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配方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它以结肠黏膜非特异性弥漫性炎症及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本病病程缠绵,呈现发作、缓解反复交替的变化过程,治疗难度较大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泄泻”和“痢疾”的范畴,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及大小肠 。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等因素 。而主要在于脾胃功能障碍,即大小肠的防御功能低下 。如《景岳全书·痢疾》云:“后人见痢如脓垢者,皆谓之积,不知此非粗属,而实附着于脏之脂膏,皆精血之属也…今之凡患泻痢者,正以五内受伤,脂膏不,故剥而下 。”UC患者多有乏力、纳少、便溏、脉弱等脾虚症状,故脾虚日久、气虚不摄、膏脂下流是UC的主要病机 。但湿热毒邪却贯穿于本病的始终 。湿热日久,蕴而成毒,毒热人血,肠络受伤,而见脓血便;湿热蕴结,气机不畅,而见里急后重 。
脾虚与湿热毒邪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湿热日久阻滞气机,有碍脾胃运化,而脾虚不能斡旋亦可造成湿停毒聚 。因此,脾虚与湿热瘀毒相互胶结是本病的特点 。药理研究认为,健脾益气、清热解毒中药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NK细胞的活性,抑致细胞因子(如-6、Ⅱ-8)的释放,纠正IgA分泌异常,从多个方面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炎症消退,使病情趋于好转UC患者在病变过程中由于肠腔内压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内源性缩血管物质活性递升等的影响,使肠血流量降低,或暂时性缺血后出现再灌流现象,能引起氧化还原不完全,特别是在肠内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导致大量氧自由基形成,损伤肠黏膜 。氧自由基属于中医学毒邪范畴 。据此,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是治疗UC的重要原则之一 。
【病案举例】
王小流用六神丸(市售)15.粒,研碎,以温开水100ml溶化,深部保留灌肠,每日早晚各1次 。嘱患者灌肠前先排便,参苓白术散(市售),2包(每包3g),且疗程中忌食辛辣之物,30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中间休息1周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
本组患者共126例,均为我站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所制订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96例,男71例,女25例;年龄20~51岁,平均31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8个月;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2~50岁,平均30.5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7个月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或遗有瘢痕,随访半年无复发 。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纤维结肠镜检查 。。
【六神丸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配方】病变程度有所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大便常规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无好转 。治疗组显效53例,有效38例,无效5例,有效率94.18% 。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8例,有效率73.13% 。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 。
按:六神丸中蟾酥有局部麻醉、消炎作用,能降低血管通透性,阻止感染病灶的扩散,并能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廉香对炎症病理发展过程中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期、白细胞游走期和肉芽形成期3个阶段都有影响,故使用本品可为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医学本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之病名,而是将其归属为泄泻、痢疾等病的范畴之中,并在诸多文献中有详细记载 。其病因是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或情志所伤;其病位在肠;病机为邪壅肠中,气血与之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血凝滞 。由于病程日久,缠绵不愈或失治、误治而伤及中阳致正气虚衰,故其在临床上多出现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以脾虚或脾肾阳虚为主,标实多为湿热、瘀血、肝郁等本方法以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健脾益气的中药还能促进黏膜局部的血流量,清除溃疡表面的高凝状态,改善黏膜局部微循环,使机体能够及时清除有害的代谢物质 。清热解毒药可促进渍疡面水肿的消退、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两者适当配伍,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用六神丸清热解毒以祛除余邪,化瘀生新,标本兼治,用深部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位,且免受胃、肠液之破坏,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