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空间站进入运营阶段后将保持3人规模连续驻留状态?
回到地球进行恢复训练的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聂海胜
除了飞行乘组备份 , 还需要航天员队伍的比例备份 , 主要考虑到备份乘组可能出现的其他意外情况 。
结合多种需求与影响因素考虑 , 空间站建设阶段所需航天员人数是15人 , 与当前具备飞行资格能力的现役16名航天员数据基本吻合 。 进入运营阶段后所需航天员人数将扩大至30人 , 三个批次航天员合计34人的规模可以满足需求 。
那么 , 问题来了 , 第三批航天员何时可以具备飞行资格?
第三批航天员正在按计划受训
18名第三批航天员就人员结构而言分为三个部分 , 分别是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 。
航天驾驶员主要负责载人航天器的操作与控制 , 通常由载人飞船乘组指令长担任;
航天飞行工程师主要对航天器的安全运行负责;
载荷专家的职责是对在轨科研载荷设备进行管理和操作 。
第三批航天员中的航天飞行工程师与载荷专家主要从科研人员队伍中选拔 , 尤其是载荷专家他们通常并不属于职业航天员 。
载荷专家航天员属于非职业航天员
第一批航天员与第二批航天员并没有岗位领域的细分 , 这是因为对他们的要求是全面的综合性的 , 要求兼具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重职能 。 如今第三批航天员多元化结构人才队伍的出现 , 也是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深水区的必然选择 。
三种不同的岗位分工 , 也意味着训练周期的不同 , 航天驾驶员训练周期最长 , 需要3年半 , 航天飞行工程师次之 , 载荷专家训练周期最短 , 只需两年半时间 。
天宫空间站将搭载数量众多的科学研究机柜
第三批航天员是从去年年初参加正式训练 , 也就是说最快到明年年中 , 该批航天员中的载荷专家就将具备飞行资格 , 而到那时恰好是天宫空间站刚刚进入运营阶段 , 站上有多达两位数规模的科学研究机柜需要载荷专家进行照料管理 , 这正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
关于我国航天员一直有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 那就是第一批现役航天员中坚守二十余年至今没有执行飞行任务的邓清明 , 他还有机会飞天吗?
天宫空间站的建造与运营正是用人之际
关于这一问题 , 杨利伟此前说过 , 现役航天员都有机会 。 这绝不是宽慰的话语 , 而是基于现实需求的结论 , 正如前文所述空间站建设阶段需要15名航天员 , 而到了运营阶段所需航天员人数还将成倍扩增 。
明年进入运营阶段后 , 第三批航天员中的航天驾驶员还没有完成训练 , 这就意味着仍然需要第一批与第二批航天员担纲主力 。
上一个十年 , 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新老搭配” 。
还有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 , 就是第一批航天员的年龄确实是处于一个逐渐老龄化的阶段 。 日前 , 杨利伟副总师进一步透露 , 目前正在考虑下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 , 不仅是为增加新鲜血液 , 也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年龄批次 , 实现良性循环以满足任务需求 。
肩负拓展人类活动边际使命任务的载人航天工程也不会止步于近地轨道空间 , 迈向深远空间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 航天科技一院首席总师姜杰披露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将使我国具备在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的能力 。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呼之欲出?
聂海胜展示的航天员大队合影 , 照片中总计有34人 。
【NASA宇航员44人,我们航天员够用吗?空间站与登月需求叠加】若2030年前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 , 将意味着天宫空间站与载人登月两大工程的并行推进 , 这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盛况 , 同时也意味着对航天员的人数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 , 因此适时启动新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
推荐阅读
- 是10挑3,还是13挑3?神舟14号航天员已经挑好,计划5月发射
-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
- 除月面科研站外,我国还要建月轨空间站,像星球大战里的钛战机
- 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化为灰烬
- 巨型光圈现北京上空,悬浮十分钟后消失,网友:怕不是UFO吧?
- 不祥之兆?11月“血月”将再次出现,580年来最久,预示着什么?
- 定了!神舟十四号、十五号6位航天员已选定,有外国宇航员吗?
- 中国空间站今年建设完成,普通人能进入参观吗?杨利伟给出答案
- 花了30年中国空间站才达到别人30年前的水平,载人航天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