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只是被宇宙遗忘的点点尘埃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只是被宇宙遗忘的点点尘埃


文章图片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只是被宇宙遗忘的点点尘埃


文章图片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只是被宇宙遗忘的点点尘埃



海明威曾经对空虚这样说道:“有些人生活着 , 但是什么感觉也没有 , 他知道一切都是空虚、空虚、空虚 。 我们的空虚就在空虚之中 , 空虚是你的名字 , 空虚是你的国度;你是空虚中的空虚 , 就像空虚本来就出在空虚中一样 。 ”
海明威留给读者一个异常难解的时代谜题 。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指出一个概念:时代流行空虚感 , 即一种对生命存在无从把握的感觉 。
也许维克多·弗兰克尔并没有解开人生的真谛 , 反而解开了海明威自杀的原因 。
海明威没有找到人生的答案 , 这可能是他自杀的主要原因 。
但是 , 这个谜题却搁置到当下 , 让我们继续反思 , 到底应该怎么活 , 才不会空虚到精神死亡 。

崩溃
01人生都在干什么《心流》一书中 , 对人生做出这样的解释:

意识反映的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人生:我们从出生到死亡 , 听见、看见、觉得、希望的东西及遭受的痛苦的一切的总和 。
什么是人生 ,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一个时间段 。
什么是人生的过程 , 就是从生到死这个时间段的所有感知总和 。
什么叫人生的意义 , 就是你想选择哪种感知作为人生运转的主轴 。
至于人生主轴 , 这个说法就不一而论了 。
有人说 , 人生的意义 , 就是追求成功 。
有人说 , 人生的意义 , 就是体验生命过程 。
有人说 , 人生的意义 , 就是为了活着 。
当然 , 这没有谁对谁错 , 都隶属于感知范畴之内 , 仅仅是一道主轴选择题而已 。
但是 , 感知意识绝对能左右你是否精神死亡还是精神重生 , 也就是你的幸福指数 。

精神死亡
02在他人感知中死亡惧怕死亡是所有意识动物的本性 。 而在生命死亡之前 , 我们更害怕的是另一种死亡 , 就是在他人的感知意识中死亡 。
前段时间看了一段动画片 , 叫作《寻梦环游记》 。
剧情的大致意思是说死亡之后的人 , 会以魂魄的形式存在 , 共同生活在另一个空间 。
但是 , 如果人间的亲人 , 忘记了这个人 , 魂魄就会自动消散 , 意识才会真正的死亡 。 所以 , 这篇文章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
同理 , 我们都希望存在于他人的意识和感知中证明自己的存在 。
比如 , 你的容颜 , 你的性格 , 你的名字 , 你的身份 , 你的地位 , 你的财富 , 你的一切 , 都希望寄存在他人的感知中而生存 。
而动物对同类 , 异类 , 天敌 , 却从来没有过这种奢望 , 这是身为人类所独有的痛苦来源 。
我希望被他人看的起 , 希望别他人夸赞 , 喜欢被他人讴歌 。 反之 , 我们就会很痛苦 。
其实 , 你在别人的眼中 , 无足轻重 。 光环效应只是一种临时的证明 , 无法长久持续 , 时间超脱了这个临时 , 后面全是虚妄 。

虚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为了研究人类的遗忘规律 , 专门做了一个实验 。 艾宾浩斯设计了2000多个无意义音节 , 然后让受试者一次学习 , 背诵 。 进而以此判定 , 即在不复习的情况下 , 相隔一定时间后 , 会遗忘多少 。 最后研究出一条遗忘曲线 。
最后得出一条结论:虽然记忆的素材不同 , 得到的遗忘曲线也不同 , 但是总体来说 , 人们遗忘的进程还是先快后慢的 。
其实 , 我们所有人都是他人记忆中的素材 , 都会变成那个无意义的音节 , 最终都逃不出被遗忘的结局 。
你多年的好友 , 现在有多久不联系了 , 大部分都失去联系了吧 。
始皇既没 , 余威震于殊俗 。 于你而言 , 嬴政二字 , 可能仅仅变成一个词汇上的感知 , 而对于他的伟大 , 你的情绪感知上 , 却不会有一丝涟漪 , 对吗?
其实 , 以感知原理作为标准也适用于成功 。 每次的成功只是一种临时证明 , 一开始会成为他人遗忘曲线上的一点 , 最后都将脱离这条曲线 , 由新的无意义音节取而代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