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痛经证治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痛,或痛引腰骶部,甚则疼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 。

痛经的表现从时间上看,有的经前痛,有的经期痛,也有的在经净后痛,也有的部分病例经前开始痛一直持续到月经净后才缓解 。一般经前或经期疼痛者较多见 。
从痛的部位上看,多在小腹或牵引胁脘,有的引及腰骶部,有的牵及背部、下肢,或肛门附近,有的延及会阴部,有的疼痛上冲,有的始终固定在小腹一侧 。
从性质上看,有刺痛、绞痛、撕裂痛、持续性痛、抽痛等 。
临床以胀痛、绞痛多见,另外也有不少病例伴有异样感觉,如冷感、热感,有的伴喜揉、喜按、喜暖,有的则拒揉拒按 。
从程度上又可分为轻重2种 。凡痛得满床乱滚,呼叫不休或呕吐不止,饮食不进,甚则颜面苍白,冷汗直出,四肢厥逆,脉细弱,需要卧床休息者为重症 。虽影响工作和生活,但尚能坚持者为轻症 。
痛经病的病机病因相当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寒热虚实几大类 。
(1)寒凝胞宫:多因经期冒雨涉水,或经期过食生冷之物,使风寒湿邪客于冲任胞中,以致经血凝滞不畅,或素体阴虚,阴寒内盛,冲任虚寒而使经水运行不畅以致经行腹痛 。
(2)气滞血瘀:素多抑郁,经期或经行前后复伤于情志,肝气更为拂郁,郁者气滞,气滞则血亦瘀滞,血海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则发为痛经 。
(3)气血虚弱: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俱虚,冲任气血虚少,行经以后血海空虚,任胞脉失于濡养,兼之气虚血滞则发为痛经 。
(4)肝肾阴虚:素禀虚弱,肝肾本虚,或房劳多产,损伤肝肾,精血亏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行经之后,经血更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致痛经 。
(5)湿热下注:宿有湿热内蕴,流注冲任,阻滞气血,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稽留冲任,或郁结胞中,湿热与经血相搏结而发为痛经 。
痛经的辨证治疗:
(1)寒证:
1)寒实证:经前或经期出现小腹剧烈刺痛,得热病减,按之痛甚,经血不畅,夹有紫黑瘀块,或伴有胃脘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迟或沉紧 。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
方药:小腹逐瘀汤加减 。西茴10g,干姜6g,元胡10g,没药12g,当归15g,川芎12g,肉桂6g,赤芍15g,蒲黄12g,五灵脂10g,苍术15g,茯苓30g
2)虚寒证:经期或经后出现小腹冷痛,喜按揉,经量少,色质淡,伴有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无力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
治法:活血调营,温经止痛 。
方药:金匮温经汤加味 。吴茱萸10g,当归12g,白芍
12g,川芎15g,人参20g,生姜10g,麦冬20g,半夏15g,丹皮12g,阿胶20g,桂枝9g,甘草6g
(2)气滞血瘀:每于经前1~2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痛,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黑有块,血块排除后痛减,经净后痛经消失,舌紫暗有瘀点,脉沉或弦滑 。
治法:理气化瘀止痛 。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10g,枳壳15g,元胡15g,五灵脂10g,丹皮15g,乌药6g,香附10g,甘草6g
(3)湿热下注: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胀痛,或平时小腹时痛,经来时疼痛加剧,经血暗红,质稠有血块,带下黄稠,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膩,脉弦数或弦滑 。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减 。丹皮12g,黄连15g,生地20g,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5g,红花20g,桃仁15g,文术10g,香附10g,苍术6g,元胡12g
(4)虚证:
1)气血虚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每于月经净时或已净时,小腹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薄,平时白带淋漓不断,伴纳差,大便溏,舌淡脉细弱 。
治法:气血双补 。
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15g,白术15g,白芍10g,当归
10g,熟地15g,川芎10g,甘草6g
2)肝肾不足:行经后当天小腹绵绵作痛,伴腰痛如折,腰腿酸软,经色暗淡,量少质稀,或有潮热耳鸣,苔薄或黄,脉细弱 。
治法:益肾养肝,调经止痛 。
方药:调肝汤加味 。当归12g,白芍20g,山萸肉30g,阿胶20g,山药20g,甘草10g
【中医痛经证治】(河南内黄县卫校铁冬花史正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