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山西煤老板不配保镖、拒绝“女秘”!豪掷6亿在戈壁滩上,现怎样?( 二 )


煤炭生意虽是暴利行业 , 但煤炭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 。 而葡萄酒却不受此影响 , 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

刘金启还记得 , 一次和朋友一起喝红酒的情景 。
当时 , 朋友拿起手中的进口葡萄酒问刘金启:你知道这瓶酒多少钱吗?
刘金启心想 , 不就是一瓶酒吗?再贵也贵不到哪去吧?就随口说了一句 , 几千块吧?
谁知道朋友却说出了一个让他吃惊不已的数字:20000元 。 这让刘金启内心震撼不已 , 感觉国外红酒的利润空间非常大 。
他想 , 既然有钱人对葡萄酒如此追捧 , 对于国内的葡萄酒市场来说 , 未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
因此 , 在他拿下宁夏戈壁滩的葡萄园项目以后 , 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不相信中国种出的葡萄比外国差 。 我就要酿出最好的葡萄酒 , 让国人以后一喝葡萄酒就只会想起中国 。

当时的刘金启并没有想到 , 他投入葡萄酒行业的这16年 , 煤炭行业正悄然发生巨变 。
由2003年的鼎盛时期到2013年进入市场拐点 , 很多煤矿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 破产重组等境况 。
而他因为转型成功 , 不仅避免了行业的困顿期 , 反而成就了另一番事业 , 打造出了中国葡萄酒的神话 。

刘金启投资宁夏葡萄园区 , 并不像外界所评论的那样“钱多任性 , 一时头脑发热” 。
事实上 , 刘金启一直是个胆大心细 , 有勇也有谋的人 。
出生于山西大同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刘金启 , 有兄弟姐妹6人 , 当挖煤工的父亲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 。 因为人多地少 , 一家人常常食不果腹 。 为了帮父亲分担家庭重担 , 刘金启很小就辍学 , 也当起了煤矿工 。

但刘金启明白 , 煤矿工这个职业非常危险 , 收入也不高 , 不是长久之计 。 因此 , 心思活络的刘金启总在留意其它的赚钱机会 。
之后 , 他做过销售 , 搞过运输 , 也因此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
90年代初 , 煤炭价格不稳 , 波动频繁 , 不少煤老板不看好煤炭市场发展 , 因此纷纷抛售煤矿 。 而此时 , 刘金启却反其道而行 , 他相信煤炭价格还会迎来上涨 , 在煤老板低价抛售之时 , 他却举债20万 , 买下一个煤矿 。
不得不说 , 刘金启确实有眼光 , 这一把 , 他赌赢了 。
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 , 是国内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 刘金启赶上了这波千载难逢的时机 , 从1个煤矿逐渐积累到8个煤矿 , 发展起10多个港口 , 成为了日进斗金的“煤老板” 。
短短10多年 , 刘金启就积累起了数亿的身家 , 成为当地有名的煤矿大亨 。

而与其它生活奢侈 , 高调炫富的煤老板们不同 , 发迹后的刘金启 , 仍旧保持着朴素简单的生活习惯:从不穿名牌、不戴名表 , 吃穿住行和普通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
从不配备保镖 , 连“女秘书”也没有 。
务实勤奋 , 善于动脑 , 眼光超前 , 使刘金启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 。
但要在茫茫戈壁滩上种植葡萄 , 绝非易事 。
就连朋友们也不看好刘金启这个“疯狂”行为 , 说他去投资这样一个投入周期长又不一定有回报的项目 , 挺愚蠢的 。 还有人笑他疯癫 , 说他吃饱了撑的 。
但刘金启毫不理会众人的议论 。 他把煤矿生意交给儿子 , 独自背起行囊 , 开始长期扎根荒漠 。

平时 , 他就和民工一起 , 穿着黑衣布鞋 , 顶着刀割般的风沙 , 在烈日下挥汗如雨 。
但现实之苦 , 还是让他始料未及 。
比如 , 他原本想在地上烧水煮面条吃 , 但是 , 不知何时会突然刮过来一阵风 , 过后锅里全是沙子 , 面条根本没法吃 。 于是 , 此后顿顿只能啃馒头 。
晚上更惨 。
因为风太大 , 有一次 , 他们睡觉的屋顶半夜被风卷走了 。
来到贺兰山 , 刘金启做的第一件事 , 就是请来1000多个民工 , 和他们一起 , 一边推土平地 , 一边修渠引进黄河水 。

第一年 , 刘金启在摸索中种下了第一批葡萄苗 。 但因为没有经验 , 葡萄苗的周边没有做任何防护 , 第一批种下的葡萄苗全部被风卷走 , 数百万的投入就这样打了水漂 。
这时 , 刘金启才意识到 , 想要种活葡萄苗 , 必须先改善环境和生态 。
于是 , 他买来200多万棵白杨树 , 把葡萄园附近的5个村子层层包裹起来 , 筑起了一堵风沙不进的紧固的“避风墙” 。
然后 , 刘金启又挖水渠 , 花巨资引进设备 , 取黄河水为葡萄苗灌溉 。 原本 , 他可以直接引水到葡萄园 , 但考虑到村民们取水的不便 , 他又额外花钱多修了50km的水渠 , 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用水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