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一电商平台仓库 。受访单位供图
“双11”大促刚走 , 各大电商平台“双12”促销活动已在摩拳擦掌 。 但在促销狂欢背后 , 笼罩在互联网平台市场竞争头上的“二选一”乱象阴云始终未散 。 前有京东诉天猫及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采取“二选一”策略 , 后有爱库存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名举报唯品会强制要求商家“二选一” 。 电商平台“二选一”之争 , 不仅令商家、店主叫苦不迭 , 而且消费者的购买选择权也从主动沦为被动 , 电商“二选一”厮杀大战似乎愈演愈烈 , 电商平台从网络迅即走向社会舆论风口浪尖 。
1 现状
平台强制“二选一”商家、店主遭受多重损失
“从8月开始 , 我们在唯品会的商品就全部被下架了 。 ”一位在爱库存平台上经营服装的品牌商家张华告诉深晚采访人员 , 此前 , 唯品会曾联系张华 , 要求他全部下架在爱库存平台的商品 , 并且今后也不能继续在爱库存平台投放商品 。 当张华表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平台后 , 唯品会下架了张华的全部商品 。
这让张华既无奈又无能为力 。 据张华透露 , 商家在平台投放商品时 , 通常会根据不同平台定位投放不同商品 , “每一个平台我们都有不同的定位 , 有的是负责走品牌高端路线 , 有的是走库存 。 ”据张华介绍 , 此前他曾为唯品会平台单独准备了一批近600万元的面料 , 预期产出800万元 , 但是由于平台的“二选一”限制 , 最终导致了“平进平出”的局面 。
张华认为 , 平台“二选一”打乱了自己品牌的整体布局 , “每一个渠道我们都会配备一定人员和原材料 , 但是唯品会下架了全部商品后 , 导致我们配备的人员没活儿干 。 ”这意味着 , 不少工作人员面临调岗或被辞退的局面 。
【唯品会|商家、店主叫苦不迭 消费者丧失选择权电商“二选一”纷争愈演愈烈】除此之外 , 商品下架带来的经济亏损 , 也让张华颇为困扰 。 “我们的商品投放在唯品会平台上 , 无论退货率高或是低 , 每年至少可以盈利100万元至200万元 , 但是现在因为平台强制要求‘二选一’ , 导致我的商品全部被下架 , 亏损严重 。 ”张华向深晚采访人员大吐苦水 。
电商平台“二选一”在给品牌商家带来巨额亏损时 , 也让不少网店店主陷入了困境 。 一位在爱库存平台经营服装的店主“香槟妈妈”(ID名)告诉深晚采访人员 , 从10月开始 , 一些品牌陆续从店里下架 。 “有一些消费者也来询问情况 , 后来爱库存平台告诉我们 , 是唯品会要求‘二选一’导致的 。 ”
据“香槟妈妈”介绍 , 由于爱库存平台的特性 , 许多经营店主是在家带娃的全职妈妈 , 店铺经营是她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 商品被下架对她们影响很大 。 “一些主推品牌的下架 , 致使大批顾客流失 , 给店内生意带来了很大损失 , 甚至让一些宝妈失去持续经营的信心 。 ”
面对唯品会的“二选一”限制 , 爱库存并没有沉默 。 爱库存公关中心总经理康健告诉深晚采访人员 , 9月11日 , 爱库存通过邮递的形式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四家机构提交实名举报 。 然而 , 唯品会强制要求商家“二选一”的行为仍在变本加厉 , 爱库存受影响品牌范围从早期的100多家持续扩大到近期的超500多家 。 “仅在11月 , 爱库存平台受唯品会‘二选一’影响的服饰类品牌商家就有接近150家 。 ”康健向深晚采访人员透露 。
2 回溯
平台“二选一”纷争由来已久
爱库存和唯品会的“二选一”之争并不是孤例 。 早在2017年11月28日 , 京东向北京高院针对天猫、阿里巴巴提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讼 , 主张阿里滥用了在中国大陆B2C网上零售平台市场的支配地位 , 其实施的“二选一”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项下的限定交易行为 。 该案于2017年12月8日在北京高院立案 , 被媒体称为“二选一”第一案 。 今年11月24日至11月26日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组织不公开质证 。 值得一提的是 , 唯品会在该案中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诉讼 。
“二选一”案还未有结果 , 天猫、阿里巴巴强迫商家的“二选一”行为仍旧没有收敛 。 2019年 , 家电品牌格兰仕称 , 因未听从天猫“618”期间的“二选一”要求 , 导致其店铺遭遇技术屏蔽与流量限制 , 此次事件致使格兰仕天猫相关店铺20万台产品库存积压 。 随后格兰仕又发声明表示 , 2020年10月25日天猫采取进一步行动将在猫宁店铺的格兰仕产品全部下架 。
在矛盾被激化后 , 格兰仕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就天猫商城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相关事宜提起诉讼 , 并很快得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受理 。 这也是继京东起诉阿里“二选一”不正当竞争后 , 首次有商家站出来起诉阿里 。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是 , 今年格兰仕诉天猫一案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撤诉 , 同时阿里巴巴与格兰仕签订合作协议 。 有专业人士认为 , 无论是从市场博弈还是法律角度 , 格兰仕的“勇敢”抗争收到了成效 , 但格兰仕的这一胜利还是不得不加一个引号 , 因为这样的胜利其实并非其出发点与本意 , 仓促应战之下战果也仍难全面评估 。
电商平台“二选一”的纷争一直在持续 , 据深晚采访人员查询获悉 , 三只松鼠、韩后等知名品牌都曾声称遭遇过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限制 。
3 后果
消费者失去商品主动选择权
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在让品牌商家被迫站位、面临亏损与裁员的双重风险时 , 也让不少消费者失去了商品的选择权 。
市民张先生告诉深晚采访人员 , 电商平台“二选一”的绑定条款会影响自己的购物体验 。 “我之前想买一个牌子的电热毯 , 在淘宝搜索之后发现评价参差不齐 , 于是去京东搜索该品牌的旗舰店 , 却怎么也搜不到 , 一个大品牌在京东上竟然没有自己的旗舰店!”这令张先生很费解 。
市民易女士认为 , 电商平台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 “本来在每个平台上能买到的商品 , 现在由于另一个平台垄断货源并提价 , 此举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 而且平台的信誉度和口碑也会直线下降 , 我就会重新考虑是不是还在这个平台上购物了 。 ”
但也有消费者表示无所谓 , 市民杜先生就认为 , 细微的价格差异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 , 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好 。 ”市民肖女士对深晚采访人员说:“如果平台做法侵犯了我的权益 , 我可以选择在其他平台购买替代品 。 ”
4 争议
“二选一”行为究竟合不合理
近年来 , “二选一”争议持续不断 , 对于它的合理性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分析称 , “二选一”实际上是电商平台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 , 采取垄断的方法 , 逼迫商家、消费者做选择 , “这无疑损害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 也导致了电商平台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竞争 。 ”郭万达说 , 从另一方面看 , 电商平台实行不正当竞争的后果会反噬到平台本身 。
但相关电商企业并不这样认为 。 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就曾在个人社交账号写道:“所谓二选一从来只是一个伪命题 , 二选一也是某些企业常常用来竞争的手段 。 ”他还称 , “二选一本来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 也是良币驱逐劣币 , 是最朴素的商业规则 。 ”
当时他这番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 立即引发了强烈的争议 。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 首次明确拟将“二选一”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 这是反垄断法明令禁止的行为 。 商家经营受损、消费者权益被侵害 , 但电商平台“二选一”为何屡禁不止?国家层面的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监管动作频频 , 能否遏止“二选一”歪风?深晚采访人员将对此持续关注报道 。
深圳晚报采访人员 杜婷 见习采访人员 潘潇雨 郑淑仪
推荐阅读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凝胶|高交会刮起 “专精特新”风 “小巨人”撑起大视野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泡芙|传下去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转向|时代落幕,佳能:1DX3 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