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乳腺增生医案、配方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 , 属中医学“乳癖”范畴 。据统计 , 育龄妇女中 , 本病占同期乳腺疾患的10%左右 。
患者多有七情内伤 , 情志不畅病史 。乳头属肝 , 乳房属胃 , 肝气失疏 , 乳络不畅 , 瘀久不通 , 壅结成块积于乳房 , 则成为乳癖 。治疗配合月经周期 , 在月经来潮前冲任肝脉充盈之时 , 以本方疏肝解郁 , 健脾和营 , 调和气血 , 佐以软坚散结 , 加用芒硝外敷加强软坚散结 , 畅通乳络之功 , 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临床应用】
陈氏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64例本组64例患者
均为女性 , 未婚者16例 , 已婚者48例 。年龄最小者18岁 , 最大者46岁 , 其中<20岁者6例 , 21~3岁者22例 , 31~40岁者26例 , 41~46岁者10例;病程最短者6个月 , 最长者8年 。
本组在治疗前服用过维生素E者12例 , 注射过丙酸睾酮者8例 , 服用过谷维素者16例 , 服用过中成药者10例 , 服用过中草药者18例 。全都病例病程中有肝气不舒 , 情志不畅 , 肝郁气滞病史 。
临床表现 , 乳房胀痛不适 , 多数疼痛呈周期性 , 月经前加重 , 经后症状缓解 , 伴有心烦易怒 , 月经紊乱 , 饮食和睡眠欠佳等 。双乳或单乳可扪及片状或结节硬块 , 细触可探及增粗及迁曲的乳腺管 , 肿块可随月经周期和情志改变而变化 , 无孤立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硬结 , 其乳房外观正常 。其中双侧乳房包块者36例 , 占56.25% , 单侧乳房包块者28例 , 占43.75%(左侧乳房包块12例 , 占18.75% , 右侧乳房包块16例 , 占25%) 。表现片状肿块者48例 , 占75% , 结节型者6例 , 占9.375% , 混合型者10例 , 占15.625% 。64例中乳腺增生肿物最大者为3.5cm×2.5cm , 最小者为0.5cm×0.3cm , 其中6例曾行包块组织穿刺 , 病理活检报告示乳腺结构不良 。14例曾行B超检查 , 见包块或腺体增厚区回声减弱 , 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 与皮肤和胸肌筋膜无粘连 。全部病例均用逍遥散加减为基础方:当归12g , 赤芍12g , 醋柴胡10g , 云苓15g , 白术12g , 生甘草6g , 山甲10g , 王不留行15g , 香附10g , 桂枝6g , 路路通10g , 生牡蛎30g 。痛甚者加元胡、川子 , 乳房肿大明显加桃仁、红花 , 气滞重加枳壳、青皮 , 有热象者加白花蛇舌草 , 体质虚弱者加黄芪、党参 。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服药 , 共服7剂 , 连服3~5周、 。。。
期 。外用芒硝适量 , 炒热包纱布中 , 局部外敷 , 5天为一个周期 。疗效标准:治愈:乳房疼痛及肿块全部消失 , 随访半年无复发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 , 肿块较治疗前缩小70~80%以上;好转:疼痛明显减轻 , 肿块较治疗前缩小20~30%以上;无效:服药3~5个周期以上 , 疼痛及肿块同治疗前 。治疗结果:本组64例 , 治愈42例 , 占65.62% , 显效16例 , 占25% , 好转4例 , 占6.25% , 无效2例 , 占3.125% , 总有效62例 , 占96.87% 。服药1个月经周期者8例 , 占12.5% , 2个月经周期者16例 , 占25% , 3个月经周期者24例 , 占37.5% , 4个月经周期者10例 , 占15.62% , 5个月经周期者6例 , 占9.37% 。
【逍遥散加减治乳腺增生医案、配方】统计结果表明年龄与疗效有关 。年龄轻病程短患者疗效好 。>40岁以上患者或病程长的取效慢 , 无效2例均为40岁以上病程较长患者 。
2.李氏以逍遥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病57例57例患者均为女性 , 年龄最小为21岁 , 最大为43岁;46例为单侧乳腺 , 11例为双侧乳腺;伴月经异常者12例 , 有周期性疼痛者41例 , 无周期性疼痛16例;其乳房肿块呈团块颗粒状的36例 , 片状或硬结节的17例 , 囊性块物4例 。以上均经乳腺电脑红外线检查后确诊 。治疗方法 , 所有患者均服用中药治疗 , 以疏肝解郁 , 健脾养血 , 祛痰散结法治疗 , 选用逍遥散为主方 。基本方为柴胡10g , 当归12g , 白芍15g , 茯苓12g , 白术10g , 青皮10g , 昆布15g , 海藻15g , 肉苁蓉10g , 仙灵脾10g.肿块坚硬者加三棱、兼术各10g , 鳖甲10g;气虚者加党参15g;阴虚加天冬、玄参各15g;触痛明显加元胡、乳香、没药各20g;痰结气滞加半夏10g , 海蛤壳15g.上方水煎 , 头煎加水500ml , 煎取药汁250ml , 二煎加水400ml , 煎取药汁200ml , 两药汁混合 , 分早晚内服 , 每日1剂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肿块消失 , 乳痛消失 , 停药3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直径缩小1/2以上 , 乳痛消失;有效:肿块直径缩小<1/2 , 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2以上 , 但乳痛未减轻;无效:肿痛不减或有加重 。结果:57例患者中 , 治愈41例 , 显效7例 , 有效4例 , 无效5例 , 总有效率91.23% , 治愈率为71.93% 。
3.牛氏等13用逍遥丸合冠心苏合丸治疗乳腺增生25例逍遥丸每日3次 , 每次9g , 冠心苏合丸嚼服 , 每日3次 , 每次1丸 , 10天为一疗程 , 一般服药2~5个疗程 。治疗结果:痊愈2例(其中1例服药4个疗程 , 另1例服药2个疗程) , 显效15例(服药均在2个疗程以上) , 有效5例 , 无效3例(服药均不足1个疗程) , 总有效率88%
4.杜氏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66例66例患者均为在本院就诊的女性病人 , 年龄22~48岁 , 已婚58例 , 已育56例 , 病程4个月~6年不等 , 多数病人有持续性乳房疼痛 , 月经后疼痛不消失 , 触诊可触及乳腺肿块 , 呈圆形 , 亦有扁平 , 边缘不甚清楚 , 活动尚好 , 病理切片确诊为小叶增生 。治疗方法 , 方药:当归12g , 白芍.12g , 柴胡12g , 薄荷9g 。青陈皮各9g , 炙山甲12g , 郁金15g , 王不留行g , 浙贝母15g , 僵蚕15g , 白蒺藜15g.加减:疼痛甚者加川子9g , 元胡9g;气虚甚者加生黄芪20g;经期错后加泽兰1g;腰膝酸软加鹿角霜12g , 大便干结加生大黄 。治疗结果:乳房疼痛消失 , 肿块完全消失者43例;乳痛消失 , 肿块明显缩小16例;肿块无明显缩小 , 经前仍感疼痛者7例 。总有效率为89.4% 。
【病案举例】
1.张某 , 女 , 30岁 , 房管员 。因乳房胀痛周期性发作 , 痛时不可触衣半年 , 于1992年6月15日就诊 。此前已自服“乳癖消”20余日症状无明显改善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 , 口干口苦 , 胁肋胀痛时作 , 眠差多梦 , 大便干 , 2~3天一行 , 月经周期尚正常 , 每于经前3~4天乳房胀痛便作 , 经净则止 , 且经量少 , 色暗 , 舌红 , 苔薄黄 , 脉弦 。查体在左乳房外上象限可及一3cm×4cm片状肿块 , 触痛明显 。遂予逍遥散加橘核、荔枝核、生麦芽3剂水煎服 。6月20日复诊述乳房胀痛减轻 , 但所服之药缺生麦芽一味 , 旋即又开3剂 , 嘱其下次月经周期前服用 , 且必用生麦芽 , 否则效果不彰 。8月26日复诊时诸症皆消 。1992年10月陪朋友来看乳腺增生病时 , 谓其病已愈 , 尚未复作 。
按:乳腺增生病《中藏经》称之为“乳癖” 。根据中医理论 , 该病是由于恼怒伤肝 , 忧郁伤脾 , 致使气血郁结 , 冲任失调 , 气滞痰凝血瘀 , 出现乳房结块胀痛 。治则应以疏肝解郁 , 理气散结止痛为法 。逍遥散主治肝郁脾虚之证 , 正合疏肝解郁之妙 , 兼能健脾和营 , 使气血生化旺盛;橘核、荔枝核理气散结止痛 , 治妇女血气刺痛;生麦芽生用力猛 , 主消面麦食积 , 气结 , 胸膈胀满 , 郁结痰诞 , 又能行上焦滞血 , 使营和而卫益畅 。
2.患者 , 女 , 33岁 , 1997年5月6日就诊 。诉乳房胀痛 , 摸及肿块1年余 , 加重3个月 。经前乳房胀痛较甚 , 不敢手碰 , 烦躁易怒 , 口苦寐差 , 月经量少 , 色暗有瘀点 , 西医外科检查诊为乳腺增生病 , 要求中药治疗 。察舌红 , 苔薄白干 , 脉细弦 , 左侧乳房可触及拇指大小肿块1个 , 花生米大小肿块数个 , 活动性好 , 表面光滑 , 触痛明显 。中医诊为乳癖 。予逍遥散化裁 , 加乳香、没药、炒酸枣仁各10g 。服7剂后月经来潮 , 自觉乳房胀痛明显减轻 , 余症亦有好转 。月经干净后继续服药 , 经前1周加乳香、没药 , 2个月后乳房肿块消失 , 自觉症状亦消失嘱每逢月经前再服逍遥丸7天 , 连续3个月 , 以巩固疗效 。随访1年未再发作 。
按:乳癖是由情志内伤 , 冲任失调 , 痰瘀凝结而成 , 而肝气郁结又为其病因的关键 , “乳癖 , 皆云肝脾郁结” , 说明了乳癖的病理特点 。柴胡疏肝气 , 当归、白芍养血和血 , 柔肝止痛 , 茯苓、白术健脾和胃 , 穿山甲、路路通、橘核通经活血散结 , 公英、夏枯草、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 , 鹿角霜调冲任 , 甘草调和诸药 , 缓急止痛 。
3.张某 , 女性 , 33岁 , 已婚 , 1995年8月初诊 。以双侧乳房硬结3个月为主诉就诊 。自述3个月前觉乳房胀痛 , 触之疼痛 , 心烦 , 于经前疼痛加剧 , 经后得减 , 但月经常延期 , 痛经 , 经量少 , 色暗红 。平素心烦易怒 , 胸闷时作 , 喜叹息 , 口苦纳呆 , 舌红苔黄 , 脉细弦 。检查右乳于外上腺触及约3cm×4.5cm , 左乳于外上象限触及约4cm×4.5cm肿块 , 其块状物质坚韧 , 边界清 , 可移动 , 双乳压痛(+) , 乳头()乳腺电脑红外线检查报告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 。诊断:乳腺增生病(气滞痰凝) 。治以疏肝健脾 , 养血散结 。处方柴胡10g , 当归12g , 白芍15g , 茯苓12g , 白术10g , 郁金10g , 青皮10g , 昆布15g , 海藻15g , 王不留行10g , 三棱、莪术各10g 。水煎服 , 日服1剂 。药进28剂后 , 双侧肿块消失 , 改用逍遥丸及维生素E善其后 , 随访至今未复发 。
按:乳房分乳晕、乳头和乳络等部分 , 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乳头属足厥阴肝经 ,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 , 其经络部位与胃、肝、肾、冲、任等经脉有关 。中医认为 , 肝为刚脏 , 主疏泄 , 喜条达 , 恶抑郁 , 肝藏血 , 其特点为体阴用阳 , 肝病则疏泄无权 , 肝气郁结 , 肝血失养 , 导致伤元气 , 耗肝阳;肝气郁结犯脾则脾气虚;肝阴耗损及肾则肾水亏 。素体郁闷忧思 , 会使肝气失于条; , , , ,
达 , 脾失健运 , 痰浊内生 , 以致气滞痰凝 , 脉络不和 , 积聚成核 , 如桃李样 , 质坚韧 , 表面光滑 , 推之可动 , 肿块随喜怒而消长 , 有触痛 , 并伴有胸闷不适 , 心烦易怒 , 月经不调 , 舌红苔黄 , 脉弦或滑 。可见本病肝郁肾虚为本 , 气滞痰凝血瘀为标 , 治疗上应标本兼顾 , 以逍遥散为主方 。柴胡疏肝解郁 , 使肝木条达 , 当归、白芍补血和营 , 以养肝血 , 配以白术、茯苓健脾和中 , 有助气血生成 , 也能防御肝木之乘侮 , 用郁金、青皮等加强疏肝理气 , 散结止痛作用 , 三棱、莪术行气破血 , 昆布、海藻清热化痰 , 软坚散结 。
推荐阅读
- 逍遥散加减治经期眼眶痛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经期头痛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不孕症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乳汁不足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乳房病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阴痛医案、配方
- 逍遥散加减治阴痒医案、配方
- 醉翁亭记赏析句子
- 晴蓝的寓意
- 逍遥散加减治产后腹痛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