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概述】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哮鸣气喘性疾病 , 以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不能平卧、反复发作等为临床特征 。常以春秋两季发病为最多见 。任何年齡都可患病 , 但以四五岁以上小儿为多 , 若反复发作则影响生长发育 , 也可成终身瘤疾 。其治疗原则为:急性发作时邪实为主 , 应政邪以治标 , 缓解期则以正虚为主.宜扶正以固其本 。
现代医学亦有哮喘之说 , 它是指由于外在或内在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 , 使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而见临床症状的疾病 。
【辨证治疗】
发作期:
1.热哮
临床表现:面红气促 , 渴喜冷饮 , 身热自汗 , 张口抬肩 , 声高息涌 , 鼻衄略血 , 咽赤 , 痰黄而稠 , 鼻流浊涕 , 便干波黄 , 舌红、菩黄 , 脉滑数 。
立法:清热宣肺 , 化痰平喘 。
主方: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味 。
加减:喘重者 , 加苏子 , 地龙、葶苈子 , 降气豁痰;痰多者 , 加瓜蒌仁、浙贝、天竺黄、海浮石 , 祛痰平喘;咯血或痰中血丝者 , 加仙鹤草、生侧柏、云南白药 , 以止血;发热者 , 加银花、连翘、鱼腥草 , 清热解毒;便干结者 , 加枳实、焦军 , 通腑 , 泻热平喘;若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 选用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
2.寒哮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 , 四肢欠温 , 身热畏寒无汗 , 口不渴或喜热饮 , 咳嗽气促 , 喉间闻水鸡声 , 喘不得平卧 , 痰涎清稀 , 舌淡 , 苔薄白或白腻 , 脉浮紧或浮滑 。
立法:温肺散寒 , 化痰平喘 。
主方:小青龙汤(《伤寒论》)加减 。
加减:咳甚者 , 加紫菀、款冬花 , 止嗽;嘴甚者 , 加陈皮、葶苈子 , 燥湿化痰 , 降气平喘.
3.虚哮
临床表现:酵喘持续不解 , 发作徐缓 , 面色就白 , 烦躁汗出 , 声低息短 , 动则喘剧 。如肺脾两虚则自汗畏风 , 咳声低弱 , 痰声辘辘 , 纳呆 , 便溏 , 倦息 , 舌淡、苔薄白 , 脉弱;如肾气虚为主 , 则腰膝痿软 , 耳鸣 , 呼长吸短 , 或恶寒肢冷 , 面色觥白 , 舌淡胖 , 脉弱;如阴虚为主则形体消瘦 , 五心烦热 , 干咳无痰 , 舌红、苔少+脉细 。
立法:肺脾虚则益气固表 , 健脾化痰平喘;肾虚则补肾纳气平喘 。主方:肺脾虚宜五味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肾气虚宜右归丸(4景岳全书》)加减;肾阴虚宜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味 , 加减:精神萎靡 , 脉弱者 , 加人参;多汗者 , 加龙骨、牡蛎、五味子;喘重者加附子 , 细辛、白芥子 。
缓解期:
1.肺气不足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 , 气短汗出 , 倦息无力 , 鼻塞喷嚏 , 痰白涕清 , 肌肤甲错 , 易感外邪 , 舌淡、普薄白 , 脉细无力 。
立法:益气补肺 。
主方:玉屏风散(《丹溪心法)加味 , 
加减:汗多者 , 加龙骨、牡蛎 , 麻黄根、五昧子 , 生津敛汗;食少者 , 加陈皮、砂仁 , 理气舒脾;气虚明显者 , 加人参、茯苓 , 以益气 。
2.脾气虚弱
临床表现:面色无华 , 肢重懒动 , 困倦气逆 , 纳少腹胀 , 大便不实 , 痰多稀粘 , 舌体胖嫩、苔白而賦 , 脉缓乏力 。
立法:健脾化痰 。
主方: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味 。
加减:大便溏面频作者 , 加煨木香、葛根 , 炮姜 , 温胃散寒止泻;食欲不振者 , 加焦三仙 , 导滞助运 。
3.肾气不足
临床表现:面色就白 , 肢冷畏寒 , 腰膝瘦软 , 动则心悸气短 , 漫清长或夜遗尿 , 舌体紫暗 , 舌菩水滑 , 脉沉细无力 。如肾阴亏耗可见颊赤痰少 , 虚烦盗汗 , 潮热口渴 , 舌淡红、少苔 , 脉细数 。
立法:补肾平喘 。
主方:偏肾阳虚 , 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偏肾阴虚 , 麦昧地黄丸(《医级》)加减;肾阴阳两虚 , 上二方掺合应用或用河车大造丸(《扶寿精方》)加减 。
加减:痰涎上泛者 , 加半夏、胆星 , 燥湿化痰;四肢不温、虚喘时发者.加仙灵脾、补骨脂 , 助肾阳 , 定喘嗽 。
【其它疗法】
1.体针
治标取穴:定喘、列缺、合谷、膻中、尺泽 。用捻转泻法 。
治本取穴:肺俞、灵台、肾俞、足三里、太渊、天实 。用抢转平补平泻 。发作时治标 , 间歌时治本 , 每日1次·留针10分钟 , 10天为一疗程 。
2.敷贴
药物:白芥子(33%)、细辛(17%)甘遂(17%)、元胡(33%)共研末 , 与生姜汁调和成糊状 , 做成直径2厘米、厚1厘米药饼 , 摊在4厘米大小纱布上 , 用胶布固定于穴位上 。
取穴:定喘、肺俞、膏肓为主穴 , 天突、腔中为配穴.
治法:每年初、中、末伏日 , 每次主穴必贴:咽疼咳甚 , 加天突;胸闷气塞 , 加膻中 , 每次贴药30分钟 。如病人自觉灼热难受或皮肤痒可提前除去 , 贴药后局部皮肤潮红或起水疱是正常现象 , 不要擦破水疱 , 禁用水洗 。若水疱较大可用龙胆紫涂 , 疱太大者暂停贴药 。
3.耳穴贴药
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置于菱形胶布上 , 贴于两耳支气管、肺、肾上腺和前列腺穴 。每5天更换1次 , 每日压穴4次 , 每次各穴位按压1分钟.4.药擦生姜片切碎后用白糖炒热 , 趁热摩擦大椎、风池、风府、膏肓4穴 。5.挑四缝在小儿双手内侧第2指关节横纹正中(拇指除外)常规消毒后 , 用6~7号注射针头或三楼针直刺横纹正中 , 深度以刺到指骨为佳 , 约1毫米 , 迅速拨出后有白色或黄色粘稠液体滥出 , 并用手挤压 , 出血无妨 , 间隔3~7日再挑1次 , 挑后当天不用水洗 , 一定要保持清洁 。
6.穴位拔罐
以直径5~6.6厘米玻璃罐 , 将95%酒精棉球点燃后 , 迅速从罐中取出即将玻璃罐扣在大椎穴位上 。约10分钟 , 吸附部位产生瘀血和出现水疱 。如10分钟还未出现水疱 , 可延长时间 , 直至出现水疱再起罐 , 然后用酒精棉球轻擦以消毒 , 盖消毒紗布固定 。7天水疱自行吸收 , 结师而愈 。若喘息急 , 呼吸困难 , 可配针鱼际穴 , 施以捻转提插手法(泻或者平补平泻) , 直到喘息渐平方可出针 。拔罐7天1次 , 5次为一疗程 。7.推拿先用推法 , 依次横推胸腹部(以华盖、膻中两穴为重点)、腰背部(自上而下 , 以肺俞、膈俞、命门3穴为重点) , 脊柱及其两侧 。接着按肺俞、膈俞 。每1~2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本法运用于哮瑞缓解期 。
【文献参考】
1.小儿有因暴惊触心 , 肺气虚发喘者 , 有伤寒肺气壅盛发喘者 , 有感风咳嗽肺虚发喘者 , 有因食咸酸伤肺气发虚痰作喘者 , 有食热物 , 毒物冒触三焦 , 肺肝气逆作喘者 。(《婴童百间·第五十六问》) 。
2.古人谓实喘治肺 , 虚喘治肾 , 确有见地 , 然不可执一 。实喘治肺须兼治胃 , 虚喘治肾 , 宜兼治肺 。(《哮嘴论治)) 。
3.暴喘传名马脾风 , 胸高胀满胁作坑 , 鼻窍煽动神闷乱 , 五虎一捻服最灵 。
4.姚惠陵认为 , 血擦是小儿哮喘的重要病机 。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肺 , 使肺的功能产生障碍而发生瘀血 , 基本方:当归 , 桃仁、丹参、桑白皮、枳壳、葶苈子、杏仁、炙麻黄、法半夏、甘草 。热喘加黄芩、鱼腥草;寒喘加细辛.五味子 。缓解期基本方:当归、桃仁、桑白皮、枳壳、杏仁、法半夏、黄芪、甘草;肺脾气虚 , 加太子参、白术、防风;脾肾阳虚 , 加紫河车、补骨脂、熟地;肺肾阴虚 , 加北沙参、枸杞子 。(《浙江中医杂志》(3):102 , 1990)5.杜昌华认为 , 小儿脾常不足 , 肺常不足 , 肾常虚 。本病肺脾肾不足为本 , 风痰热袭肺为标 。运用健脾补肾法治疗迁延难愈之哮瑞 。急性发作祛风、清热、化痰、止咳 , 兼用健脾助运之药.待缓解后则健髀祛痰 , 补肾培本以绝根 。将哮喘分为“风邪袭肺、痰壅气道”和“肺卫不固、脾肾不足”两型进行治疗 。(《黑龙江中医药》(3):49 , 1989) 。
【调护、禁忌】
1.日常多作户外活动 , 加强身体锥炼.增强抗病能力 。
2.缓解期须査找引起哮喘的过敏原 , 尽量杜绝与之接触 。
3.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并易于消化 , 匆食过甜 , 过戚或生冷油炸之物 。
4.注意环境卫生 , 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 。
5.哮喘发作时 , 尽量让小儿保持安静状态 , 切勿使之紧张、哭闹 。
【西医诊断参考】
儿童酵喘临床诊断标准(3岁以上):
(1)主要症状体征:(必须反复出现3次以上)喘息 , 气短或胸闷 , 阵发性咳嗽 , 肺部出现哮鸣音 。
(2)参考条件:嘴息发作往往有一定好发季节或时间特点;有相应诱发原因;往往有个人或家族(指一二级亲属)过敏史 。
(3)投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 喘息症状减轻或缓解 。
(4) 经0.5%舒喘灵雾化吸入后 ,  1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可增加15%以上 。
【小儿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其中(1) , (3)为诊断必备条件 , (2) , (4)为参考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