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视野号在65亿公里外,拍摄的奇特照片,为何让科学家陷入沉思?】
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 于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 从此人类的目光 , 得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遥远的星空 。
1961年 , 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 乘坐东方1号进入太空 , 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 。 自此 , 人类在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推动下 , 太空探索事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阶段 。
各种卫星、天文望远镜和探测器的发射和建造 , 使我们对太阳系的认知越来越深入 , 对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特征和演变规律也有了初步认识 , 之前围绕宇宙学建立的相关理论和猜测 , 越来越多地被太空观测事实所验证 。
然而 , 太空观测越深入 , 我们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宇宙的宏大 , 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地球以及太阳系的渺小 。 即使拿在可观测宇宙中不值一提的太阳系来说 , 我们人类对于自己所处的“母星系”的探测和认知 , 也基本上是九牛之一毛 。
人类的足迹 , 现在连地月系统都没有突破 。 即便是运行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 , 飞行了44年 , 距离地球已经达到了200多亿公里 , 然而距离太阳系的“有效引力范围”边界 , 还相差甚远 , 要想离开太阳系 , 少说还得上万年之久 , 更何况旅行者1号目前已经基本上不再发出信号 , 相当于失联了 。
据科学家们判断 , 太阳系的“边界” , 是属于奥尔特云的外缘区域 , 距离太阳起码有1光年之远 , 就算那里有能够和地球通讯的探测器 , 一次信息传递也需要1年之久 , 这里还不考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大量天体的阻挡等问题 。 因此 , 从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 人类的科技水平看 , 即使是无人的探测器 , 能够开展有效的深空探测存在着一个“理想范围” , 那就是奥尔特云内部所包裹的柯伊伯带 。
柯伊伯带与太阳系最内侧、处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有较多相似之处 , 这个区域内小型天体数量很多 , 比如小行星和彗星 。 那些撞击月球和地球的小行星 , 以及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长尾巴”彗星 , 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这里 。
造访过柯伊伯带的深空探测器 , 截至目前数量寥寥无几 , 其中旅行者1号和2号 , 是在完成太阳系内远日行星及其卫星探测任务之后 , 在星际空间“游荡”过程中进入的 , 因此对柯伊伯带的探测属于“额外奉献” 。 真正以柯伊伯带为探测目标的探测器 , 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 , 那就是2006年1月19日美国发射的新视野号 。
当然 , 柯伊伯带那么远又那么大 , 新视野号也不可能实施全部的探测 , 其任务核心是选择距离地球最近的柯伊伯带天体 , 即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 , 同时顺带着探测柯伊柏带内的小行星群 。
相较于旅行者号“两兄弟” , 新视野号的动力系统更加先进 , 有效荷载占探测器总重量的比例更大 , 因此飞行速度更快 , 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射探测器中 , 飞行速度最快的航天器 , 经过9年的飞行就抵达了冥王星 , 目前关于冥王星及其卫星的高清照片 , 就来源于新视野号的贡献 。 新视野号随后 , 又飞行了4年 , 抵达了距离地球65亿公里的区域 。
推荐阅读
- 北极热浪正在积压
- 日本人鱼木乃伊开箱:据传有286年历史,科学家用CT扫描确认身份
- 银河系与相邻的仙女星系,已开始发生碰撞?猜想太阳系未来的命运
- 木星有多恐怖?科学家:木星既是“保护神”,又是“毁灭者”
- 地面的大型鸟类孔雀
- 宇航员在太空中产生的排泄物,该如何处理?要带回地球吗?
- 中美太空竞赛已开始?美媒发表评论:中国将成为最后赢家
- 宇宙星系碰撞有多可怕?天文学家:引力混乱,黑洞都会被踢出去
- 太阳系又多了一个生命星球?科学家:发现表面有“动物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