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次去请教老子 关于孔子的故事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天运》这一篇,前面我们分享了,庄子说,天和地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但它们依然运行良好,正是因为其顺应了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才是天之道,天道是无为的 。前一期内容,我们通过“推舟于陆”和“东施效颦”两个故事来阐述了道家思想,天道无为的思想 。今天我们通过几个孔子和老子对话的故事,来谈谈庄子对儒家思想的一些批判和天道无为的内涵 。
文章插图
第一个故事:孔子和老子关于“道”的讨论 。
这个故事大致是说,孔子五十一岁了,还不懂得道是什么,于是去南方拜访老子 。
老子问:“你来了啊,我听说你是北方的圣贤,你也领悟道了吗?”
孔子说:“还没有领悟呢”
老子继续问:“你是怎么寻求的呢?”
孔子说:“我从古代典章制度中寻求,花了五年时间还没有领悟 。”
【孔子三次去请教老子 关于孔子的故事】老子接着问:“然后呢?”
孔子说:“我又从阴阳变化中寻求,花了十二年还是没有领悟 。”
老子在《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道能传授,讲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 。孔子说,他从古代经典中,无法获得“道”;他从阴阳变化中,也无法领悟“道”,就是因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怎么才能领悟“道”呢?这个故事的最后,老子回答了孔子 。
老子说:“这就对了,如果道可以奉献,那么人们就都可以拿来奉献给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么人们就都可以拿来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那么人们都可以拿来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给被人,那么人们都可以拿来送给子孙 。
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心中如果没有主宰,则道不会停留;外在没有印证,则道也不会运行 。由心中发出的,如果外在没有顺应作用,圣人就不会展示;由外在进入内心的,如果心中没有主导力量,圣人就不会停留 。老子认为,道不是用头脑,用理性去理解和把握的,而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追求圣贤依然没有领悟道的原因,这是第一个故事 。
文章插图
第二个故事是:孔子和老子关于“仁义”的讨论
孔子有一次拜访老子讨论仁义,要知道“仁义”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就有很多关于“仁义”的论述,比如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比如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比如孔子说“仁者爱人“等等这些都是孔子对于“仁义”的一些论述 。总体来说,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是一种有修养,有德行的行为规范,那么道家的庄子和老子是怎么批判仁义的呢?
老子说,飞扬起来的糟糠要掉进人的眼睛,我们就东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虫叮咬了皮肤,我们就通宵都难以入眠了 。老子说,仁义就像糟糠和蚊虫有一样扰乱我们,没有比这东西更能扰乱人心的了 。他告诉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够使天下人不失去朴质的本性,那么你自己也顺着习俗去行动,把握天赋来为人处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处奔走鼓吹仁义,就像敲着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文章插图
老子说,天鹅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乌鸦也不用每天涂染也是黑的 。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别美丑;名声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广 。河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通过相互吐气来湿润对方,相互吐唾沫来润泽对方,这实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记对方 。
在庄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顺其自然,道家强调的是“自然之道”,强调天道无为,而儒家更强调的“君子之道”,强调社会伦理,这两者的区别正是“有为”和“无为”的区别 。所以,在老子和庄子看来,所有的礼仪规范都是违背自然本性的,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约束和限制,是一种人为和有为,而所有的人为,在道家思想看来都是违背天道的 。这是第二个故事 。
第三个故事是:孔子和老子关于“经典”的讨论
有一天,孔子对老子说:“我研究《六经》已经很久了,六经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其中“乐”已失传,所以现在只有五经 。孔子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古代的各种典章制度了,但孔子说,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君采用我的主张,这实在是难啊!孔子说,是这些人难以说服呢,还是道理难以发扬啊?”
文章插图
老子说:“你真是幸运啊,你还没有遇到过治世的国君!所谓六经,不过是先王留下的陈旧遗迹,哪里是先王遗迹的本原呢!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脚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本身吗!
雌雄白鸠,只需要相互而视,眼珠子不用转动就可以自然受孕;虫子,雄的在上风处叫,雌的在下风处应,就可以自动受孕;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需要交合就可以生子 。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壅[yōng]塞 。假如真正得道,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阻遏;失道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行不通 。”
于是孔子三个月闭门不出,当他再次见到老子的时候说:“我终于得道了 。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蜕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没有能和万物的自然变化相识为友!不能顺应自然规律,又怎么能教化别人呢!” 。
老子听了后说说了5个字““可,丘得之矣”,也就是说“好,孔丘你终于得道了!”
文章插图
这就是著名的孔子三问于老子的故事:问道、问德和问人 。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在这一篇《庄子·天运》中,庄子借助这几个小故事,阐释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孔子认为我们应该以古代经典为基础,去治国理政,但老子和庄子否定了这种做法 。就像一开始庄子说的:“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但它们并没有一个主宰,如果我们想要一劳永逸地去把握道,都是徒劳的,道无处不在,但道也是不可言说,无法把握的,到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万物之中,我们无法用聪明的头脑去把握去理解,而只能用心去体会 。
老子说: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 。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 。怨、恩 、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 。故曰:正者,正也 。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
意思是,你看重财富,你就不会让人利益;你追求名声的显赫,你就不会让人名声;你迷恋权势,你就不会让人抓住权柄 。掌握了利益、名声和权势,你唯恐失去它们而整天战栗不安,失去它们就会悲痛不堪,眼里只有自己想追求的东西,就会被这些东西变成工具,你想利用这些东西来操纵和控制别人,反而会被它们所利用 。所以,老子说:怨恨、恩惠、获取、施与、谏诤[jiàn zhèng]、教化、生存、杀戮、这八种作法,都是用来端正和控制他人的工具,只有遵循自然的变化,而无所阻塞滞留的人,才能够运用它 。所谓正,就是使人端正 。如果你内心认为不是这样,那么你的智慧之门就永远不可能打开 。
文章插图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
推荐阅读
- 《失去你》MP3歌词-萧亚轩
- 为什么中国体育运动员不去欧洲打球
- 去香港玩 怎么去香港旅游
- 想学做辣白菜去哪学?
- 卤猪蹄怎么达到去腥和增香?
- 如何去黑头 用这物去除黑头太彻底了
- 口腔健康 把它含嘴里20分钟去口臭排毒素
- 支付宝东宁保护地去哪领
- 《让你去飞》MP3歌词-辛晓琪
- 要不要一起去爬山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