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羌族特色的羌族沙朗文化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 , 羌族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能歌善舞 , 他们对歌舞的热爱体现在羌族的沙朗 , 这是羌族人爱跳的一种舞蹈 , 有着丰富的羌族文化内涵 ,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 男女老少都会跳羌族沙朗 , 而“沙朗”是由祭祀舞演变而来的 ,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自娱自乐性较强的集体舞蹈形式 。现羌族沙朗已经要由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沙朗属于集体性舞蹈 , 由能歌善舞者领头 , 男女各列一行或拉手围成圈边跳边唱 , 下肢动作灵活 , 双臂前后摆动 , 所唱歌曲多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民歌 , 完全用羌语演唱 。跳羌族沙朗不分时间、地点 , 想跳就跳 , 节日场面特别大 。该舞蹈节奏明快 , 舞姿雄健 。羌族沙朗表现了羌族人民乐观、积极向上、不畏艰险、顽强的精神面貌 。
北川自古以来是羌族聚居地 , 羌寨风俗善良淳朴热情奔放 , 羌羌族沙朗表演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 极具本土地域特色 。羌人好歌舞 , 羌语中称“沙朗” , 汉意是“载歌载舞”的意思 。羌人两情相悦唱情歌 , 不幸郁闷唱苦歌 , 男婚女嫁唱喜歌 , 亲人亡故唱丧歌 , 年节聚会唱酒歌 , 劳作解乏唱山歌 , 习惯于围成一圈边跳边唱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沙朗的发展 。早在商时期 , 古羌人完全从事的是游牧生活 , 在特定的环境中 , 他们以“祭”的方式祭天 , 祭祀活动十分庞大而又隆重 。祭祀从“祭”开始也就有了舞的端倪 , “沙朗”是由祭祀舞演变而来的 ,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自娱自乐性较强的集体舞蹈形式 。后来艺术家深入民间收集整理 , 进行推广 。
2003年 , 北川成立“北川羌族自治县” , 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羌历节 , 并在这一天进行羌族沙朗的游行和比赛并颁奖 。以后每年羌历节都要进行这样的活动 , 以此推广羌族沙朗 。
在5.12大地震中 , 很多会跳羌族沙朗和对羌族沙朗有深入研究的人都在地震中去世 , 很多老百姓失去家园 , 流离失所 , 无心思歌舞 , 通往区乡的很多道路不通 , 羌族沙朗的收集整理非常困难 。部分音像制品和羌族沙朗研究成果失散 。
【颇具羌族特色的羌族沙朗文化】羌族沙朗能从民间社会走向舞台 , 能得到羌族人民的喜爱 , 得到专家艺术团体的重视 , 形成完美的文化艺术奉献给民族与社会 , 这是羌民族的自豪 , 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艺术魅力 。羌族沙朗把传承民族文化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 对促进品牌效应的形成和地方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
推荐阅读
- 羌族挂红习俗,你了解吗?
- 极具特色的达斡尔族抹黑节文化
- 细数朝鲜族特色菜,你都吃过吗?
- 羌族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羌族萨朗
- 云南纳西族火把节的特色活动与习俗
- 杭州有什么特色美食小吃
- 景颇族民居特色——猪脚屋
- 浅述蒙古族建筑的风格与特色
- 独具特色的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文化
- 极具特色的撒拉族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