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三 )


那么“东西”结合在一起 , 就是可以使用但并没有使用的物品 。
这就和待价而沽的商品的某种意义是一样的 , 所以“买东西”这样的说法就显得极为合适 。

还有一种说法 , 就是五代十国时期 , 因为各大民族相融合 , 各种语言也开始相互影响 。 “动使”一词是北方用语 , 指的就是使用的器具 。
而“东西”和“动使”的古代发音非常像 , 极有可能是北方民族南下的时候 , 在传达的过程中发生了误会 , 反而使“东西”二字的传播度更广 。
当然 , 这只是咬文嚼字 , 毕竟“东”字的字形来源 , 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既定的结论 。
目前最为普世、最为让人接受的一个词 , 和古代的商业规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版本四:古代的商业规则决定 , 市场格局构成了不同念法在古代 , 城市规划有着非常严格的布局 , “坊”和“市”是要分开的 , 在汉唐时期 , 市集是分成东西南北四个聚集地的 。
最重要的市集就是东市和西市 , 而这和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也有关系 。
除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外 , 风水中流行着“坐北朝南”的说法 。
既然房子都是坐北朝南 , 那么市集的方位自然都会在房屋的东西两边 , 更方便逛街选购 , 就使得东西市集更为重要 。

从分类方面也可以看出 , 东西市也比南北市卖的商品更为流行和重要 , 这从一首耳熟能详的互文能看出 。
想必许多人都听说过《木兰辞》中的一句话:“东市买骏马 , 西市买鞍鞯 , 南市买辔头 , 北市买长鞭 。 ”
《木兰辞》被认为是南北朝或者隋唐时期的出品 , 可以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市所卖的分类的区别 。
在唐代 , 东市主要是服务于上层社会 , 会贩卖一些奢侈品 , 比如说《木兰辞》的骏马 ,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 , 就是跑车 。

而西市则是贩卖一些舶来品 , 主要是丝绸之路带来的 , 多数都是胡货 , 也就是胡人贩卖的商品 。
《木兰辞》中的鞍鞯就是马鞍及马鞍下的垫子 , 这种物品对以游牧为主的胡人来说 , 是必需品 , 所以也是必须的精品 。
南市和北市则是贩卖一些批发用品或者是土特产 , 《木兰辞》中的辔头就是马鞍上用的绳索 , 而北市的长鞭也不是武器 , 而是用来驱使马用的 , 都是配件 , 价格不贵 。
当然 , 从相关研究表示 , “东市买骏马 , 西市买鞍鞯 , 南市买辔头 , 北市买长鞭 。 ”只是一种概称 , 形容四处买东西的样子 。

但是作者这样写 ,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西南北市的市集特点 。
在之后的朝代 , 中国的贸易范围越来越广 , 就延伸出来了“东洋”和“西洋”的概念 。
到了明朝 , 许多国外的货品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明代的张燮写的《东西洋考》中就说过:“西产多珍 , 东产多矿” , 后来演变成了“东矿西珍” , 最后引申为“四方物产” , 也就是“商品” 。
意思就是说这些“东洋货”、“西洋货”的名词 , 在口口相传中 , 简化成了“东西”二字 。

有学者考究过 , 宋朝以前的文献中 , “东西”一词指代物品的频率不如“物品” 。
在明清时期 , “东西”才被确定成为“商品”的代名词 。
明朝嘉靖年间的苏祐所著的《逌旃璅言》中明确指出:“世称钱物为东西 。 ”
有趣的是 , 苏祐在之后还添加了一句:“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 。 ”
意思是:“东西”这个词指代“物品”的来源是家乡话传去传去的结果 。 这就和上述所说“动使得误传”的版本对上了 。

这么多版本 , 到底哪个版本才是真的?哪个版本只是道听途说呢?
其实从上面的诸多版本可以看出 , 各个解释“东西”的版本中都有互通的解释 , 甚至可以是因果关系 。
比如说阴阳五行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 大自然和建筑风水之间的关系 , 文字演变和大自然的关系 。
这些因素互相影响 , 或许才是“东西”一词的根本来源 。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买东西要用‘东西’来指代”的解释会有这么多版本 , 因为这些都无法舍弃 。
这里也看出了汉字的词义解释确实是综合形成的产物 , 为现代人研究过去人们的思想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

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