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1年9月12日 , 是胰岛素发现整整100周年 。 胰岛素的发现不仅扭转了诸多糖尿病患者“确诊即死亡”的命运 , 也加深了医学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精准医疗领域深刻的理解 。 对糖尿病的认知起源于20世纪初 , 科学家从一只狗的试验“摘除了胰腺会导致高血糖”判断:糖尿病病人的尿糖与血糖增高和胰腺密不可分胰腺可通过胰岛β细胞分泌一种内源物质调节血糖 。 这种物质就是“胰岛素”是当时唯一被证实可在机体内降低血糖的物质 。 而且在发现初始 , 技术的不成熟使得胰岛素在除去胰腺的狗的体内并未达到所期望的降血糖效果 。 因而当时 , 糖尿病被称为“不治之症” 。
△ 192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
直到1922年 , 加拿大外科医生Banting在多伦多大学Macleod教授支持下 , 首次成功分离纯化出有活性的胰岛素提取物 , 并使一个14岁糖尿病患者成功活到26岁 。 胰岛素发现两年后 , Banting和Macleod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科学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分型的不同奠定治疗的差异化
胰岛素普及后 , 医学综合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水平和自身免疫的研究 , 将糖尿病划分为I型糖尿病(“T1DM” , 胰岛素依赖型)和II型糖尿病(“T2DM” , 胰岛素抵抗型) 。 普遍研究认为 , T1DM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具有遗传倾向 , 由于个体遇到刺激因素激活针对胰岛的自身免疫反应 , 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缺失而出现高血糖 。 因此对T1DM , 产生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为治疗的主要导向 。
△ T1DM发病机制:胰岛β细胞受损 , 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造成
推荐阅读
- 昆仑山真有神仙在渡劫飞升?科学家不相信,但游客却拍到一张照片
- 宇航员在月球呆一天,地球上过了多久?科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意外
- 为什么说“30年一小变”,怎么变?万物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 中国航天屡创新高,无法靠机械臂带东方红一号回家,还差最后一步
- 无利不起早?明知下树拉屎是玩命,为何懒出天际的树懒还一意孤行
- 2700年前,亚述帝国的楔形文字,描述了一个特殊的天体事件!
- 显微镜 用纸杯做留声机?玻璃珠做显微镜?这位清华博士后爸爸说:科学并不神秘
- 中国科学院 为了活到120岁,美国富豪每3个月换1次血,如今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