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亿颗氢弹爆炸的威力”,太阳让中科院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二 )


除了检测X射线来判定太阳耀斑的等级之外 , 从光学角度判定等级也是一个重要分级方法 。 当太阳耀斑出现 , 最直接的就是视觉上的面积大小和亮度强弱 。 由此 , 科学家根据这两方面分别制定了两套标准 , 即面积:S、1、2、3、4(从大到小) , 亮度:F、N、B(从强到弱) 。 前后者数据组合 , 就形成了一个太阳耀斑的光学等级 。 比如说“SF” , “2N” 。

耀斑的分类上述我们讲述了太阳耀斑重要的两种等级划分 , 它们其实是根据观测方式的不同衍生而来的 。 这使得太阳耀斑出现了两种分类——X射线耀斑和光学耀斑 。 前者的波长在0.01到100埃之间 , 可以在极紫外波段被观测 , 后者的波长则是3900~7000埃之间 , 可以在Hα线被观测 。
除此之外 , 耀斑的分类还有质子耀斑和白光耀斑两种 , 都比较少见 , 尤其是后者 , 很多年都难得一见 。

三轮攻势有人会问 , 太阳距离地球1.5亿公里 , 这么远的地方发生爆炸 , 应该对地球不会产生影响吧?这种想法有些想当然了 , 当太阳大哥开始生气 , 地球小弟即便躲得远远的 , 也会被口水喷到 。
根据李志涛的解释 , X2.2级的太阳耀斑已经能对地球造成不小的影响 。 当超强耀斑发生后 , 它会对地球发动前后三轮攻势 。 第一轮 , 太阳活动产生的强电磁辐射会在太空中以光速冲向地球 , 这个过程大概在8分20秒左右 。 这些电磁辐射会冲进地球保护罩电离层和大气之中 , 使得电子浓度上升 , 干扰短波无线电信号 。
这时候的影响还比较小 。 不过几十分钟后的第二轮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 这一次来袭的是高能粒子流 。 其中能量较高的质子会穿过大气层 , 发生太阳质子事件 。 这种事件发生次数较低 , 但是危害性却很大 , 可能会给航天器和宇航员带来危险 , 那些穿过极区的航空乘客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
最后一波攻势名字叫“日冕物质抛射” , 它会太阳耀斑爆发后两三天后到来 。 它来自于大量从太阳抛射出来的高能物质 , 主要是等离子和少量的重金属元素 , 在向地球冲击的路上 , 它会携带了“日冕磁场” 。 到达地球后 , 它会引发地磁暴 , 对卫星 , 通讯 , 电网设备等造成严重影响 。 好在“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高 , 可能好几年才会发生一次 。

历史上那些事科学家对太阳耀斑的敬畏并不是空穴来风 , 历史上曾发生过对地球造成很大影响的太阳耀斑事件 , 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卡灵顿事件” 。
1859年 , 一个名叫卡灵顿的英国天文学家在观测太阳时发现太阳耀斑爆发 ,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是什么 , 只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太阳活动 。 但是 , 太阳耀斑的持续时间并不会太长 , 等卡灵顿回过神来 , 太阳黑子已经恢复了冷静 。
尽管没有留下证据 , 但卡灵顿相信自己并没有看错 , 他向英皇家天文学会报告了这次发现 , 并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 “我看到了太阳异常爆发 , 急忙想出去找人一起来帮我见证 , 但是我四顾无人 , 又赶紧回来继续观测 。 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 原本的强爆发迹象在短时间变得很弱 , 并且很快就消失了” 。

卡灵顿变得很无助 , 他知道科学最需要的就是证据 。 好在 , 这一次的太阳耀斑爆发 , 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观测到 , 有一位同行站出来佐证了这件事 。 最终 , 天文学会还是认定这件事属实 , 给予了卡灵顿相应的荣誉 。
值得一提的是 , 那一次太阳耀斑爆发在地球引起的波澜还真不小 , 在当时造成了持续八天左右的恶劣空间天气 。 据当时留下的记录 , 在太阳耀斑发生后 , 英文天文台在随后不久就检测到地磁场发生剧烈的变化 。 大半天后 , 各个地方的通讯都受到了干扰 , 甚至连电线都烧断了 。 与此同时 , 很多地方的人都表示看到了极光 。

未来需要警惕这一次中科院发现的太阳耀斑虽然达到了X级 , 但是并没有发生开始上那么严重的后果 , 一方面是因为等级并没有达到极高 ,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阳耀斑发生的区域并没有对着地球 , 那些高能粒子和日冕抛射物质袭击了别的地方 。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 太阳活动的周期在11年左右 , 我们现在正处于太阳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 。 太阳黑子会越来越多 , 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 相信X级耀斑出现的次数和等级也会上升 。 届时是否会对地球发起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