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I自动化思维中的隐性成本( 二 )

这种先回答、后解释的药物发现方法带来的新问题 , 我将其称为知识债务(intellectual debt) 。 具体来讲 , 我们可能会在不清楚其起效原理的情况下发现了药方 , 而后利用洞察力对底层机制进行假设 , 最后计算得出正确结论 。 在某些情况下 , 我们能够快速偿还这笔知识债务 , 但有时候我们可能要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痛苦摸索——期间只能继续“浑浑噩噩”地依仗这种尚未被解谜的知识成果 。

过去 , 知识债务的解决一直局限于某些能够反复进行实验的领域 , 特别是医学 。 但目前的情况正在改变 , 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这一新兴技术的崛起 , 正在快速提升我们人类的整体知识水平 。

机器学习系统能够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当中提取数据模式 , 而这些模式将帮助我们为那些较为模糊的开放性问题找到答案 。 如果利用有猫与无猫标记图片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 它就能区分猫和其它动物;如果我们利用医疗记录训练模型 , 其则可尝试预测入院病人的死亡可能性 。 然而 , 大多数机器学习系统无法发现其中的因果机制 , 其更像是一套用于统计相关性的引擎 。 这些系统无法解释自己为何认为某些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 因为它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能力 , 而仅仅是具备回答问题的能力 。 当我们将这类系统的见解融入日常生活时 , 就会发现自己承担的知识债务开始快速增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