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端|高增长的淘特,站稳了吗?

【 供应端|高增长的淘特,站稳了吗?】编辑导语:淘特作为电商领域的后发者,为何可以实现高增长、独占会员DAU比例接近50%?这可能便要谈及淘特的自身定位与战略规划。瞄准目标用户群体的淘特是如何打通市场的?本篇文章里,作者从供应端、需求端、平台端三个方面对淘特如何实现高增长做了拆解,一起来看一下。
供应端|高增长的淘特,站稳了吗?
文章插图
11月18日晚间,阿里公布2022Q2新财报,主打性价比的淘特,成为首个被提及的业务。在这一季度中,淘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度活跃消费者(AAC)超2.4亿,用时18个月。
而根据拼多多招股书,其年活跃用户达到2.45亿,用时27个月。
同时数据显示,淘特的独占会员DAU比例已接近50%。
这样的体量和速度,意味着淘特已成为继淘宝天猫、拼多多和京东后,第四大电商平台。
那么,在内卷的电商行业背景,以及下沉巨头拼多多的压力下,后发的淘特,是如何实现高速增长的?高速增长故事能讲多久?
下面,本文将从供应端、需求端和平台端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供应端:打通1688资源,供给抗打在2003年之前,阿里的业务重点其实一直都是B2B事业,也就是B系业务。只是后来随着淘宝、天猫和支付宝的快速发展,让外界对阿里的认知更聚焦于C端。
但阿里所有面向C端的业务,都仰靠于B系的支撑,更准确讲是1688。淘特也不例外。
去年3月底,淘特正式上线。彼时,受全球疫情影响,中国同比出口下降11.4%,大量的外贸工厂产能过剩,库存积压。
供应端|高增长的淘特,站稳了吗?
文章插图
而这些外贸工厂,基本上生产的都是白牌小商品,对外的销量受阻,对内却正契合国内下沉市场的消费特点。由此成为各电商品牌,用以抢占下沉市场的新领地。
拼多多、京东相继下场,搭建了针对性的“外贸转内销”绿色通道。
正赶上风口的淘特,当然也没错过这个机遇。“0门槛入驻”、“开设外贸转内销销售专区”、“为外贸商家带来精准流量”等优惠和诱惑并举,招揽外贸工厂入驻。
大力推广下,一个月时间,淘特新增外贸工厂入驻2万家。
原始商户和商品积累迅速完成,向阿里证明了潜力的淘特,随后开启了扩充之路:

  • 2020年9月,淘特和1688打通,接入1688构筑了20年的产业带工厂资源,厂货供给大满贯。
  • 2021年3月,淘特又开始从工厂直供拓展为农业直供,打通了全国5000个直采基地,进军农副产品供给。
  • 同一期,还开启了品牌直供,也就是说,天猫商家可以直接平移到淘特进行运营。
一年时间,淘特覆盖了下沉市场“吃穿用”三类硬通货的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淘特的品牌入驻,供给的平价品牌折扣,实现的是价格下沉;这和拼多多针对大牌商品的“百亿补贴”有本质不同。
供应端|高增长的淘特,站稳了吗?
文章插图
这与平台的发展阶段和定位有关。
拼多多目前面临用户增长放缓,需要借力高价品牌向上突破,提高平台ARPU;而淘特只需专注下沉市场,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
不过,对商家来说,在哪个平台上都不难开店。真正对他们有价值的是,怎么快速、方便地把货卖出去,轻松、省事地实现创收。
就这一点来说,淘特有着独特优势。
一般来说,商家开网店,消费数据、支付方式、物流配送等都需要自己操心,而淘特依托集团的信息、云计算、物流体系、金融服务等资源,帮商家免去所有中间环节。
淘特创新的直供模式,就是让供给端的商家直连消费者,没有中间的层层加价,价格也会更优惠,通过短链经济真正做到了“好货低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