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平安2号”卫星发射背后的金融支持——专访平安银行李跃:运用“物联网+卫星+金融”模式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每经采访人员:潘婷 每经编辑:陈星
2月27日 ,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 , 火箭飞行正常 ,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本次飞行试验搭载了22颗卫星 , 创中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
22颗卫星中 , “平安2号”物联网卫星(天启星座19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平安银行“星云物联计划”再添一星 。
这也是平安银行自2020年底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射“平安1号”卫星(天启星座08星)后 , 探索航天领域的第二星 。
“平安2号”卫星现在运行情况如何 , 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平安2号”卫星从设计到发射经历了哪些阶段?平安银行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支持 , 遇到了什么困难?在航天领域 , 平安银行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带着上述问题 ,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采访人员专访了平安银行公司业务总监、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李跃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平安银行供图
将与“平安1号”共同承担“数据中转站”作用
NBD: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物联网属于信息化技术的一种 , 但对它却没有深刻的认知 , 您能讲解下物联网技术以及卫星技术如何传输数据吗?
李跃:物联网本质上是一个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物体与网络相连 , 以帮助人们获取所需物体相关信息的巨大网络 , 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实时的信息交换和通讯 , 以达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
而卫星技术是对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 。 对于依靠无线接入的物联网来说 , 除了要有物联网终端外 , 必须要有一个由足够多的基站构成的通信网络 。 中国基站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 ,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感受不到通讯的盲点 。 但是在海洋、戈壁沙漠、深山老林这样相对偏远的区域 , 受工程难度、资金成本及维护成本等因素限制 , 难以建设地面基站 。 所以 , 除了传统陆地基站之外 , 人们将基站搬到“天上” , 即建立卫星通信 , 使之成为地面基站通信的补充和延伸 。
【通信|“平安2号”卫星发射背后的金融支持——专访平安银行李跃:运用“物联网+卫星+金融”模式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加速传统产业升级】NBD:您能介绍一下“平安2号”卫星吗?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李跃:“平安2号”是一颗物联网通信卫星 , 能够不受地面通信的限制 , 收发地面卫星物联网设备终端的数据 , 比如偏远地区的工厂设备运行状态、牧场动物的生命体征以及车船的行驶轨迹等 , 将获得授权的经营数据及时传送给银行 。
作为平安银行“星云物联计划”的第二颗物联网卫星 , “平安2号”将与“平安1号”共同承担“数据中转站”的作用 , 平安银行得以获取企业授权的第一手生产经营数据 , 打通产融信息壁垒 , 突破企业融资时常面临的缺乏抵押物、缺乏信用等限制 , 帮助企业“有条件”增信 , 让企业信用有效变现 ,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在“星云物联计划”生态中 , 数据是载体 , 经过合理的运用 , 可以实现变现并产生价值 。 “平安2号”的成功发射 , 正是平安银行帮助用户真正把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生产资料的关键环节 。 平安银行携合作伙伴成立星云开放联盟 , 搭建全生态、全场景数字服务平台 , 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技术、服务、用户的高效流转及对接 。
NBD:“平安2号”卫星从设计到发射经历了哪些阶段?平安银行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支持?遇到了哪些困难 , 又是如何解决的?
李跃:“平安1号”卫星采用的是第一代卫星通讯体制 , 通讯功率相对较大 , 对地面卫星终端的要求也较高 , 比如卫星终端的天线尺寸较大 , 通信仰角较高 , 并且还是以卫星终端到卫星的单向通信为主 。
平安银行一直致力于优化卫星通信的能力 , 在第二代卫星通信体制的试验期开始就投入研发力量 , 不断去解决星地通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 为了测试、验证星地通信的技术方案 , 研发团队在新疆、西藏、宁夏等地进行各种通信指标的测试 , 在测试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 当通信链路不通时 , 团队逐个环节去定位问题、解决问题 。 从卫星终端天线到主控芯片 , 再到终端射频模块以及卫星通信载荷 , 最后到地面站和数据中心 , 直到所有环节的问题都解决掉 , 才形成了稳定的第二代卫星通信体制 , 也才有了“平安2号”卫星 。
“平安2号”通信链路更稳定 , 通信成功率更高
NBD:2020年末 , 平安银行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射“平安1号”卫星 , 拉开了平安银行通过物联网“连接天地”的序幕 。 一年多过去 , “平安1号”卫星是如何帮助解决供应链金融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的?
李跃:首先谈一下供应链金融面临的痛点和问题:第一 , 产业链条长、跨区域业务众多 , 异地授信交叉、尽职调查困难、应收账款小额高频等 。 第二 , 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多数是“三无”企业 , 即“无信用、无账本、无抵押” , 在传统抵质押逻辑下 , 较难获得金融资源 。 第三 , 现阶段物联网应用大幅依赖地面光缆的信号传输 , 而光缆信号具有物理局限性 。
“平安1号”为物联网服务提供更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 , 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易得性 。 一是打造“星云物联网平台” , 在获得企业充分授权前提下 , 利用工业物联网设备合法合规、高效准确地采集企业生产运行数据 , 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 。 二是应用数据建模为企业增信 , 通过物联网设备获取的数据加密回传至“星云物联网平台” , 平安银行据此进行数据治理和大数据建模 , 在客户画像、风险控制等方面支持银行提供金融服务 。 三是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 不仅提高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 更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
NBD:有具体案例吗?
李跃:目前 , 平安银行在智慧制造、智慧农业、智慧车联、智慧能源、智慧基建及智慧物流等六大实体经济领域落地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经营难、经营贵问题 。
以杭州某物流园为例 , 星云平台搭建以货为中心的大宗商品管理体系 , 仓储监控、数据流转等环节 , 通过物联网感知和仓储系统数据采集交叉验证 , 推动大宗商品仓储全面数字化管理升级 , 提升银行大宗商品行业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 。 平安星云物联网通过泛感知 , 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空间 , 一方面 , 在入库、监管、盘点出库等环节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 将钢铁、橡胶、铝锭等大宗商品的动产属性转化为不动产属性 , 从而通过动产质押为大宗商品行业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 , 进而结合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 , 实现仓储场景信息透明可控 , 帮助企业积累数据资产 , 推动仓储行业数字化升级 。
NBD:“平安2号”与“平安1号”相比有哪些进步?对比其他金融机构 , 两颗物联网卫星相继上天能为平安银行带来哪些独有的竞争优势?
李跃:与“平安1号”相比 , “平安2号”采用了新的通信体制 , 在技术与性能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 通信链路更加稳定 , 通信成功率更高 , 用户感受是数据发送速度更快 , 单次传送的数据量更大;地面最低5°仰角可以与卫星进行双向通信:终端可以发送信息也可以接受卫星信号;通信速率更大 , 最高支持3.5kbps , 速率相当于“平安1号”的3倍;卫星地面终端的通信模组尺寸更小、功耗更低 , 有效降低终端铺设和使用成本 。
“平安1号”与“平安2号”两颗物联网卫星相继上天 , 配合协作 , 为平安银行的客户提供更有效和更可视化的资产监控与控制服务 。 经过授权 , 客户无论身处何地 , 即便是深山、海洋、沙漠等偏远地区 , 也可以无惧通信和地域的限制 , 将最全面的经营数据及时传送给银行 , 真正做到“客户在哪 , 数据在哪 , 服务就能跟到哪儿” 。 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 , 发挥数据的商业价值 , 打造产业金融生态圈 。 巩固星云开放联盟产品好、收益高、强赋能的三大优势 , 向软件服务商、互联网平台、数据服务商、渠道服务商及PEVC等五类客群开放卫星技术与金融科技 , 借助卫星技术帮助合作客群收集处理经营数据 , 促进数据在开放联盟内的流转效率;协助联盟成员完成“数据变现” 。
大幅压降传统卫星应用成本
NBD:两颗卫星在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成效?
李跃:一方面 , 将传统卫星应用的成本大幅压降 , 单个物联网卫星地面通信终端设备成本降至千元以内 , 为较低成本场景大规模普惠应用提供了基础 。 另一方面 , 通过物联网通信卫星 , 金融机构可接入地面物联网设备 , 从仅获取数据的后端走向物联网中台 , 实现了实时、大规模的服务B端客群的能力 。
借助“平安1号”卫星物联网 , 企业可对重要资产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位置追踪 , 摆脱地面网络盲区的限制 。 特别是海外工程机械、海上钻井平台、石油电力管线和远洋邮轮等在偏远地区及海外的重要资产 。 目前 , 对此类资产的实时有效管控仅依赖地面网络还无法完全实现 , 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卫星物联网不受地面网络盲区影响 , 且摆脱了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干扰 。
此外 , 通过具有强大信息支持能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 , 可解决应急通信问题 。 信息时代下 , 短暂的网络中断可能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 。 通过卫星互联网提供的高速备份链路 , 将关键业务上星备份 , 形成稳定的网络环境 。
NBD:平安银行自2019年布局“星云物联网平台” , 目前该平台运作情况如何?
李跃:星云物联网已在智慧制造、智慧农业、智慧车联、智慧能源、智慧基建及智慧物流等六大实体经济领域落地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 帮助企业评估数字资产价值 , 并通过线上化、自动化服务降低成本、反哺企业 , 从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经营难、经营贵问题 。
截至目前 , 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终端设备接入数量超1100万台 , 落地20多个新型业务场景 , 覆盖10个细分行业 , 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达3000亿元 。
NBD:在航天领域 , 平安银行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李跃: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 平安银行将继续运用“物联网+卫星+金融”模式创新金融服务 ,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完善星座体系 , 提升服务能力 。 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发射卫星 , 完善和夯实卫星星座体系、星云物联网平台 , 确保更大范围的覆盖度;推广卫星终端 , 普及卫星通信 。 在自主研发卫星通信终端的基础上 , 实现量产 , 降低卫星地面终端成本 , 降低数据获取成本 , 提升卫星通信技术的可得性;降低服务成本 , 普惠小微企业 。 探索将物联网应用做成消费级、通用型、能够大规模推广的成熟商业模式 , 进而降低整体服务客户的成本 , 真正落实减费让利;推广卫星服务 , 探索应用场景 。 持续推动物联网卫星服务体系的推广和应用 , 探索物联网解决方案在银行业务中更多的应用场景 , 最终促进实体经济 , 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全家|云米重磅推出全屋智能“全家桶”打造1=N44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 服务|支付宝商家服务上新功能:AI做“创意海报”1分钟完成
- 硬件|云米推出全屋智能“全家桶” 打造1=N44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 癌症|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 和瑞基因CEO周珺: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还没“开花结果”
- 大陆|华东师范大学3名党员6次赴南极大陆科考 将科研写在“地球最南端”
- 建设|“北斗+高铁”!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 Microsoft|HoloLens“性能问题”难解 美国陆军对微软失去耐心和信心
- 标准|20款硅胶铲实测!“康巴赫”挥发高易变形......
- 进口|科学之恋⑩丨易小刚:用创新“杀”出一条血路
- 团队|IP创制结合数智,“攸元智造”硬中有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