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乡的一曲独特音乐“河曲民歌”
河曲是山西地区一种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由于地处黄河弯道,山西的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老板姓灾难深重,这一些特殊的人文地理形成了老板姓们每年春去冬来 。每个人对于河曲文化的了解都不太相同 。
那么,大家对于河曲有多了解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河曲民歌的历史溯源
河曲民歌属山歌体裁 。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 。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 。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饥荒严重,交通闭塞,逐步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从而孕育和催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河曲民歌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 。河曲民歌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传唱与孕育期,久唱不衰 。
河曲民歌的艺术特色
河曲民歌吟唱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 。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 。河曲民歌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同时,河曲民歌唱词内容深刻,曲调丰富,在词曲结构方面采用上下句体式,上句起兴,下句表情,往往一个上下句就揭示出一种深邃的感情状态或描绘出一种逼真的生活画面,像“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听见哥哥唱上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
河曲民歌中的经典——《走西口》
【穷乡的一曲独特音乐“河曲民歌”】《走西口》是河曲民歌、乃至山西民歌中最着名的一首,民歌《走西口》是从二人台《走西口》转化而来的 。《走西口》有很多版本,或长或短,一剧多曲,但叙述的都是咸丰五年,一个名叫孙玉莲的女子送别新婚丈夫太春走西口时的情形 。西口路上一幕幕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情景让河曲人感受颇多,意味颇多,于是有感而发终成大曲 。其实,物质上的穷困绝非精神上的贫乏,枝繁叶茂的民间艺术往往就根植于穷乡僻壤的瘠地旱田里 。情感与真诚才是艺术的第一营养液,艺术何尝有穷乡与富乡、僻壤与中枢之别 。通都大邑较之晋西北偏隅一陬的河曲繁华富饶得多,但其地域却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如《走西口》这样经典的河曲民歌名曲来 。
推荐阅读
- 最具浓厚色彩的北京年节文化
- 不可忽略的合肥丧葬习俗
- 历史悠久的青海酒文化
- 漫瀚剧——一株艳丽的塞外山花
- 曲调活跃且真切动人的宁波甬剧
- 别具一格的厦门中秋节的习俗
- 炸蘑菇怎么炸 炸蘑菇的方法
- 百香果皮怎么吃 百香果皮的吃法
- 豆腐青菜鱼丸煲怎么做 豆腐青菜鱼丸煲的做法介绍
- 牛肚蒜苔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牛肚蒜苔的烹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