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中药药浴配方大全

脂溢性皮炎是由于皮脂溢出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初起头皮出现糠秕样脱肖,产生成层的油腻性鳞肖,其后皮肤轻度发炎,伴有脱发;或表现为成片油腻而粘着的黄色结痂,间有渗液,发炎较明显.前者为鳞型,后者为结痂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痒感,病变可累及颜面、颈、胸背及上腹等处.
方一
【组成】新鲜乌骨鸡蛋3枚.
【用法】鸡蛋打破后搅匀,加入水2000毫升,取汤液浴头,每日1~3次.
【功用】养血润燥
【适应证】头皮白屑.
【说明】鸡蛋性味廿平,功能滋阴养血润燥,近年药理学研究表明,鸡蛋所含的物质对体表炎症及烧伤有良好的愈合作用.
方二
【组成】小麦麸50克,生姜30克
【用法】将上两物同煎,取汁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杀菌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小麦麸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性味廿凉,能治疮痈肿毒.配生姜杀菌解毒,对脂溢性皮炎炎症较甚者颇为适宜.
方三
【组成】新小胡桃6枚,牛乳100毫升.
【用法】将小胡桃去壳捣烂,与牛乳同煎成膏液,外洗患处.
【功用】润燥解毒
【适应证】头皮白肖.
【说明】小胡桃即小核桃,功能润燥.牛乳性味廿微寒,有解热毒,润皮肤的作用.两者相配外用,对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头皮白增多颇有效.
方四
【组成】杏仁、胡麻各适量
【用法】将上两物捣烂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润燥解毒
【适应证】头皮白肖.
【说明】杏仁,能治诸疮疥,消肿,胡麻即之麻,有解毒润燥的作用方五【组成】艾叶、菊花、防风、荆芥、廿松、蔓荆子、地肤子各9克,薄荷、藿香各6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数沸后,倒入盆内,待温洗患处每口1次,若多洗收效快.每剂可洗4次.
【功用】祛风,止痒,生发.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艾叶,能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故可治头风.
菊花、防风、荆芥等均有祛风止痒的作用.
方六
【组成】生地黄、首乌各30克,黑麻梗、椰树枝各5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数沸后,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
熏时上盖头巾,以防热气散失.每口1剂,早午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洗后用毛巾覆盖头部避风.5日为1个疗程.
【功用】养血滋阴,祛风生发.
【适应证】脱发(脂溢性脱发).
【说明】生地黄、首乌、黑芝麻均为养血滋阴之品,方中用此意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椰树枝则有祛风凉血的作用.
方七
【组成】透骨草、侧柏叶各120克,皂角60克,白矾9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1分钟,待温后洗头,每次15分钟,每周洗2次.
【功用】燥湿,除脂,止痒.
【适应证】脂溢牲脱发及脂溢性皮炎.
【说明】透骨草功能祛风除湿,皂角亦有疏风气的功效;白矾燥湿杀虫,侧柏叶治疗脂溢性脱发有良效已为临床所证实,诸药合用,有燥湿、除脂、止痒功效.
方八
【组成】桑白皮35克,五倍子12克,青葙子60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钟,待温后洗头.每次20分钟,每周2次.
【功用】祛脂,乌发,护发.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桑白皮功能行水消肿,青葙子功能祛风热,五倍子则有收敛生发的作用.
方儿
【组成】天麻、白芷、防风各S克,桑叶、羌活、银花、薄荷各3克,川椒2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发每次洗15~20分钟,洗毕避风.
【功用】清热明目,洁发令柔.
【脂溢性皮炎中药药浴配方大全】【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天麻有熄风止痉,祛风通络之功效,配伍白芷、防风、羌活,则增强祛风之力;桑叶、银花、薄荷功能疏风散热,川椒祛风胜湿.诸药合用,祛风热,止脱发.
方十
【组成】羌活、桑叶各4.5克,川芎、白芷、藁本各6克,天麻、廿菊花、薄荷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发每次洗15~20分钟,洗毕避风.
【功用】清热祛风,洁发光泽.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本方作用与上方相同,仅增川芎活血血,藁本祛风,廿菊花疏热,故功效更强.
方十一
【组成】苍耳子、王不留行各30克,苦参15克,明矾9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半盆,煎沸,洗前先剪短头发,再用小毛巾蘸药水反复洗头皮,每次洗15分钟,每日用药1剂,每天2次,隔3天再洗.
【功用】收敛,祛风,止痒.
【适应证】头皮脂溢性皮炎.
【说明】苍耳子有祛风散湿之功,能治一切风气.王不留行功能行血,能治风毒.苫参、明矾皆为清热燥湿之品.
方十二
【组成】陈艾叶50克,雄黄15克,防风、花椒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后外洗患处.每口洗1~3次.
【功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艾叶功能燥湿祛风,其放置年久而陈者,燥湿之力更强.
雄黄有解毒燥湿之功,风、花椒则能祛风除湿.诸药合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故对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
方十三
【组成】苦参、野菊花、白鲜皮各35克,硫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洗患处.每口1或2次.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苦参性味苦寒,有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故又能治风杀虫.野菊花功能清热解毒,硫黄有燥湿解毒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止痒之功.
方十四
【组成】白芷150克,鸡子3个,川芒硝90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先煎白芷,滤去渣,待稍冷,纳鸡子及芒硝,搅拌均匀后,洗头.
【功用】祛风止痒,除肖洁发.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白芷祛风散湿之要药.能治疗头风及皮肤游走之风.芒硝清热燥湿,鸡蛋亦有祛风之功.
方十五
【组成】黄连须、黄芩、黄柏、人黄各9克,龙胆草6克,枯矾12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头隔口1次.
【功用】清热泻火,去油护发
【说明】黄连主治痛痒、疮疡、斑毒、疳痘而邪热有余者,说明方中黄连清热解毒为主药,再配伍黄芩、黄柏、人黄、龙胆草等其清解之力更强.
方十六
【组成】参310克,百部、野菊花、凤眼草各90克,樟脑125克.
【用法】先将前四味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乙醇(或白酒)5000毫升中浸泡7口后,过滤去渣,留液,再加入樟脑(研粉)溶化后备用.用时用纱布蘸药液,擦洗头皮,每口1或2次.
【功用】灭菌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凤眼草为臭椿树的果实,功能除湿止痒,樟脑气味芳香,功能祛风除湿,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外涂局部对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和止痒作用.苫参、百部、野菊花均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方十七
【组成】参60克,百部15克,透骨草、白鲜皮、蛇床子、艾叶各30克.
【用法】上药煎水洗头,2日洗1次.
【功用】祛风,除湿,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本方所用药物均为祛风除湿之品目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因风湿所致的各类皮肤疾病.
方十八
【组成】蔓荆子、防风、苦参、川椒各10克,火麻仁30克.
【用法】上药煎汤,趁热温洗头部.
【功用】祛风,润燥,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火麻仁功能祛风润燥,能治发落.
方十
【组成】白鲜皮、白芷、野菊、人黄、九里香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温洗头部.
【功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里香功能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能止疮痒,去皮风、故民间常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疾病.
方二十
【组成】透骨草65克,龙葵3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洗头.
【功用】祛风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龙葵性味寒,能洗疥痒痛,祛皮肤风.临床实践证明,本品具有消肿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药理学实验亦表明,本品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方二十一
【组成】透骨草、丹参、皂角刺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外洗,每口1次
【功用】祛风除湿,活血润燥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方中透骨草、皂角刺均有祛风除湿的功效.丹参有活血润燥的功效.
方二十二
【组成】苦参、侧柏叶各30克,荆芥、防风各20克,白芷、薄荷、雄黄各10克.
【用法】上药煎汤熏洗患处,每周1次.
【功用】祛风燥湿.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上述药物均具有祛风燥湿之功,对因风湿所致的各类皮肤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方二十三
【组成】何首乌、苫参各30克,枸杞子、黄柏、旱莲草、龙胆草、干姜、地肤子各20克,白鲜皮15克,辣椒秸100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2次,每次煎煮20分钟,将2次煎煮的药液相混以备外用.先用溶少许食盐的温水清洗头部,擦干后,用棉纱布蘸取药液反复涂洗脱发处,每次15~20分钟,每口2次,洗后再用鲜姜汁或鲜姜芽汁涂于脱发处.
【功用】养血凉血,清热祛风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方中首乌、枸杞、旱莲草滋补肝肾、补血生发;龙胆草、黄柏、苫参清泻肝火,滋阴降火;白鲜皮地肤子、干姜、辣椒秸祛风止痒.诸药合用,滋补肝肾、益气生血、凉血清热,故使毛发复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