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正气散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一加减正气散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藿香梗6克,厚朴6克,杏仁6克,茯苓皮6克,广皮3克,神曲4.5克,麦芽4.5克,绵茵陈6克,大腹皮3克 。
【用法用量】水1500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 。
【方歌速记歌诀】
藿香正气散,加减五方通;
共取陈苓朴,因湿各有从 。
曲麦杏腹首,其一在走中;
豆卷通防薏,其二本行经 。
舌黄滑杏取,其三久热平;
查曲会草果,其四气分行 。
大腹苍术谷,其五胃脾恒;
湿移遏气机,邪去气正功 。
【功用】芳香化湿,理气导滞 。
【主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大爽 。
【方论】本方证虽属三焦湿郁,但以中焦为病变重心 。湿邪夹食滞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故脘腹胀满,便下不爽,当以升降中焦为治法 。方中藿香梗芳香化湿,又兼有理气之功,为君药;厚朴、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化湿散满,为臣药;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消食导滞,绵茵陈化湿宣郁,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为苦辛微寒之法,使湿浊去,气机畅通,食滞消化,则脾胃升降自然复常 。
二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梗9克,广皮6克,厚朴6克,茯苓皮9克,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16克,川通草4.5克,薏苡仁9克 。
【用法用量】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 。
【功用】.化湿理气,宣通经络 。:
【主治】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 。.
【加减正气散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论】湿邪内困脾胃,升降失司:,故脘闷、便溏;湿邪郁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身痛、脉象模糊;湿盛则舌苔白 。方
中藿香梗芳香化温,又有理气之功,为君药;陈皮、厚朴化湿理气,为臣药;茯苓皮、川通草、薏苡仁利小便则实大便,木防己祛风除湿以宣通经络,大豆卷善于通达以分利湿热,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化湿理气,宣通经络,为苦辛淡之法 。
三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连梗叶9克,茯苓皮9克,厚朴6克,广皮4.5克,杏仁9克,滑石1.5克 。
【用法用量】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 。
【功用】化湿理气,兼以泻热 。
【主治】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 。
【方论】秽湿着里,气机不宣,久则热由内生 。湿阻中焦故脘闷;久则酿热故舌苔黄 。故治以化湿泻热法 。方中藿香芳香化湿,梗叶并用,叶能透热于外,梗有理气之功,为君药;厚朴、广皮化湿理气,为臣药;茯苓皮、滑石淡渗利湿,能清湿中之热,杏仁宣降肺气以通调水道,气化则湿热俱化,共为佐药 。诸药配合,化湿泻热,宣畅气机,此为苦辛寒法 。
四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梗9克,厚朴6克,茯苓9克,广皮4.5克,草果3克,楂肉15克,神曲6克 。
【用法用量】用水1.5升,煮取400毫升,渣再煮200毫升,分3次温服,每日1剂 。
【功用】芳香化湿,温中导滞 。
【主治】秽浊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 。
【方论】湿浊着于气分,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必见脘腹胀满等症;舌白滑为寒湿内阻;脉右缓为湿浊之气困脾,脾阳不振之象 。故治以温化寒湿导滞法 。方中藿香梗芳香化湿,且能理气,为君药;厚朴、广皮、茯苓化湿且助脾运,为臣药;草果温中化湿,楂肉、神曲消积导滞,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则湿化寒去,脾运正常,此为苦辛温之法 。
五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梗6克,广皮4.5克,茯苓块9克,厚朴6克,大腹皮4.5克,谷芽3克,苍术6克 。
【用法用量】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 。
【功用】燥湿醒脾 。
【主治】湿浊着里,脘闷便泄 。
【方论】湿浊着里,脾胃升降失常,则脘闷;脾喜燥而恶湿,湿邪困脾,升降失司,清浊不分,走注大肠,而致便泄 。故治以燥湿醒脾法 。方中藿香梗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君药;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燥湿健脾,行气和胃,为臣药;大腹皮下气宽中,谷芽健脾开胃,为佐药 。诸药相伍,则湿去而脾运,脘闷泄自可痊愈,此为苦辛温法 。
【医论】一、二、三加减正气散均为治疗湿重于热的方剂;四、五加减正气散是治疗寒湿为患的方剂 。因同为加减正气散法,为便于读者知晓化裁古方之妙,故并列于此 。五个加减正气散证均有脘闷、脘胀等湿滞中焦证状,故五方俱用藿香、厚朴、广皮、茯苓以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其余则随症加味,务使用药丝丝之扣,切中病机 。
五加减正气散与藿香正气散,同为芳香化湿之剂,但藿香正
气散表里并治,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 。五个加减正气散则偏重于治里,以中焦为病变重心 。所以,吴鞠通说:“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减之,..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去甘、桔,此证以中焦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 。”并去白术、大枣,恐其味甘壅气,而使中满更加严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