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中建二局华东公司引领未来出行,匠心筑就中国“新车都”

【溶洞|中建二局华东公司引领未来出行,匠心筑就中国“新车都”】央广网上海8月10日消息 近日 , 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国际赛车场项目——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高架桥首联箱梁浇筑完成 , 这标志着工程全面冲出“地平线” , 进入主线上部结构施工 。
智慧创新!三大实验室“保驾护航”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 , 应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系统 , 是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国际赛车场项目 , 同时也是武汉市四大国家级基地之一 。 足以支撑这些“国家队称号”的是项目令人称道的“多重场景测试区”与“智慧建造技术” 。
在一个测试场内体验“风、雨、雷、电”等极端气候 , 同时切换车流大、交通堵塞、突发应急状况、自动泊车等多样情景 , 这里就是项目的“多重场景测试区” , 可以让汽车“瞬间经历人生百态” , 从而测试车辆的“心性” , 最大程度为乘客安全保驾护航 。
除了多重场景测试区 , 项目还有“三大实验室”一起发力 , 促进汽车性能的优化 , 让“聪明车”在“智慧路”行驶可以畅通无阻 。 整车仿真试验室拥有一套国内首创的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功能测试的整车在环仿真系统 , 该实验室让真实、完整的自动驾驶车辆在虚拟的交通场景中运行 , 可充分利用边角场景和危险场景对车辆从软件到硬件、从部件到整车的功能与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 。
驾驶模拟实验室是一套高度还原车辆实际行驶中“人-车-路-环境”四个维度表征的动态驾驶模拟器 。 驾驶模拟试验室面向于自动驾驶时代人机交互的驾驶场景 , 将在智能网联车辆开发的前期 , 为智慧座舱、人机交互、舒适性、稳定性的开发、选型与主观评价提供专业的测评环境 。
整车信息安全试验室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小管家 , 面向智能网联时代车辆对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要求而建设 , 具备行业领先的测试服务能力 , 可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测试服务 。 同时 , 依托该试验室可建立汽车网络安全人才培训基地 , 搭建实训设施和环境、实验教学条件和配套课程 , 全面提升区域智能汽车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
精益建造 , 筑就“超级地基”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工地内需钻孔3800多个 , 钻探深度加起来超过150千米 , 相当于武汉到黄冈往返的距离 , 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浩大工程 。
为保证测试的精度 , 测试场内大部分基地的地基沉降必须控制在5厘米以内 , 这一标准比一些高速公路、铁路还要高 。 在极限性能测试区内 , 赛道需满足时速达350公里的测试车辆在上面行驶依旧能“稳如泰山” , 但区域内土地剖面起伏较大 , 孔深从20多米到90多米不等 , 对地面的平整度、地基的沉降要求更高 。
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 , 并确保钻孔质量 , 项目对负责钻孔作业的工人进行了专业培训 , 让大家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作出准确预判 。 “如果钻机不反水 , 说明钻到溶洞或者暗河了;如果碰到碎石土 , 就需要用膨润土护住钻孔孔壁 , 防止漏水影响钻探 。 在这里 , 最难的一个孔打了4天 。 ”项目负责人说道 。
为了给钻孔精准度再上一道“保险” , 钻孔结束并复核后 , 项目还会将现场8米长的岩心照片及钻孔的剖面图等资料提供给设计单位 , 也便于设计单位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桩型 。
高效建造 , 攻克复杂地质
令施工难上加难是项目复杂的地质情况 。 含煤层、碎石土、岩溶区......这里几乎囊括了武汉市所有地质条件 , 堪称“地质博物馆” 。 其中 , 极端环境测试区所面临的的岩溶区桩基施工问题最为严重 。
极端环境测试区施工场地岩溶现象较为发育 , 前期岩溶处理、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浆、塌孔等现象 , 成桩率较低 , 岩溶处理效果也比较差 , 为确保后续桩基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 清理这个“绊脚石”势在必行 。
针对这个问题 , 项目施工团队首先是依据施工勘查结果 , 对已经揭示的溶洞按照高度、高程以及洞内填充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描述 , 再根据分类结果完善各溶洞的处理工艺 ,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
以承载力小于150kpa的溶洞为例 , 项目技术团队不断优化预注浆充填处理方案 , 沿着溶洞四周布设注浆孔 , 从注浆孔向内“输入”浆液 , 直至溶洞变得稳固 。 经溶洞预注浆加固 , 施工中再出现漏浆情况时 , 可抛填粘土片石、袋装水泥等冲击造壁成孔 。
天地之间 , 任我驰骋;攻坚克难 , 敢打必胜 。 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国际赛车场项目今后将全力打造“中国车都”的金名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