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老中青三代科技专家 继续传承科技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2021年上海科技节启动之际 , 20多位科技专家、科技少年代表一一到来 。 在各自领域默默奉献智慧和才华的他们 , 值得被拥戴 , 值得被记住 。
多领域科技人才齐聚
【传承|老中青三代科技专家 继续传承科技力量】此次“科学红毯秀”邀请的嘉宾涵盖老、中、青三代科技力量 , 包含医学、航天、船舶等多领域的上海科技人才、在沪外国专家、抗疫与科普团队、大国工匠和优秀基层科研党支部 , 还有《少年爱迪生》节目获奖学生 。
首先到来的 , 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 。 她今年94岁高龄 , 仍在为祖国的天文事业出谋划策 。 她倡导建设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 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望远镜列阵的创始国 。 与她一同到来的是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 , 从事先进镁合金研究30多年 , 率领300多人团队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开发和技术转移的良性互动 。 他说:“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 , 我越来越体会到 , 国之大者在创新 , 创新之核在有效的科研 。 ”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教授也来到活动现场 。 作为计算生物学领域的先驱 , 莱维特将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结合 , 在发展多尺度计算方法、开展复杂化学和生物体系模拟、探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等方面成就卓著 。
今年4月 , 莱维特来到上海 , 将在这座他热爱的城市工作7个月以上 , 指导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团队开展计算生物学研究 。 “我非常高兴能代表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参加活动 ,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和上海科技节的举办 , 让上海的科技创新氛围越来越好 。 我在这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 预计会取得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科研进展 。 ”
继去年参加“科学红毯秀”活动后 , 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昨天也再次到来 。 作为抗疫与科普团队代表 , 张文宏不仅牵头制定了新冠肺炎诊疗“上海方案” , 还善于用“听得懂的科普”为百姓解疑释惑 。 与他一同走上红毯的抗疫与科普团队代表还包括: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枚 , 以及张文宏团队的三位抗疫医生 。
大型青少年科学梦想节目《少年爱迪生》的获奖选手们当中 , 有华东理工大学学生赵天张、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学生万海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潘柏乐、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学生王伯驹 。 虽然还只是在校学生 , 他们却有着敏锐的视角和奇思妙想的大脑 , 并且拥有了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 。
科技创新未来属于年轻人
科技创新的未来属于年轻人 。 走上红毯的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组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真说 , 能与两院院士、诺奖得主一起到来 , 深感荣幸 , 也有压力 。 “这种压力也是对我的激励 , 今后我要把更多精力投入科研 , 将自己的兴趣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 在中国科学院的高端平台上不断探索脑科学前沿领域 。 ”
作为上海科技节首创的特色环节 , 为科学家们量身订制的“科学红毯秀”已步入了第7年 。 其间 , 已有超过百位科学巨匠与科技大咖与观众见面 。 此外 , 今年的上海科技节还将推出2300多项遍布在全市的科研院所、科普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外资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基地、大中小学、社区街镇的科普活动 。
作者:李晓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