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若说西方有莎士比亚的悲剧,那中国有关汉卿的《窦娥冤》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评价:“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
戏剧中最具震撼力的悲剧,悲剧中最大快人心,善恶终报的正剧 。
被父所弃,寄人篱下为童养媳,夫亡成寡,与婆婆相依为命,被恶棍陷害,被判斩刑,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在一个弱女子身上,然弱女子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临死立下三桩誓愿 。
1血溅白练
“要一领净席,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粘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唱词)
取自苌弘化碧,望帝啼血典故:
苌弘化碧:东周周敬王时,忠臣苌弘被杀,蜀人藏其血,三年,血化为碧玉 。《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泣血 。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 。”
一桩誓愿“让四下里都瞧见”,让周围人远远看见,明白其蒙冤受屈,无辜惨死 。
文章插图
2六月飞雪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唱词)
取自邹衍六月飞霜的典故:
六月飞霜:战国时,邹衍忠于燕惠王,却被陷害入狱 。邹衍在狱中仰天大哭,时正炎夏,却忽然降霜 。
二桩誓愿“遮掩尸首”,漫天飞雪,保清白之躯 。
白色的绢与雪,浸染红色的鲜血,是纯洁与纯净,是刺眼而悲壮,是无声的愤怒与反抗 。
文章插图
3亢旱三年
“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唱词)
取自东海孝妇的民间传说:
孝妇早亡夫,又无子,赡养婆婆尽孝 。婆婆因不想拖累,上吊自缢 。而孝妇却由此入狱,屈打成招,被太守杀死 。孝妇被斩时,许下三宗愿,如系冤杀,血将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
关汉卿借用了一下 。
最后一桩惩治“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是窦娥最有力的反抗,沉冤昭雪,惩凶锄奸 。对恶棍污吏的惩罚,以大旱三年的方式,连累无辜百姓,是创作者的历史局限性 。
文章插图
从示冤到惩凶,是劳动人民有冤无处申,借助上天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的反映,浪漫主义的一种手法罢了 。虽当不得真,却是老百姓最质朴最善良的表达,最能打动人心的审美 。
其他网友观点窦娥冤的故事初中就学过,可以说印象相当深刻了,其实在学的时候我就一直有一个困惑,这个困惑一直在看国内鬼神故事的时候就一直存在,借这个题目一起说一下 。
首先说窦娥冤是个悲剧,她的三个毒誓也都一一兑现,就充满了鬼神的色彩 。不仅在窦娥冤里,在国内大部分鬼怪故事里,都有一个冤鬼索命的故事,让我十分困惑 。比如说有的人落水淹死了,就会不停的找河边的人索命 。有的人被恶人陷害,无奈自杀,就会不停的找无辜人士索命,反而对凶手置之不理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像以前大火的“张震讲鬼故事”里就充满了大量的这样的情节 。也就是说,在我们传统的故事体系里,一个人无辜枉死,变成厉鬼,他可能不会直接去找正主报仇,但是一定会牵扯无辜的人们进来发泄,这几乎是所有鬼故事的定律 。而窦娥冤,几乎就是这种故事的师祖 。这到底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模式?
窦娥的故事其实也很简单,她跟婆婆相依为命,没想到被无赖张驴儿看上了,窦娥当然不从 。于是张驴儿就想着把她婆婆毒死进而霸占窦娥,然而一不留神居然把他自己老爹害死了 。于是张驴儿恼羞成怒,诬告窦娥杀死他爹,窦娥当然不承认,但是张驴儿勾结当地官员,居然拿窦娥婆婆要挟她,窦娥无奈屈打成招,判了死刑,然后就发了这三个毒誓 。
文章插图
在我看来,血溅白练是为了表明心志,当场证明自己清白,这个没什么,很正常 。下面的毒誓应该是张驴儿和冤枉她的官员不得好死,冤有头债有主嘛,这才是谋害她的正主 。然而窦娥没有这么做,她是让当地所有老百姓都饱受惊吓和灾难,一个是六月飞雪,想想看,就算在今天,大热的六月三伏天,人们突然看到下大雪都要吓一跳,何况是古代那种百姓愚昧的年代,肯定要吓死,觉得自己真的得罪了老天 。这点精神上的折磨已经够大了,窦娥还不满足,还要楚州大旱三年,这个就太狠了,那时候本来人们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好的年景也就勉强果腹,大旱三年绝对是要浮尸满地 。
我觉得窦娥发出咒怨,让陷害她的张驴儿、赛卢医和官员身染恶疾不得好死,折磨个几年都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要发三个毒誓呢,为什么要牵涉到无辜的百姓呢 。这其实是窦娥的思想局限性作怪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窦娥,而是作者关汉卿的意思 。而关汉卿的创作灵感则来源于“东海孝妇”的传说,可以说不仅故事情节,就是思想中心也是跟东海孝妇一致的,因为在那个故事里,也有大旱三年的说法,关汉卿在创作的时候,只能说艺术加工语言情节上更有感染力,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升华,这也就反应了我们那时候人的一般思想:万事看天,个人意志无足轻重 。
文章插图
看看关汉卿所处的时代,是元朝,正是普通知识分子混的最惨的时期,关汉卿正是这些最惨人员里的一员,他还认识了不少底层杂剧演员,他自称是一个“响当当的铜豌豆”,足见江湖气息 。现实生活的不如意让他跟普通百姓一样,把更多的人生希望寄托于老天和清官,这也怪不得他,因为当时整个的元朝朝廷都太差了,很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希望,只能等待老天的解救 。遇到了麻烦也是老天的不好,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所以动辄就牵涉到老天身上 。而这个老天,不仅仅是仰望星空那个老天,而是包括了周围整个的一切,包括那片土地那片山河还有那片土地上居住的人们 。于是要发恨就一起恨进去 。
最后窦娥的毒咒一个个实现,她那小时候就离开的父亲居然也考取了功名,回到楚州再次调查了这个事情,这才把迫害她的罪魁祸首拿下 。这是另外一个典型套路,寄希望于清官,清官似乎是古代文学形象不可或缺的题材,似乎什么千愁万恨的事情,遇到清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个套路可以说屡试不爽 。
窦娥冤唤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它要的效果是感天动地,轰轰烈烈,效果也确实达到了,但是说句实在话,从我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对这个故事就没有太大感动,也许这样的情节设置打动不了我吧 。尽管在思想性上窦娥冤不见得有多么高明,但是不得不说在艺术方面和文字感染力上,窦娥冤绝对一流 。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冤假错案,也对当时整个社会黑暗进行了一个缩写,杂剧里面不仅有大量通俗易懂而有感染力人物对白,还化用了很多典故,有很多诗句化的语言,读起来是酣畅淋漓,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
其他网友观点窦娥临死的时候曾经发下了三个大誓,血溅白绫三尺高,六月飞雪三伏天,三年大旱不下雨,显我窦娥天大冤 。
这是古代窦娥冤的主人公在临死的时候发的三个誓,来证明自己的冤情 。
事情是这样的,窦娥是一个童养媳,丈夫早忘,和婆婆相依为命度日,村里有个恶霸张驴儿父子要霸占她婆媳,窦娥不从,张驴儿想用毒药药死婆婆,没想到把自己的爹毒死了 。于是就诬陷窦娥婆婆毒死的 。窦娥不忍心婆婆被毒打,就认下了是自己毒死了公公 。
但是,窦娥知道自己的冤屈,苦于没有地方申冤,就发下了三个完全不可能的誓言其中一个是把白绫挂在三丈外,三尺高的地方,誓言说“刽子手用刀砍了窦娥的头以后,窦娥的血不流到地上” 。第二个誓言是“三伏天下大雪覆盖窦娥的尸体,不要让尸体暴露在空间” 。第三个誓言是“从杀了窦娥以后,那个地方三年不下雨”来证明她自己的冤屈 。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不是苍天有眼,来显示一下,谁能知道窦娥的冤情 。如果是平常就能出现的事情又怎么能显示冤情 。只有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出现,才能说明冤情 。
总的来说,故事就是故事,如果这三个誓不能实现,怎么会说明主人公的天大冤情 。其实这是古代用来教育人不要做坏事的一个方法 。
【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推荐阅读
- 女人为什么容易怕冷?女性常吃什么可以保暖?
- 近视是怎么样形成的?孩子好好的为什么会近视?
- 预产期推迟是什么原因?预产期为什么会推迟?
- 婴儿为什么会打嗝?如何有效缓解婴儿打嗝?
- 冬天老人为什么没有食欲?老人没有食欲吃什么好?
- 孩子蹭被子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
- 青少年为什么会头痛?如何缓解青少年头痛现象?
- 宝宝咬人是怎么回事?宝宝为什么咬人?
- 超人为什么穿紧身衣 超人穿紧身衣的原因
- 宝宝吃奶咬奶头为什么?宝宝咬奶头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