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文章图片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 洞房花烛夜 , 金榜题名时 。 ”这是所谓人生四大喜事 。 此“四喜”普通人未必全部经历过 , 唯“洞房花烛”之喜 , 基本上是人人都要有的 。
本组图片所分享的是一个世纪以前福建福州地区与新婚有关的老照片 , 时间跨度从清末到民国 , 从中可以窥探先人们当年的结婚时景象 。

大花轿
1895年 , 福州地区迎娶新娘的轿子 , 花轿装饰得很华丽 , 由四名轿夫抬着 。 四名轿夫大多穿着棉衣 , 却光着腿穿着草鞋 , 说明生活质量不高 。

迎亲途中
这张照片还要早一些 , 拍摄于1879年 , 呈现的是福州的一支婚礼队伍前往迎娶新娘的途中景象 , 队伍最前面是礼器灯笼 , 后面跟随的是“回避”和“肃静”牌及乐师 , 新娘乘坐的花轿处于队伍的中间位置 。 可能是天气炎热的原因 , 整个队伍没精打采 。
轿夫们
1911年 , 一乘迎娶新娘的轿子 , 几十年过去 ,轿夫的打扮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 脑袋后的长辫子依旧拖着 。 俗话常说“八抬大轿迎娶新娘 。 ”其实从这些老照片看 , 当时迎娶新娘所用的轿子多为“四人抬” 。
新娘门口
福州附近的乡村 , 一乘团花锦簇的花轿停在新娘家门口 , 旁边围着很多看热闹的大人和孩子 , 一名洋人叉着腰站在轿子旁边与之合影 。
下轿新娘
一名新娘走下轿子 , 头上顶着一只箩筐一样的物件 , 箩筐将她的面孔遮蔽得严严实实 , 其作用大概相当红盖头 。 几名轿夫站在旁边 。
闹市新嫁娘
走在福州街头的迎亲队伍 。 城里的轿夫要讲究一些 , 身上穿着统一的号坎 。 这顶轿子是由六名轿夫抬着 , 装饰得更加繁复精美 , 看情景应该是有钱人家的迎亲花轿 。
抬礼盒
民国时期的一支迎亲队伍 , 队伍中除了穿着前清服饰的乐师 , 还有挑着礼盒的人 , 礼盒内所盛放的 , 大多是食品一类的物品 。
一只鹅
在抬着礼盒的队伍当中 , 经常会看到两名男子抬着一只鹅 。 这只鹅送到新娘家后是不能被杀掉的 ,因为鹅代表新郎 。 如果鹅给女方家的时候很安静 , 说明新郎性格很好 。 如果吵闹 , 说明新郎是急性子 。 最终这只鹅会被新娘的家人放进池塘里 。 【100多年前的福州,女子头顶箩筐出嫁,十一岁的新郎聪慧过人】
下台阶
抬轿子的多少年前的小伙子 , 很需要有一把子力气的 , 比如图中的花轿需要下台阶 , 就需要前面的轿夫将轿杆举过头顶 。 新娘在前去新郎家时是不允许中途下轿子的 。
传统婚礼
这是一场比较纯粹的中式传统婚礼 , 新娘凤冠霞帔 , 珠光宝气;新郎穿着长袍马褂 , 胸前戴着大红花 , 头上的礼帽显然是受到西方的影响 。
一对新人
另一对新人 , 新郎看上去年龄很小 , 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 同样穿着长袍马褂 , 笔挺地和新娘站在一起 , 很拘谨的样子 。 新娘的年龄可能要大一些 , 双手握于身前 , 显得很文静 。
小新郎
当然还有更小的新郎 。 图中的小男孩只有11岁 , 是福州一家教会学校的学生 , 照片的拍摄者介绍说 , 他刚刚结了婚 , 而且学习成绩很好 , 是学校里最聪明的一名学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