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冬至不过冬,扬场没有风"冬至是纪念哪个先辈?
简说几句吧 。
冬至不过冬,扬场没有风 。这是一句民间农谚俗语,不是纪念哪个先辈伟人的 。
此俗语是说次年麦收打场扬麦时,有风没风,或是风顺不顺等就与冬至这一天有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冬至这一天的天气概况和这一天民间应吃什么食物有一定的对应关联,因此才有此俗语 。
古人是这样占冬至日的:此日遇壬(天干壬日)主旱千里 。次日遇壬小旱 。第三日遇壬大旱 。四日遇壬五谷大熟 。五日遇壬小水 。六日遇壬大涝 。七日遇壬江河决堤 。八日遇壬翻江倒海 。九日遇壬大丰 。十日十一日十二日遇壬五谷不成,多风寒冷 。
此日有东风人灾乳牛死 。南风谷贵 。北风岁稔 。西风千熟人安 。此日若有青云从北向南主来年丰 。无云主凶 。赤云主旱 。黑云主大水 。白云主人疾 。黄云主有劳工工程兴起 。这是一种测占次年丰欠与人畜吉凶的观天方法 。
有关次年扬场有风没风对应此日的预设之说,这主要是人们对天地神的一种信仰与期盼 。是拿此日的环象天气与饮食来作引导或崇拜祷求的 。
古人认为,五谷对应饮食,而扬场即指与食有关 。因此,古人就把次年扬场附会到冬至日的饮食上了 。
古人意为,扬场要顺风,那么冬至吃饭要吃顺溜的,不能吃带疙瘩的,带疙瘩的裹风,风不顺,如米饭,饺子等是不可以的 。而包含顺风顺溜之意的饭食无非是面条,长且顺 。这是一种美好的喻意和期盼 。因此,在中原民间中,则流传着冬至吃捞面的习俗 。预示次年扬场顺风,日子顺心之意 。
其他网友观点
冬至,不是纪念哪个先辈,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
文章插图
【农村俗话"冬至不过冬,扬场没有风"冬至是纪念哪个先辈?】农村俗语“冬至不过冬,扬场没有风”,意思是说,到了冬至这一天,如果不过这个节日,那么等到来年麦收时,打麦场上就会没有风,不能扬场收麦 。
其实,冬至节日过不过,与来年收麦时,打麦场上有没有风,构不成因果关系 。就好像“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样的俗语一样,不可能因为冬至这一天没有端饺子碗、吃饺子,就会冻掉耳朵 。端不端饺子碗,与冻不冻掉耳朵,没有必然性 。
那么,俗语为什么要这样说?道理在哪里?我认为,这主要是与冬至这个重要节日有很大的关系 。
文章插图
“冬至大如年” 。俗语这么说,实际也是这么做的 。在古代,作为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冬至一般被称为亚节,仅次于春节 。尤其在周朝,冬至和春节没有什么区别,直到汉代采用了夏历,才把冬至与春节分开 。但每逢冬至,官府都要举行盛大的贺冬仪式,全国放假三天,上下热热闹闹,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明清,还有“肥冬瘦年”的说法 。如今,到了冬至,虽然没有过去浓厚的节日气氛,但南方吃汤圆、喝羊汤,北方吃饺子,仍是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 。在北方,家人团聚,守着温暖,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既是当节过,又是图吉利,大多数人家还是很重视的 。
既然冬至节这么重要,就应该过好 。如果不过冬至节,那就不吉利 。“冬至不过冬,扬场没有风”,是以通俗的语言,强调过冬至节的重要性,让人们过好这个节日 。这和“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道理一样,只是鼓励过冬至节要吃饺子 。我想,这句俗语的道理应该就在这里 。
冬至这一天,是阴气和阳气的分水岭 。从这一天起,极盛的阴气走向衰落,极衰的阳气开始上升 。冬至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春天的脚步一天比一天近,这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 。让我们从这一天起,以愉悦的心情,迎接光明,迎接春天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现在农村很多续家谱的,对此你怎么看?
- 农村邻居去世,出殡时我没回,有人讲我无情。我应该回吗?
- 农村老话:36不提,73不说,84不讲,100岁要藏,这是啥意思呢?藏什么呢?
- 春节将至,农村俗语“朔月不出门,望月不回家”指啥意思?
- 农村过年讲究“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指的是什么呢?
- 元宵节河南舞阳农村的风俗,谁知道送灯是什么意思吗?
- 农村人说:“柿木案板,槐木椽,桑木扁担用万年”,是啥意思?
- 农村老话说“砍柴的不能和放羊的一起”这是什么意思?
- 农村老话“丧不报,孝不吊”是啥意思?还有下半句,知道吗?
- 农村老话: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说的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