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只是被宇宙遗忘的点点尘埃( 二 )


我们每个人的一切都是别人意识中的记忆材料 , 渐渐变得不再有任何意义和无足轻重 , 终有一天会在他人的意识中死亡 。 然后 , 又会重新附着在另一个人的大脑皮层之上 , 潜入他的意识世界 , 获得新生 。
在他人的意识中萌芽 , 发展 , 死亡 , 这是必然的规律 。
而我们的痛苦就是 , 总是想违背这条铁律 , 妄图终其一生霸占对方的意识空间 。
所以说 ,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 这句话 , 是最接近真相的 。


虚无
03在自我意识中重生在前一篇文章 , 一位粉丝在评论区留下这样一段话:
正面诠释这个世界 , 会有更多活下去的意义 。
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 找到自己的运转秩序 , 这比什么都重要!
想起一个电影 , 结尾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 就是为了看美丽的风景 , 听美妙的声音 , 感受这世界的美好!
想起杨丽萍: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看花怎么开 , 鸟怎么飞 , 河水怎么流…… 大家别忘了 , 身外之物都不重要 , 本身好好地存在 , 这就是意义啊 。
起初 ,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 , 感觉非常美 。 也领略了宇宙万千 , 原来可以这么美 。
是啊 , 本身好好的存在 , 简单的存在 , 多么的简单 。
但是 , 身在职场 , 一直听到的是 , 人必须略有成功 , 才对得起自己 。
我现在不这样想了 , 我感觉人就应该认认真真的做好分内的事 , 成功可能不经意间就在你不断的认真中作为意外之喜而出现 。
就好像中午你回到家 , 家人告诉你 , 今天是你的生日 。 一番庆祝之后 , 下午回到岗位 , 继续认真去体验 , 而生日祝贺的过程几乎抛诸脑后了 。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一书的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 , 就越有可能错过它 。 因为成功如同幸福 , 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 , 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 ”
维克多·弗兰克的这句话 , 就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意识的重生 。

重生
04人生路线的反思刚刚说到 , 人要成功才能对得起自己 , 是否为唯一的人生路线呢?
这句话应该更侧重于成功学理论 , 但是 , 我的觉得国学会更好 , 为什么呢?
西方的成功学侧重于纯逻辑 , 你如果要成功 , 应该怎样怎样 。 什么叫纯逻辑 , 就是抛弃了心态的调整 , 把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一样地去实施 , 在规定时间内一定要完成目标 。
而我们的国学就特别全面 , 无论是心态 , 还是成功逻辑 , 抑或是非善恶 , 道德操守 , 都衔接得非常好 , 可以说是相互配合 , 协调发展的过程 。
就好像我们吃饭 , 成功学侧重掐着时间去吃 , 规定自己在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内吃完 , 容易呛到气管 。 而国学侧重慢慢的吃 , 认认真真的细嚼慢咽的吃 , 总有吃饱的那一刻 , 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
国学理论会更加全面而系统 , 即目标定好就行了 , 然后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每一步的探索和实施中 , 享乐于过程体验 , 而不执着于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 。
任何单一的人生理论都是这样 , 执一方观点 , 则视为极端 , 短板部分早晚都要补回来 。
就好像你这辈子只吃西红柿或者萝卜一种食物 , 那么, 总有一天会因为进食单一而出现营养不良 , 那么 , 其他食物还是要吃得 , 更为可怕的是 , 可能这个时候再去吃 , 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
所以 , 我个人认为 , 人生路线还是要协调发现 , 最为完好 。
如果你要问我 , 方法论不知道怎么操作 , 告诉你一个办法 , 买各种名著观点的书籍 , 放家里 , 然后把窗户封上 , 把门焊死 , 窝在屋里看一年书 。
等你出关那天 , 你会发现 , 人生太多太多的东西 , 一点意义都没有 。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只是被宇宙遗忘的点点尘埃】拓展认知 , 仿若拨开人生云雾 , 原来四处都是路 。 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 , 请关注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