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创业者高光时代来临
3月23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 氢能产业顶层设计的靴子终于落地 , 多维度政策体系将逐步完善 , 有望推动能源体系迎来更深层次的变革 , 使氢能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驶入“快车道”的氢能产业 , 也将为奋战在一线的创业者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 其中 , 本文的主人公刘彦杰博士就是一个怀揣氢能梦的奋斗者 。
文章图片
氢能领域专家、上海上海瀚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刘彦杰博士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为一体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副所长”这个Title , 可以说是自带光环 , 令人尊敬 。 而刘彦杰却不惜辞去领导职位 。 在光环四射的中国航天工作几十年 , 辞职不易 , 辞职后的选择更为不易 。 刘彦杰选择了创业 , 成立了上海瀚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氢能源 , 是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 氢气热值高居各种常见燃料之首 , 可取之于水 , 排放物也只有水 , 因此被誉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 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被世界各国视作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 并制定了长期发展战略 。 为实现“双碳”目标 , 并解决能源战略安全问题 , 中国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 那么 , 为什么搞航天的刘彦杰博士却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做氢能?难道航天和氢能之间又有什么相通之处?
航天推进和氢能的完美融合
刘彦杰博士深耕航天推进技术领域技术研究数十载 , 作为科学家 , 研究成果颇丰 , 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为管理者 , 担任副所长及型号指挥 , 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及项目管理运营经验 。 这些经历 , 为瀚氢动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瀚氢动力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 将航天推进和氢能两个业务充分结合 , 相互赋能 。
在技术层面 , 航天推进和氢能储供氢本身都立足于流体控制技术 , 在基本理论、设计准则、工艺装备等方面 , 都具有共性 , 甚至在产品方面也有很多可以相互借用 , 融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在经济层面 , 航天是瀚氢动力现阶段主要收入来源 , 而氢能产业目前尚未充分发展 , 还需要大量输血 , 但氢能未来的发展 , 市场巨大 , 前景不可限量 , 氢能一定是瀚氢动力未来主要的收入来源 。 氢能发展之后 , 又可以反哺瀚氢动力未来航天领域的技术发展、产品研发 。 刘彦杰博士在航天领域从业经历近30年 , 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个人品牌知名度 , 国家层面对商业航天的发展也寄予厚望 , 因此可以说 , 瀚氢动力在航天领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天然优势 , 未来上升空间也比较大 , 可以成为国家航天力量的重要补充 。
在人才培养方面 , 航天业务可以为瀚氢动力的队伍培养攻坚克难、严慎细实的基因 。 氢能业务 , 可以为瀚氢动力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大规模量产组织能力的宝贵人才 。 因此 , 在人才培养方面 , 航天和氢能也是互补和融合的关系 。
科学家的撼人心魄
做氢能源科技公司 , 风险大 , 投入大 , 困难可想而知 , 但刘彦杰博士一直在执着认真地做一个既具有国际水准 , 推动储供氢技术进步 , 又助力国内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先进企业 。
刘彦杰博士成立瀚氢动力的初衷 , 是希望依靠雄厚的技术实力 , 良好的口碑信誉 , 周到快捷的服务 , 赢得与客户共同发展的机会和友谊 , 同时增强中国企业在氢能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 树立中国企业在氢能领域发展的良好形象 。
刘彦杰博士在任职副所长之前 , 就怀揣着打造一个可以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智慧的自由平台的梦想 , 十几年前他就研究过国内阀门行业的现状 , 发现国内有近万家阀门公司 , 但做到真正高端、具备一流核心技术的屈指可数 。 而航天推进领域对于阀门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 , 他坚信将航天阀门技术扩展到民用阀门领域一定大有可为 。
2015年年底 , 刘彦杰博士一位做氢动力无人机的朋友向他提出了一个需求 , 因为气瓶太重 , 用进口的阀门性能不好 , 导致无人机续航性能无法提升 , 经过反复研究 , 刘彦杰博士发现用航天方面的技术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 经过三个月的研究试验 , 他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无人机供氢系统 , 创造了273分钟的多旋翼无人机续航世界纪录 , 这不仅解决了朋友的困难 , 同时增加了刘博士投身氢能的信心 。 经过对氢能源未来市场的调研、分析 , 他坚定地认为这将是一个具有海量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新领域 。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 , 要创业 , 首先要瞄准一个海量的市场方向 。 受此启发 , 刘彦杰博士毅然辞去公职 , 开始了创业之路 。 五年寒暑 , 风雨兼程 , 瀚氢动力一路走来 , 经历过成长的逆境与顺境 , 品尝着收获的喜悦和幸福 , 一路波折走到今天 , 瀚氢动力终于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
回顾创业之路 , 各种艰难困苦历历在目 。 科学家创业 , 拥有的是技术 , 但激情和冲动也往往占据着主导 , 与体制内搞创新有天壤之别 , 除了要拿出创新的技术 , 还要面对公司运营管理、资金筹集、人才招聘、市场开拓等诸多问题 。 同时 , 受国家氢能政策延缓出台的影响 , 又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 , 导致创业之路异常艰难 。
在多重困难面前 , 刘彦杰博士没有退缩 , 对氢能市场未来的信心支撑着他走过了一个个艰难的春夏秋冬 。 他一面抓队伍、抓技术 , 一面抓战略、抓管理 。 经过五年的积累 , 瀚氢动力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 推出了大量氢能领域创新杰作 , 包括35MPa系列的加氢口、瓶阀、减压组合阀等供氢系统核心零部件 , 以及便携式无油活塞压缩机等 , 下一步 , 还将推出70MPa系列供氢系统阀门和加氢站用无油活塞压缩机等系列产品 。
航天推进与氢能互补互助、协同发展的战略 , 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 也吸引到了拥有同样梦想并志同道合的投资人 , 他们不仅为瀚氢动力的事业注入了资金 , 还帮助瀚氢动力对接资本市场 , 协助财务管理 , 为瀚氢动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
刘彦杰博士始终认为 , 不管做产品、做项目 , 还是做企业 , 期间所接触的人和企业犹如旅途上的同伴 , 大家一起行走在山水风光中 , 一路的经历 , 或光怪陆离 , 或绚丽奥妙 , 或平淡无声 , 或传为绝唱 , 大家是合作伙伴 , 相互支撑 , 也像亲密朋友 , 相互信任 。 生命不止创新不休的情怀 , 和创业伙伴们的支持和帮助 , 成就了今天的瀚氢动力 。
企业家的任重道远
未来 , 氢能会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是氢能的主攻方向 ,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 刘彦杰博士认为 , 在市场层面 , 企业的热度远超政府的规划 , 关键节点在2025年 。 在氢能示范城市群的带动下 , 如果能够顺利达到5万辆的目标 , 2025至2030年将必然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 可能到2030年就会突破200万辆大关 , 2035年 , 可能会突破500万辆 。 因此 , 具有中国特色的氢动力汽车的发展速度 , 可能超出行业专家们的预测 。 氢动力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发展 , 也将会带动氢能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 , 除此以外 , 未来在氢动力无人机、氢动力摩托车及三轮车、燃料电池电源、氢储能、热电联供等领域也会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
刘彦杰博士介绍说 , 涉及到气态氢的领域 , 瀚氢动力都可以贡献新的技术和产品 , 包括制、储、运、加、用等各个环节的需求 。 简单讲 , 只要有氢气的地方 , 就需要用到氢气控制阀门 , 瀚氢动力所瞄准的氢能泵阀市场 , 潜力巨大 。
面对这样一个朝阳产业 , 刘彦杰博士也有几分担忧 。 担心大家一哄而上 , 产业还未发展起来 , 先打起了价格战 , 让行业的发展陷于畸形!担心有些企业家急功近利 , 缺乏对技术的敬畏之心 , 搞出一些粗糙的产品 , 导致出现灾难性事故 , 进而对氢能产业的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让他忧虑的另外一点 , 就是大家不愿意给中国创造的机会 , 盲目崇洋 , 人是国外的牛 , 技术是国外的牛 , 产品也是国外的牛!很多领域的发展 , 受到了这种理念的打压 , 甚至都没有国货试用的机会 , 自己断了后路 , 关键时候任人宰割!刘彦杰博士希望大家能够始终保持对技术的敬畏之心 , 保持对发明创造者的尊重 , 提升对国内技术和产品的信心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中国自己的东西过硬了 , 中国才能成为强国 。
【刘彦|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创业者高光时代来临】氢能的发展 , 成本、安全不是问题 , 扩大产业规模在中国更不是难题 , 只要扎扎实实地把各自该干的事情干好 , 政府打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 , 建好法规、标准 , 企业怀着对技术和产品的敬畏之心 , 吃透技术 , 做好产品 , 相信氢能产业一定会在中国率先蓬勃发展起来!
推荐阅读
- 制氢|能源“双碳”补上关键一环,中长期规划推动氢能从“灰”到“绿”
- 商业化|氢能发展商业化路径显现,这些领域需重点关注
- 国家|龙蟠科技:研发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等材料,正是国家氢能产业规划中要求加快推进的关键核心领域
- 产业|两部门: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
- 未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
- 制氢|发改委:探索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
- 制氢|发改委:突破氢能基础设施环节关键核心技术
- 系列|助推武汉产业发展,「创投W+」系列项目路演精彩来袭
- 宇宙|“元宇宙”热潮下如何管理?业界:需要政府带头引导产业发展
- 产业发展座谈会|长沙:力争2025年5G应用产业规模破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