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抗癌药,中国药企的一场“愚公移山”( 九 )

来自君实上市前的招股书,如今应已有更大进展

其中,JS001便是已经上市的拓益,但我们可以看到该药只有针对“黑色素瘤2L”一种病症的进度达到了NDA(新药评审)阶段(如今已过审)。上文提到的“特瑞普利单抗-阿昔替尼联合疗法”的进度也可在表中看到(第三行),只进行到临床一期,还有的是烧钱的时候……

而在整个研发中,只有突破NDA阶段的产品才能给公司带来收入——研发过程是头貔貅,吃掉巨量的资金带不来任何流水,基本只进不出。JS001(拓益)上市了,意味着可以向所有这些患者开卖了么?当然不能。首先患者不一定买得起,而国家买单(加入医保)还需要额外流程,无论患者还是药企都不能着急。

所以大多数新药就算已经上市,短时间内能给公司带来的收益都有限,而之后要走的烧钱路却还很长。

而且,看准优秀的项目、团队,不代表就不会“看走眼”。即便病症市场明确(有多少得这病的人,他们愿意出多少钱,医保有没有覆盖可能),科学理论扎实(世界范围内的论文够不够多、质量如何,有没有可借鉴的类似产品),研发方法可控(临床好不好找,成本能否接受),团队的几位核心人员都是业界大牛、人品也妥妥的,他们就有很高概率成功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