
猩猩和狐猴这样的动物 , 在战争中体现出更绵长的损伤 , 比如抛弃幼仔或产生隐而不发的抑郁 。
俄乌冲突期间 , 躲在防空洞中的当地平民、想法撤离的难民、“反向挺进”想要接走代孕婴儿的欧美夫妇 , 均试图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 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 。但往往人们会在匆忙中 , 忘记一群特殊的朋友—那些被人类豢养在动物园的动物们 。
当战争袭来 , 那些动物会怎样?
1941年 , 柏林动物园开始挨炸 。直到战争结束 , 有近800架英国战机曾飞临柏林上空 。
炸弹打击了市区内大多数建筑 , 也让柏林动物园成了一片焦土 。据统计 , 战前柏林动物园3715只动物里 , 只有91只动物在轰炸与饥饿交织的战乱中活了下来 。
而在同样身处二战的日本 , 面对即将战败的结局 , 日本判断若是动物园被炸、豢养猛兽的牢笼被毁 , 无人看管的猛兽将对民众的安全造成威胁 。
基于“人类优先”的原则 , 日本军方下令采取预防措施 , 在敌方大规模轰炸前 , 处决老虎、狮子、大象等凶猛或是力量巨大的野兽 。为了节约子弹 , 军方还要求只能采用毒杀的方式 。
对老虎、狮子的“处决”还算顺利 , 但对于聪明的、能够精准舍弃有毒食物的大象来说 , 死亡变得漫长而艰难:只能慢慢饿死 。
这些被算作“牺牲”的动物 , 以极为痛苦的方式死去 , 而讽刺的是 , 直到战争结束 , 炮弹也没有在动物园落下 。
【战火中,动物园怎么办?】陪伴两只大象饿死的漫长过程里 , 动物园的饲养员曾发出过这样的诘问:“我们当饲养员就是因为喜欢动物 , 而今却要我们杀动物 , 这是为什幺?”
“喜欢” , 对战争中的动物园来说 , 或许太过苍白无力了 。
2007年 , 中东加沙地带的一名私人动物园园主 , 花费了几百万美元建造并运营起一家动物园 。在这座动物园里 , “喜欢动物”的他豢养了狮子、鳄鱼、猴子、老虎等多种动物 , 其中有至少40只大型猫科动物 。
战火中,动物园怎么办?

文章插图
那些被饥饿折磨致死的动物 , 还保留着最后的渴求生存的姿势 。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逐渐激化后 , 动物园成了孤岛 。因为战争造成的游客锐减 , 这处私人动物园入不敷出 , 连动物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而无论是职员还是“喜欢动物”的园主本人 , 都无法冒着炮火前往动物园中照顾这些动物 。
大量动物被饿死 。那些体型庞大、能够在自然界的恶劣环境中长期生存的狮子、老虎 , 也难以在无人看管的牢笼中找到活命的机会 。40多只大型猫科动物 , 渐渐只剩下15只 。曾经生龙活虎的动物园 , 逐渐被尸体覆盖 , 直到死去的动物比勉强活下来的、瘦骨嶙峋的“幸存者”还要多……
面对这样的悲剧 , 在战争中似乎自顾不暇的园主采取了“凝固”的办法 , 没有展开什幺施救措施 , 而是用简单的方法将动物尸体就地“标本化” 。
那些被饥饿折磨致死的动物 , 还保留着最后的渴求生存的姿势 , 身上覆盖着沙土 。园主没能给这些动物最后的体面 , 而是认为将它们凝固在此是“无声的求救” , 是“控诉战争的力证” 。
有人抛弃动物、粉饰疏忽 , 就有人愿意在战火中逆行 , 履行人类的职责 。
在园主忙着制作标本“控诉战争”的时候 , 爱护动物组织“FOUR PAWS”尽力办妥各种手续抵达动物园 , 向活着的动物提供了至少一个月够用的饮食 , 对奄奄一息的受伤动物进行紧急医疗救助 。
虽然仅在加沙地区就有至少6个这样在战火下被抛弃的动物园 , 施救艰难 , 但这些真正热爱动物的人 , 不谈廉价的“喜欢” , 只做实在的努力 。
除了安全问题 , 战火中幸存的动物 , 还会产生无可逃遁的应激反应 。在野外 , 遇到无法对抗的危险 , 动物可以选择逃走 , 但身处动物园中 , 战争的声音时时刻刻折磨着它们 , 让进食、生活、繁殖都变得困难重重 。
基辅动物园近50名工作人员 , 带着自己的家庭成员搬进了动物园 。

战火中,动物园怎么办?

文章插图
2022年3月4日 , 基辅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喂食一只新生狐猴
乌克兰基辅动物园 , 因为紧挨着一处军事设施 ,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 , 几乎无休止地响起空袭警报声、爆炸声 。这些声音让动物饱受摧残 , 即便食水充足 , 也完全无法进食 , 精神萎靡不振 。
为了安抚这些动物 , 基辅动物园近50名工作人员 , 带着自己的家庭成员自3月6日起便搬进了动物园 。他们囤积食物 , 在花园里种植蔬菜 , 一边保障动物们的饮食 , 一边随时关注它们的心理动态 。
敏感的亚洲象对响声格外警觉 , 每天晚上 , 会有工作人员在围栏中陪它入睡;如果有炮火声传来 , 工作人员就会喂它苹果、抚摸它、跟它说话 , 让它感到安全 。
长颈鹿、斑马容易对突然变化的环境感到焦虑 , 严重时会向围栏上不断撞击直到死亡 。因此 , 每当空袭警报响起 , 工作人员都会彻夜守着它们 , 给它们喂食香蕉 , 安慰它们 。
母狐猴因为战火的巨大压力而抛弃了新生的小狐猴 , 基辅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接续母亲的职责 , 抚育这个在纷乱中出生的小生命;大猩猩饮食休息一切正常 , 但它会想念游客 , 工作人员就陪它说话 , 为它播放一些热闹的影片 , 给它看看人群 。
比悉心照顾更好的方式 , 当然是将动物转移到没有战火的地方去 。但安全转移动物、尤其是大型动物 , 非常耗时 。
一些动物保护者也在用各种方式 , 努力帮助乌克兰各动物园的动物疏散到安全区域 。
3月19日 , 一名英国退伍军人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 , 将一只狮子和一只狼从乌克兰带到了罗马尼亚动物园 。
运输猛兽是艰难的旅程 。他们先是花了3个小时用起重机将两只动物装在小巴车后部 , 然后在防空警报的“伴奏”下一路狂奔 , 趁着动物的麻醉起效、趁着它们还没有因为不安而狂吠、趁着天罗地网般的战火还没吞噬疾驰的汽车 , 将动物们送到听不见防空警报、不需要躲避炸弹的安全地带 。
战争袭来时 , 动物“自负盈亏” , 在必要时 , “为了人类的安全”牺牲—这几乎是关于“战争中动物会如何”这个问题最理所当然的回答 。
但是 , 只要想一想动物们为何来到囚笼之中 , 为何无处躲藏、无法逃跑、无力面对危险 , 想一想那些以“喜欢”做借口的绑架、那些以“自顾不暇”为理由的放弃 , 任何尚有良知、真正视动物为平等生命的人们 , 就定然不会、也不该坐视不管 。
正如负责照顾基辅动物园中长颈鹿、鹿和斑马的饲养员所说:“我没有办法阻止战争 , 我能做的是让这些动物好好活着 。”
这些焦虑的、被圈地为牢的动物们 , 是因为人类的欲望来到了这里 , 又因为人类的纷争陷入恐慌 。我们无法阻止战争 , 甚至也无法抚摸它们、陪伴它们 , 但至少应该思考:人类对包括自己在内的生命 , 应该抱持怎样的敬畏?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