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数据不共享、缺乏互认机制等原因,健康码未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互认 。 春节期间人员跨省跨地域流通频繁,各地健康码互认问题会更加凸显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做好春运各项工作,落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鼓励各地区推广刷身份证自动核验健康码服务 。
逐步实现全国“一码通行”,防疫常态化下的必然趋势
健康码是科技助力抗疫的突出体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健康码已成为出行“标配” 。 但自其面世以来,“一地一码”的现状给跨省市出行带来了不便 。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各地防疫卡口均要填写信息获取当地健康码才能通关,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引起人员聚集,无形中增加了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
文章图片
在专家看来,推广“一码通行”,各地区共享流调数据,建立统一的流调信息平台,不只是简单的“各地健康码统一”,更应该是后台个人健康大数据、行程大数据、个人电子身份大数据的共享和打通 。 健康码“一码通行”是从技术上疏通堵点,通过数据信息共享、统一管理,便于对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群进行查找管控,最大程度发挥健康码的效能 。
落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后将实现双赢利好——一是健康码互通互认可以减少人员聚集、车辆拥堵,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二是能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无忧,实现科学精准防疫 。
落实全国“一码通行”是完全必要也完全可行的 。 一方面,各地在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风险等级的认定越来越精准,时机条件已经成熟;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继续发展,“一码通行”在技术上实现起来不存在什么障碍 。 在2022年春节期间这个关键节点上加快推进“一码通行”,打通各地平台数据、实现互通互认,既能提高人员通行效率,也可实现对疫情的科学精准防控,让群众安心过年 。
全国“一码通行”带来的不仅是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各地防疫机制融合、资源整合、力量统筹,不断优化和完善全国“一盘棋”的防疫大格局 。
深入解读亚略特P80,硬核产品赋能“一码通行”
要让“一码通行”变成“立马通行”,政策之外,各地要进一步打通技术和服务各环节 。 此外,一码通行还需要AI产品的赋能,以P80易通行智能身份识别终端为例,作为亚略特开发的下一代全场景智慧通行产品,它支持各地健康码并对接国康码,为“一码通行”提供了有效的产品力支撑 。
文章图片
【技术|一码通行成大势所趋 亚略特易通行为防疫卡点高效通行赋能】P80在8寸大屏的纤细机身内,集成了多种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证识别、二维码(健康码)识别、IC卡,可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下的通行核验需求 。 在安全性上,P80的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各类防假体攻击测试,获得国家安全防范报警产品检测中心人脸识别认证 。
在数据管理上,P80内置EAL4+等级国密安全芯片,保障数据传输存储安全,并取得了中国网络安全审核与认证中心授予的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 。
P80采用硬解码技术,将原本厚重的二维码部件集成进轻薄机身,提供又快又准的扫码体验,已经调试对接各地方健康码和国康码,在众多防疫单元落地运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具备多模态识别、高安全性、集成化设计、强适应能力的P80可快速部署在各防疫场景,提供无接触、便捷、高效的“一码通行”智慧出行新体验 。 防疫卡点采用P80后可实现人、证、码“三合一”验证,简化核验健康码流程的同时,还为儿童和老年群体提供了友好型的AI人性化通行体验 。
可以预见,随着“一码通行”覆盖面加大,以P80为代表的智慧通行产品会有更多用武之地 。 类似P80这样的AI产品为“一码通行”搭建了平台,是科技助力防疫更进一步的生动体现 。 AI以人为本,在保证防疫效果的前提下,AI防疫应当做到更有温度、更人性化 。 相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类似“一码通行”这样兼顾防疫安全与体验效果的案例会更多地涌现出来 。
推荐阅读
- 技术|3,000米高空如何实现肉眼清晰可见?对话冬奥会开幕式背后的硬科技
- 技术|三星隔空无线充电专利曝光:可为三个以上设备同时充电
- 技术|1199美元?Micro LED AR眼镜再添一员!
- 通信技术|Wi-Fi芯片供应紧张不会明显缓解 28nm新产能释放或成关键
- 技术|黑科技!首体、五棵松内构建感知网络,可计算安全社交距离
- 量子|美国白宫发布新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更新拓展技术名单
- 冬奥|多项技术加持 冬奥医疗保障实现“无接触”
- 技术|AI给教师写“教学成绩单”,人工智能教育是大势所趋?
- 技术|LG 推出 UltraGear 桌面游戏音箱:20W 功率,Hi-Res 认证
- 技术难题|AI手语主播上岗 助听障人士观冰雪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