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项|为啥有了时间管理工具,我们却得了"依赖症"?( 三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
“人们用工具,用的其实是背后那套方法论。”GTD 的理论的开创者戴维·艾伦曾在自己的书中如是说。《搞定》还提供了一个概念,“将一件复杂的事情逐步拆解为最小单位的事情,让人启动起来没那么麻烦。GTD方法适合有很多复杂事情要做的人,处理简单任务的人跟风使用,反而会效果不佳。
可现实情况是,效率工具的设计暂时并不会涉及到方法论这一环。
有相关行业内产品经理告诉懂懂笔记,“好的工具不需要解释,傻子也能用,是现在设计的一个大前提”,工具开发者大多是用户要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系统理论支持,而且偏好大而全的设计,希望在一款应用中塞下的功能越多越好。这容易导致功能越来越复杂,难以使用。
工具属性的衍变年中开始,王子洋读了二硕,准备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对待时间。他用工具记录时间。
“就是想看看自己一天都把时间花在了什么地方。”王子洋其实也想看看自己的效率如何,比如了解自己做完一件事情所需的时间后,可以对未来做类似事情的时间有更准确的预估。知道自己一天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配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
第一步是给时间分类。
兼职工作1、兼职工作2、学习(英语学习)、家务、外出休闲及娱乐、居家休闲、运动健身、阅读、影音游戏(包括电影、电视剧、音乐、播客节目、游戏等)、外出购物、睡觉……
看似重复的部分是他设置的冲突解决机制,一些时间跨度大,比较重的任务被单独拎出成为记录项,以免记录时与短期任务混淆。他选择一个像是计时器般的记录 App,一切准备就绪后,App 的界面仿佛游戏中的指令按键:起床后,王子洋按下“个人护理及吃饭”图标,刷牙、洗脸、吃饭完成后点击同一个图标结束计时。再点击学习图标,完成后再点击下一事项……
时间不再是达成目标的要素,而成为值得记录的事件本身。王子洋有了意想不到的感受。
“以前用待办事项列表,第一件事做完了,马上会去做第二个,事情之间没有界限,但做时间记录总要停下来按一下键,再回来干第二件事,有种卡了一下的感觉”,王子洋笑道,“就是这种卡一下的感觉,改变了你对效率和时间的感受”。
这让王子洋反思起以往的行为模式,那是一种效率导向下,产生的依赖行为,迷恋的是工具本身,而一堆事完成后,回想时依旧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或是要做什么。
实际上,王子洋现在使用的时间记录工具的初衷是服务那些按小时计费的工种,比如律师、心理咨询师,以方便他们精准了解自己有多少分秒可以换成金钱。看似与王子洋的收获处于两极,但这背后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理念:你经历的每一秒都是值得的。
“这或许是未来时间工具产生最大价值的一个发展方向吧?但谁知道呢?”王子洋说道。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