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回阳汤的作用与功效

【来源】《医林改错·下卷·瘟毒吐泻转筋说》 。
【组成配方】党参八钱(24g)附子八钱(24g)干姜四钱(12g)白术四钱(12g)甘草三钱(9g)桃仁二钱,研(6g)红花二钱(6g) 。
【用法】水煎服 。
【作用与功效】活血通经,回阳救逆 。
【主治适应症】吐泻见转筋、身凉、汗多阳气欲亡之证 。
吐泻转筋而见阳气欲亡之证 。瘟毒吐泻暴作之后,肢体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或舌干口燥,大渴饮冷 。
【方解】本方由附子理中汤加桃仁、红花衍化而成,
君:附子———峻补先天之元气,扶正固脱,回阳救逆 。
党参一——大补后天脾胃之气 。
原: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助附子通经寒以回阳,配党参温中气而固本,
白术——温中健脾,益胃和中 。配附子则能守,使脾胃得以扶助;配党参则能运,使气血生化有源 。
佐:桃仁、红花——活血通经,使瘀毒得解,阳气易复 。
使:甘草——调和诸药,扶正安中 。
【方论】
方中重用党参、附子、干姜、甘草乃四逆汤加党参(最好用人参),意在益气回阳救逆;白术补气健脾,以助回阳之力 。因阳气亏衰,气不行血,必有血瘀内生,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行气血 。诸药配伍,恰合吐泻严重,损伤阳气而致脾肾阳衰、血瘀内生之病机 。(陈士奎《活血化瘀名家王清任》) 。
【临床应用与医案】
一、淋证(尿路结石) 。
林某,男,40岁,2004年10月1日初诊 。患者患左肾结石数月,经B超检查示:左肾近输尿管处结石,约6mmx4mm,并见肾孟积水 。前医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法,配合口服三金片,治疗4周不效 。诊见:腰痛,伴尿频、尿痛、淋漓不畅,脐腹刺痛,痛有定处,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滑,脉细无力 。证属肾阳虚惫,瘀水互结,治以温阳补肾,活血利水 。方用急救回阳汤 。处方:制附子、白术、红花各10g,干姜、甘草各5g,穿山甲、川牛膝、威灵仙各15g,党参20g 。每天1剂,水煎服 。守方服20余剂,结石排出 。B超复査结石已消失 。[李寿庆.急救回阳汤临证应用举隅.新中医.2007,39(1):57] 。
原按: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石淋范畴,常以清热通淋为法,对石淋初起,湿热壅盛,体强实证者多有效验,但结石日久,体弱正虚者则少效 。本例患者肾虚气化不利为本,瘀水互结为标,若拘泥于清热通淋法,结石难以攻下,
且久服攻利,反耗气损阳 。患者脐腹刺痛、有定处,四肢不温,腰痛不止,乃肾阳虚惫、气化无力,瘀水互结 。故用急救回阳汤温阳补肾活血,少佐穿山甲、威灵仙、川牛膝温补命门之火,增强气化功能 。全方通阳行气,活血排石,相得益彰 。
二、闭经
刘某,女,18岁,2005年6月4日初诊 。患者14岁月经初潮,常数月不行经,经妇检诊断为子宫发育不良 。诊见:患者身体较胖,月经半年未至,时有经行下肢肿胀,伴腹痛、懒动、四肢冰凉,舌质淡胖大、苔白,脉沉细涩 。曾服用少腹逐瘀汤配合月月舒、花红片治疗无效 。证属脾肾阳虚,痰瘀湿阻滞,下注胞宫,胞络受阻,治以温肾健脾,行气化痰,活血通经 。方以急救回阳汤加减 。处方:党参、益母草各30g,橘红、附子、白术、桃仁各10g,甘草、于姜、红花各5g,泽兰15g 。每天1剂,水煎服 。守方服10余剂,经血畅下,伴有豆浆样污水,5天干净,少腹痛、足肿亦消失 。[李寿庆.急救回阳汤临证应用举隅.新中医.2007,39(1):57] 。
原按:临床诊断闭经以血枯、血瘀者居多,痰湿下注者少见 。本例前医忽视痰湿证,而以气滞血瘀辨证,治从理气活血、破瘀行经未效 。综观脉证 。是痰瘀湿浊不化,下注胞宫,阻滞胞络,而成闭经 。痰湿瘀阻为标,脾肾阳虚为本,气化无力,阻滞难以畅通,故以急救回阳汤温补脾肾以助气化;佐以泽兰、益母草祛逐痰湿瘀血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而收全功 。
三、心悸(心律失常) 。
倪某,男,50岁,2005年8月3日初诊 。患者2月前突发胸痛、出汗晕厥,急送市某中心医院,诊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休克,经抢救治疗,痊愈出院 。此后经常胸闷、气短、乏力,动则气促,近2周病情加重 。诊见:患者心悸、气短、汗出肢冷,夜间常憋醒、需坐起,咳喘不止,纳少、尿少,下肢轻度浮肿,舌暗胖、苔白,脉沉细涩 。心电图检查示:下壁、后壁、心肌梗死(亚急性期),心率142次/分、律不齐,室上性心动过速 。曾服用血府逐瘀汤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少效 。证属脾肾阳虚、心脉瘀滞,治以温阳培土复脉 。方以急救回阳汤加减 。处方:党参、龙骨、牡蛎各30g,附子、白术、桃仁、三七各10g,干姜、甘草、红花各5g,玉竹、丹参各15g 。每天1剂,水煎服 。调治月余,心律复整,诸症皆除 。[李寿庆.急救回阳汤临证应用举
-u-一
隅.新中医.2007,39(1):57] 。
原按:心律失常属中医学脉律失常范畴 。本例患真心痛后正气戕伤,心气阳虚损,不可过用破瘀攻伐,而应温阳培土,脾统四脏,脾健则诸脏安,以达温阳复脉之效 。脾肾阳虚,水气上泛、凌心射肺,故见胸闷心悸、气短、喘咳不止、少尿、浮肿、汗出肢冷,夜为阴,心血不足,故夜间病情加剧,舌胖乃气虚阳虚,舌质暗为血瘀之象 。故用急救回阳汤,温阳培土安诸脏,温阳复脉,化瘀强心;酌加玉竹、丹参、三七、龙骨、牡蛎育阴养心,化瘀通脉,镇静安神 。
四、新生儿硬肿症
李某,10天,1988年12月8日初诊 。患婴8个月早产,生后第8天发病,始时吐乳,啼哭不安,随即面部及双下肢硬继则延及大腿,肤色苍白,肌肤不温,神疲嗜睡,不哭,不吃奶,面色青紫,呼吸气微,舌淡苔白润,指纹紫暗而滞,露于命关 。证属阳虚寒凝,血脉瘀阻 。治以温补阳气,活血化瘀 。拟急救回阳汤加味:红参6g(另煎),附片5g,干姜3g,白术5g,桂枝3g,甘草3g,桃仁3g,红花3g,当归3g 。2剂,水煎,频频喂服 。嘱其保温,2天后复诊,患儿能睁眼,吮乳,且有哭声,大腿内侧硬肿变软,守原方加黄芪、茯苓各3g,连进5剂,皮肤变软而告愈 。[曾继柏.急救回阳汤在急症中的运用举隅.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4(3):31] 。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内服急救回阳汤加味,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处方:制附子20~50g(先煎2小时),党参40g,灸甘草、黄芪、丹参各30g,麦冬、白术、阿胶各20g 。桂枝、干姜、桃仁、红花各10g,大枣15枚,每日l剂,水煎3次共取汁400~600ml,分3次饭后温服,2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8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 。[赵育新,苑君.应用加味急救回阳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8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15(4):60] 。
【急救回阳汤的作用与功效】六、胸痹(心肌梗死) 。
王某,64岁,退休干部 。患者于3年前始反复心前区发痛,心悸,胸闷 。曾多次住院,诊断为冠心病 。此次因心前区持续性剧痛1小时,面色苍白,于1984年12月18日住院 。查:体温37.4℃,血压90/54mmHg,心率114次
/分,早搏,心尖第一心音减弱,呼吸22次/分,两肺未闻及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心电图提示:前壁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诊断为心肌梗死并休克,心律失常 。给予给氧、镇痛、升压等处理 。治疗1天,病情反复,邀余会诊 。症见:心胸刺痛,心悸,四肢厥冷,舌紫暗,苔白,脉促无力 。证属心阳虚脱,心血瘀阻,治以回阳救逆,化瘀止痛 。处方:红参20g,附子10g,干姜8g,甘草5g,桃仁10g,红花10g,元胡10g,细辛5g,水煎,日夜进服 。药后2剂,心痛减,四肢转温,3剂痛止,面色红润,血压120/70.5mmHg 。效不更方,守原方加桂枝10g,再进5剂后,上述各症渐除 。后以炙甘草汤、归脾汤等出人调理半年,随访3年未发 。[曾继柏.急救回阳汤在急症中的运用举隅.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4(3):31] 。
原按:急性心肌梗死属中医“胸痹”等范畴,乃心阳虚脱,心血瘀阻而发“厥心痛” 。阳主温运为动力,阳虚血运无力,血流缓慢成瘀,阳虚生内寒,寒凝血瘀,瘀血内阻,则阻碍阳气的通达,互为因果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既是阳气衰竭的特点,又是血液内阻不能达表失其温运之故 。此时单纯温补阳气,则瘀血难消,如贸然予以通瘀,则阳气不行,运血无力,法宜标本兼顾 。急救回阳汤以参术姜附益气温阳,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补阳则可行血,活血促进血行,则可助阳气的通达,两者相辅相成,有相得益彰之妙 。
【临证提要】
急救回阳汤则是在大剂量的附子、党参、干姜、炙草等回阳补气药中加上桃仁、红花基础活血药组成,体现了回阳救逆与活血化瘀法在急救中的结合运用,对于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临床除用于救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外,还对急性心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律失常等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