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都还在,戾太子刘据还会被冤枉而死吗?

政治远没那么简单 。汉武帝加速培养霍去病,并把他的地位提到跟卫青一样高,就没有制衡卫青的意思?武帝本人深受外戚干政之苦,卫氏一族权势滔天,卫青不隐忍恐也难得善终 。想想他最后的杀母立子吧 。卫青如果活着,武帝可能会留着他,因为他没野心,年龄也大,对皇权不会构成威胁;霍去病不一样,他年轻,跟刘据一代人,桀骜难驯,可参考朱元璋为他孙子拔刺的故事 。所以如果霍去病不英年早逝的,我推测结果是:武帝利用霍去病夺了卫青的军权,卫青闲居养老;有霍去病在,就没李广利什么事了,其余人也不敢诬陷太子;武帝培养其他年轻人,临终杀霍去病,刘据继位 。

其他网友观点

谁也改变不了,刘据被杀的命运!

如果刘据的舅舅卫青,还有表哥霍去病都活着,太子刘据也是会被冤枉死,还会牵涉到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刘彻也是个凡人,并不是神仙,古代帝王最大的忌讳,就是手底下的大臣,功高震主,如果卫青和霍去病还活着,手握兵权,跟随着太子刘据,刘据也许死得更快 。

古代帝王最无情,伴君如伴虎,这都是有道理的,刘彻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也是个冷酷无情的人,连自己亲儿子,都不信任,刘据是被人冤枉的,钩弋夫人为了自己儿子能当皇帝,故意指使别人栽脏刘据,说刘据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 。

汉武帝信了,派手下人去搜查太子府,这搜查的官员,也被钩弋夫人收买了,假装搜查到了诅咒的人偶,要带太子刘据进宫,刘据知道只要进宫,必然死路一条,因为这是汉武帝下的旨意,他进宫汉武帝也不会见他,也许会下旨直接处死他 。

这就是古代帝王家,当儿子的也不信任自己的父亲,刘据一看要被抓捕,为了求生,直接杀了来太子府搜查的官员,跑去了卫子夫那里 。

刘据杀了搜查诬陷他的官员,消息传回了宫里,汉武帝大怒,认为刘据要谋逆,开始调动兵马,准备抓捕太子 。

这刘据跑到母亲卫子夫那里,卫子夫一看情况紧急,也是赶紧调动府里的护卫,希望护送太子逃跑,因为卫子夫太了解汉武帝了,汉武帝一定会派兵追杀太子,这刘据敢杀了搜查的官员,就等于谋逆了 。

刘据率领着护卫,还有自己的家眷,仓惶逃跑,路上遇见追兵,只能杀出血路逃跑,汉武帝派兵围剿,紧追不舍,直到杀了太子一家人,甚至连自己的孙子也被追兵杀了 。

这就是帝王家的无情,被诬陷了,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太子只是为了活命,卫子夫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可见这汉武帝心中,没有他信任的人,后来还要抓捕卫子夫,卫子夫只能自杀了 。

如果这情况下,卫青和霍去病还活着,也只能束手就擒,一同治罪,不管这二个人,参没参与帮助太子,汉武帝刘彻也一样会杀了卫青和霍去病 。

也不用把卫青和霍去病,想成战神,这二个人就算联合起来,也不是刘彻的对手 。

刘彻是能掌控大局的人,卫青和霍去病只是刘彻的棋子,幕后的指挥者是刘彻,可以说刘彻的军事才能,在卫青和霍去病之上,怎么击溃匈奴的计划,那是刘彻制定的,执行者只是卫青和霍去病 。

如果刘彻想灭了卫青和霍去病,那是易如反掌,刘彻文武双全,卫青和霍去病的才能,只是在军事上的执行力,就好比双手的运动,得听大脑指挥一样,手永远指挥不了大脑 。

所以就算刘据有卫青和霍去病帮助,结果也只有一个,还是会死,甚至会更多的人陪葬,卫青和霍去病,也一样会被杀,当初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兵马,打击匈奴,汉武帝却把兵权一分为二,这就是帝王之术,为的就是让二个人相互牵制 。

卫青性格忠厚,霍去病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可汉武帝其实给霍去病的荣誉多,年纪轻轻的进入到了权利的顶峰,汉武帝一是为了拉拢霍去病,二是为了让卫青心里不平衡,毕竟霍去病跟卫青平起平坐,人在利益面前,亲情就淡了 。

打个比方如果当时卫青敢有谋逆之心,霍去病在被汉武帝拉上权利顶峰的情况下,霍去病会帮着卫青谋逆吗?答案肯定是不会,霍去病有可能为了表忠心,带兵攻打卫青,在权利面前有几个不迷失的

所以这汉武帝刘彻的计谋,不是卫青和霍去病能抵挡的,这二个人就是活着,也改变不了刘据被杀的命运 。

其他网友观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皇太子刘据被冤枉的背景,为什么事被冤枉的,贵为皇太子竟然后逼得走投无路,最终起兵造反含冤而死 。刘据起兵的时候他的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这两位“帝国双璧”早已作古 。卫青去世于公元前106年,霍去病则更早于元狩六年(前117年),“巫蛊之祸”发生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此时离卫青去世已经过了整整十五年了 。为什么这么久才发生巫蛊之祸?原因非常复杂,又很简单,就是因为权势 。汉武帝是位强势的君主,他不容许任何人挑衅他的权威,而皇太子刘据深得民心,又得朝廷重臣推崇,本来这对于皇帝和国家来说绝对是件大喜事 。国家的储君贤德是国家之福,朝野上下一致好评的太子将来会有一大批贤人围绕在他身边,可就是因为如此,强势的汉武帝不高兴了,我还活着呢?你还想架空我不成?所以处处掣肘皇太子,让他低调点,我在世不需要有本事的皇太子,只要听话的,年纪越大越怕失去权利 。


如果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都还在,戾太子刘据还会被冤枉而死吗?

文章插图

这期间还有一位关键人物也去世了,她就是汉武帝的长姐、大将军卫青的夫人平阳长公主,她在世以她跟汉武帝的关系,那些小人还不敢这么嚣张 。当初嫁给卫青的时候就注定了他跟卫家荣辱与共,她有责任保护卫青的家人,卫青临终前已经嘱托她要好好照顾外甥刘据 。所以随着卫青霍去病去世,平阳公主也去世的情况下,小人才开始抬头,他们看透了,抓牢了汉武帝的心思,把权利看的比一切都重要 。

汉武帝为什么要打压丞相,给他做丞相那是最危险的事情,十多个丞相死了一半,善终就就那么一两个 。庄青翟和公孙贺就是站在皇太子身边的,结果死的惨,他们根本就没有到非死的地步,公孙贺是卫青的战友兼姨夫佬,皇太子的拥护者 。汉武帝任命他为丞相的时候他哭着就不愿意去,他跟家人说自己必死无疑,巫蛊之祸也是从他开始的 。

巫蛊之祸这种惨绝人寰的宫廷血案,凭一个宦官苏文和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江充就能轩起血雨腥风,这后面的推手就是汉武帝本人 。没有汉武帝的支持给他多大能耐也不可能,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真的想杀死皇太子吗?自己苦心栽培,倾注了三十多年心血的帝国接班人,汉武帝真的愿意杀死自己的嫡长子,最合格的储君和最有能耐的儿子吗?这肯定不可能,打压打压是肯定有的,害死儿子肯定不会 。看看后来没有选择了,选一个八岁的刘佛陵他难道不知道风险吗?所以他只是害怕失去权利,怕太子威望太高,必须打压一下,没想到用力过猛,那些所谓的心腹之人,最后变成了心腹大患,把自己的皇太子给整死了,汉武帝在失去最优秀的儿子的情况下才悔不当初,必须要停止下去,害死他儿子的人必须全部下去陪葬 。


如果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都还在,戾太子刘据还会被冤枉而死吗?

文章插图

假如卫青霍去病都在世,或者有一个人在的话,能不能保得住刘据呢?卫青的功劳天下无双,没人可以比得了 。汉武帝为了表彰他为大汉朝立下赫赫战功,连他三个还是小孩的儿子都给封侯了,派使臣到军中封为大将军 。这还不算,后来封为大司马,汉武帝为了平衡丞相设立内朝,卫青就是第一任内朝宰相,位在诸侯王之上,权倾天下 。汉武帝下旨丞相见大将军要长揖,两千旦以下官员见大将军要行跪拜礼,这待遇跟萧何比也不逞多让 。

但是卫青是怎么做的呢?他谦虚谨慎,从来不把自己看的太高,而是十分低调 。当时汲黯见到卫青不跪拜,身边人要拿汲黯治罪,卫青说肯定是我自己做的不够好 。当时有人劝他养门客,他拒绝说当初田汾和窦婴的事情是个警示,所以坚决不养门客 。当时整个立功封侯的将军们全部都是卫青和霍去病的部将,都是跟随他们出生入死斩将封侯的 。尤其是卫青,在军中的威望无与伦比,将军们都以他为榜样,就算如此卫青从来没有骄傲过,当初李敢竟然打了卫青几拳,这在当时没灭族就不错了,卫青竟然要别人别说出去,低调到没有缺陷 。汉武帝最开始对卫青是宠幸的不得了,但是卫青从来不恃宠而骄,始终对汉武帝保持距离,后来汉武帝要打压他,他就交出兵权,连汉武帝都找不到卫青的任何缺陷 。

卫青低调不代表就好欺负,他作为内朝宰相和大将军,就这身份谁敢做小动作试试 。如果汉武帝身边的人敢对卫青指手画脚那就等着受死吧!他可不是刘据,他是威震匈奴的大将军,可不是深宫中长大的 。何况还有平阳公主在身边,分分钟把汉武帝身边的奸佞给灭了,难道汉武帝为了奴才治罪自己的姐姐 。

霍去病是刘据的守护神,年纪大不了几岁,要是霍去病不死肯定也会让霍去病辅佐刘据 。而霍去病的性格跟他舅舅相反,这并不代表霍去病没有脑子,相反汉武帝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保护太子,锻炼太子的血性 。有人会说霍去病的性格汉武帝迟早容不下他,卫青和霍去病贵为天下最有权势的臣子,他们从来不干政,霍去病性格那样要强也从来不干政,纯粹的职业军人,所以汉武帝是信任他们的 。


如果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都还在,戾太子刘据还会被冤枉而死吗?

文章插图

【如果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都还在,戾太子刘据还会被冤枉而死吗?】不干涉政治的情况下更能看清形势,他们可以一心一意保护刘据,只要有人伤害他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大将军的威力可不是摆设,要是他们在的话就没有李广利什么事情了,有霍去病就够了,让他坐镇河西走廊匈奴人动都不敢动 。卫青可以不干政,但是要有人欺负他外甥那他也不会让人欺负,他就是被汉武帝忌惮,最起码他是大将军和内朝宰相,见汉武帝的面还是能见到 。他的话汉武帝多多少少会听一点,旁边的奸佞之人只要卫青瞪一下眼就要小心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