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在东吴为什么不得重用?是庞统的思想太前卫了吗?
主要和庞统性格有关!
文章插图
庞统和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虽然恃才傲物,但他经常在外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也就是说诸葛亮很愿意对外宣传自己,所以年纪轻轻就知名天下 。
不过,大家知道他,不是因为他的才华,而是都觉得他是在吹牛 。所以,那个时候只有周围几个好友才认可诸葛亮的才华 。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有才华,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竟然闭门不见,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答应下山辅佐 。可见,诸葛亮这个人很高调,并且从不隐藏自己的的锋芒!
文章插图
和诸葛亮不一样,庞统很低调,虽然后世认为他和诸葛亮才华一样,但是庞统从来没有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一样的人物!
和诸葛亮只有周围几个好友推崇相比,庞统显然比诸葛亮有更大的认可度 。别看庞统为人很低调,可他比诸葛亮更幸运,年轻的时候就以才华闻名天下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庞统去拜访一个叫做司马徽的名士,当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叶,两个人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交谈,这么一聊,司马徽大吃一惊,他发现庞统的才学真是惊人!于是两个人一直交谈到晚上 。司马徽认为庞统应该是南州士子中一等一的人才 。
由于有司马徽的赏识,庞统的名声就逐渐传开了 。所以,和诸葛亮不一样,虽然庞统为人非常低调,他的才华却早就被人们知晓了!
文章插图
不过,庞统的才华却并不被诸侯知晓! 后来,庞统投奔了刘备,但刘备却不知道庞统有多大能耐,只让庞统以州从事身份代行耒阳县令 。庞统这么大能耐肯定不愿意只当一个县令,可他又不说,他不说刘备也不知道,就一直让他代理县令 。
庞统就赌气不理县政,被免除官职 。没成想这消息被吴国将军鲁肃知道了,赶紧给刘备写信,告诉刘备庞统可是一个人才,不能把他埋没了!
刘备虽然不知道庞统的才华,但他对鲁肃还是很认可的 。既然庞统被辞退连远在东吴的鲁肃都赶紧写信劝阻,刘备就不能不好好重视庞统这个人了 。
文章插图
于是,刘备跟庞统好好谈了一下,这一谈不要紧,刘备大喜过望,发现庞统能耐太大了 。这才开始重视庞统,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和他的亲密程度仅次于诸葛亮!
可见,庞统当时虽然在士子中闻名,却还没有闻达于诸侯!
所以,当他护送周瑜的灵柩去江东的时候没有被孙权所重视 。
当庞统后来辅佐刘备,名声鹊起被诸侯熟知的时候,已经死心塌地跟刘备,不可能去东吴了!
其他网友观点庞统不受孙权重用,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他曾经为官的名声不好,身俱古怪的相貌和自傲的性格外,还受到当时江东派系纷争的影响,而他喜欢品评人物名声的前卫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的发展之路 。
为官的经历!
据三国志记载,庞统曾在周瑜的手下担任功曹一职,相当于县市级的政府秘书长,他前前后后干了有一年多时间,但是并没有什么杰出的贡献,这样的名声传至孙权耳中,可以说一开始对庞统就不会有好的印象 。
文章插图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三国志·庞统传》
而从后世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周瑜帐下还是初投刘备阵营,庞统都没有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他在那时候都没有留下什么斐然的政绩,尽管这件事是出于庞统对自己大材小用的故意懈怠,但庞统也实实在在的被免官了,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桀骜思想,并不是文士的为官之道 。
古怪的相貌和自傲的性格史书上记载说庞统是“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这样的长相和外貌,按照东汉时期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庞统和优秀人物的形象相比可谓大相径庭,纵使庞统拥有出类拔萃的内在之美,单凭那外在的古怪怕是也难以让孙权诚心接受 。
文章插图
通过《三国演义》庞统和孙权的对话可以隐约看出,庞统在为人处世方面缺乏谦逊和谨慎,当孙权问其平生所学时,庞统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孙权听后不知所以,又问到,那你的才学比周瑜如何呢?庞统回答:“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 。”周瑜是孙权最喜欢的将帅,而且赤壁之战建功立业创下赫赫战功,这时候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士轻谩,且眼前的庞统自视甚高桀骜不驯,于是孙权就从心底鄙弃他,以为庞统不过是一个言过其实吹毛求疵的碌碌之辈 。
江东纷乱的派系之争东吴地处江东,士族门阀众多,当时孙权虽为吴主,但是文有张昭、顾雍、虞翻、陆机等众,武有韩当、黄盖、程普、甘宁等将,朝中还有周瑜、鲁肃、吕蒙、诸葛瑾、吕范等一番众臣,他们在江东经营日久根深蒂固,且又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派系权势,而且各士族门阀之间的明争暗斗从孙氏政权成立以来都未曾止息,他们对于一个陌生的外人肯定心存排斥,特别是那些贤明的人 。
文章插图
而庞统实际上为人朴实,性格内敛,表面看上去也不是那种聪明的人,更不会溜须拍马曲意逢迎,所以虽然胸怀才华但不容易被人发现 。而孙权、周瑜都是位高权重、日理万机的人,而彼时的江东可以说是人才齐备,并不是那么的“求贤若渴”,如此一个出言不逊的“名士”突然跻身江东朝堂,实际上也被江东所有的派系所不容 。
为人过于刚直庞统思想过于刚直,据史书记载,刘备带着庞统入川后,沿途攻克了很多郡县,于是举行宴会进行庆贺,酒后刘备对大家说:“这一路都很成功,真是太高兴了 。”这时候,庞统却不合时宜说了句:“把征服别人当做一种快乐,这恐怕也不算什么仁慈之师吧 。”刘备一时愤怒,直接把庞统逐出了宴席,等到刘备酒醒后又把他请回来问及这场争论的对错时,而庞统却大义凛然的说君臣都有失误 。
文章插图
这样刚直的性格,纵使很有才能一时被君主所用,但实际上也很难获得君主真心的喜欢,别说庞统不被孙权重视,就是求贤若渴的刘备,发自心底对庞统也不是那么的喜欢,只不过迫于时局所需而无奈用之吧!
品评人物名声的前卫思想"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三国志·庞统传》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他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这样的自诩在没有建功立业之前,于别人的眼中自然会显得狂妄自大,无论是君主还是众臣都会觉得庞统轻薄自傲 。
庞统在周瑜帐下担任功曹的时候,就喜欢品评别人的名声,但凡被他评价的人,却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 。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他 。庞统却说如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衰微,善良的人少而恶行的人多,于是想以宣扬好榜样的形式去改善世风,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 。
文章插图
在一个人人都喜欢夸赞的时代,世之名士不惜赞誉之词,对人们表扬有加,必然会激励众人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进而有利于弘扬正道,从而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的想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措施,这要远比律法制度好用,所以说彼时的庞统的思想也许过于前卫了,并不符合时代的需求 。
凡此种种,庞统没有被孙权所重用,也是其性格和时代的必然,纵使庞统有才,但并不适合东吴的发展,于是不得不投靠刘备去了 。
其他网友观点在笔者看来,庞统和东吴不是一路人,所以玩不到一块儿去 。
文章插图
在三国历史上,庞统和诸葛亮是齐名的谋士,有着卧龙与凤雏的美称 。
既然庞统号称凤雏,自然有着自己过人的人本领 。
他的名气之所以不及诸葛亮,是因为去世太早,没有施展他的才华,就牺牲在攻打刘璋的战争中 。
说到凤雏被刘备赏识,其实也是比较意外的一件事情 。
他当时在刘备阵营的耒阳做县令,只是觉得县令的官位太小,索性他就不理政务,整天喝酒睡觉 。
刘备因此罢免了庞统,觉得这个人长相丑陋,而且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浪子 。
文章插图
这时诸葛亮向刘备说情,并且告诉刘备这个庞统不是一般人才,所以有点脾气也是正常的,建议刘备重用他 。
刘备于是任命庞统为军师,和诸葛亮地位相同 。
在有了庞统的协助后,刘备更加如虎添翼 。
在占领益州的战争中,庞统献给刘备上中下三计,每一个计谋都合情合理,让刘备满意 。
可见这个庞统也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如果不是早早阵亡,他的成就不可限量 。
那么,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为什么在东吴没有施展的空间,而选择投靠了刘备呢?
因为庞统虽然名声在外,但他和东吴的交集非常有限 。
文章插图
他自己也极少到东吴去,也没有和东吴孙权有过沟通 。
他只是和鲁肃,陆绩、顾劭、全琮等人,有着比较好的交情,但这不能帮助他站稳脚跟 。
庞统和东吴唯一的交集,就是在南郡的时候,他做了周瑜的功曹,相当于私人秘书的职位 。
周瑜病死后,他护送周瑜的灵柩回到东吴 。
这个期间他也没有和孙权有过沟通 。
不过,在演义中有过这么一段描述 。
鲁肃知道庞统的才能,所以向孙权极力推荐他 。
文章插图
可是孙权认为这个人长相奇丑无比,而且对人比较傲慢,不符合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所以庞统在东吴孙权眼中,并不是一个满意的人才 。
【庞统在东吴为什么不得重用?是庞统的思想太前卫了吗?】这一点虽然不是历史真实存在的故事,但也能从中看出古代选用人才的标准还是比较严格的,不仅需要满腹经纶,还要仪表堂堂 。
但是,笔者认为庞统不受东吴重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东吴有着严格的等级和圈子划分 。
像庞统这样一个外来人口,受到了各路人马的排斥,他们是既不想用,也不敢用 。
加上庞统的个人性格原因,东吴和庞统没有机会合作,这也从中看出有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庞统这匹千里马,最终被刘备这个伯乐所赏识,而他回报给刘备的是整个益州,间接地帮助了刘备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
文章插图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在中国的帝王史中,还有比明神宗更爱钱的吗?
- 《空城记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MP3歌词-张建强
- 美国民主党籍议员若是在国会给对手共和党提出支持的议案投赞成票,会有哪些处分后果?
- 悲伤的qq女生的个性签名大全 说会走的仍然在身边
- 洗牙能把黄牙洗白吗
- 十年前欠工商银行的信用卡三百元,但一直没有还,现在一共连本带息要还四万多元,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 近视中药药浴配方大全
- 熟绿豆糕怎么做 在家自制熟绿豆糕
- 草头娃娃好养吗 草头娃娃可以在冬天养吗
- 在封建社会,妇女是不是仅仅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古代的妇女地位是高还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