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院士王迎军 :“做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材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迎军庆幸自己的选择 , “当看到研究成果能让那么多老人、病人获益 , 过上健康的生活 , 这比发多少篇高水平的论文都更有意义 。 ”
她说:“科学研究就是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 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做不出创新的成果 。 创新不是浮躁 , 不是走捷径 , 更不能急功近利 。 你必须沉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 , 不能想着今天出一篇文章 , 明天评一个职称 , 后天拿个奖 , 大后天要去当院士 。 科学的工作 , 必须科学地去做 。 ”
王迎军的办公室 , 书架上摆满了关于生物材料、骨组织修复等类的书籍 , 但一些荣誉证书却被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
王迎军是生物材料研究与工程化专家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终身荣誉会员 。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人和一间十几平方米实验室 , 到现在2万多平方米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余人的研发团队 , 王迎军喜欢做的还是深耕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领域 , 践行“要做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材料”的初心 。
40年来 , 她在骨、齿和血液净化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提出了骨再生修复材料类骨仿生构建创新理念、建立生物适配理论 , 发明了骨再生修复材料仿生构建系列技术 , 并实现了工程化 。 她发明的个性化精准修复成套技术应用于临床 , 降低了手术难度 , 提高了修复精准度 , 使很多复杂病症得到治疗 。
王迎军在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而她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 7年间 , 她带领这所具有理工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建了医学院、开办了拥有10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学院的国际校区 , 极大提升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
如今 , 花甲之年的她又带领团队承接了国家四部委生物材料创新合作平台唯一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的建设 , 致力于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的成果转化 , 推动我国形成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 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 , 并占领国际市场 。
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完全不能自拔
王迎军的科研成果丰富 , 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 她说 ,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认准了后来从事的研究方向 。 她进入这个领域也是偶然在图书馆读了一篇有关生物活性材料的论文 。 20世纪80年代 , 中国做生物活性材料研究的学者非常少 。 王迎军跟着导师申请到一个生物活性材料的国家基金项目 , 导师退休后她继续完成剩下的研究工作 。
当时的实验条件很简陋 , 更没有团队 。 王迎军经常一进实验室就忘记出来 , 一天只吃一顿饭更是常态 , 有时实验做不完就在实验室凑合一晚上 , 做科研成了一种乐趣和习惯 。 那时生活条件差 , 广州夏天热 , 宿舍没有风扇 , 王迎军甚至把水泼在凉席上睡觉 , 每天仍是兴致勃勃地去图书馆抢座位、查资料 。
王迎军在实验室工作
“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完全不能自拔 , 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你去克服困难 , 去全身心奉献 , 搞科研应该要有这样一种精神 。 现在我们的年轻人一代更比一代强 , 但上一辈人的奋斗精神、信仰和理念 , 是需要传承下去的 , 这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 ”王迎军说 。
从事生物材料研究与工程化工作40多年的王迎军 , 和团队在骨、齿和血液净化材料 ,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一些原创性成果 , 很多都转化为产品 。
基础理论方面 , 她和团队建立了生物适配理论 , 对新型生物材料研究、设计和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 , 并在理论指导下研发成功大缺损骨再生修复体的临床转化应用 , 解决了承重骨大缺损再生修复的国际难题 , 避免了截肢、减少了伤残 。 她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和欧盟400多家医院、30余万病人临床应用 , 让很多患者不但保住生命 , 而且保住肢体 , 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
推荐阅读
- 一味中药——金蝉花虫草的“前世”与“今生”
- 女科学家颜宁走出国门,13年后又弃美回归,靠雨伞技术捞金576亿
- 中国人的首个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对人类贡献多大?
- 怪不得中科院院士相信外星人存在!宇宙中发现DNA单元
- 亮度相当于700万亿颗太阳,宇宙中最亮的黑洞,究竟有多可怕?
- 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科学家:木卫二和土卫六也有希望
- 地球变“火球”,多个国家被高温袭击,霍金生前预言成真了?
- 从二维到三维,自然资源信息化还有哪些新机会? | 实景三维观察
- 科学家认为,地球和月球是在距离太阳大致相同的位置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