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甘州 精美的木偶会变脸——记甘州区《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第十代传承人徐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精美的木偶会变脸
——记甘州区《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第十代传承人徐宁
本报记者付聪林
【金色甘州|精美的木偶会变脸——记甘州区《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第十代传承人徐宁】
2020年12月 , 对于刚刚29岁的《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第十代传承人徐宁来说 , 真是一个“丰收季” 。 他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超时长“亮相露脸” , 让他和他的《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风靡全国 , 展示了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 , 古称“托偶” , 俗称“三根棒” , 在张掖民间也称为“肘娃娃” 。 邵家杖头木偶戏班多数是由家族成员组成 , 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 。 戏班多在婚丧嫁娶、岁时节庆进行演出 , 演出的场地不受限制 , 在剧场、茶园、场院、宅院、草坪上都可以演出 , 是一项深深融入当地群众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戏剧表演艺术 , 也是一门融会了美术、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 。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演出所用木偶、服装、道具既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造型和技法 , 也吸收了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 。 2008年 ,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被正式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传承人徐宁自幼受家庭熏陶 , 对电子琴、二胡、小号等器乐具有浓厚的兴趣 。 2011年在四川师范大学就读期间 , 受川剧变脸传统艺术的影响 , 向成都川剧院副院长蔡少波拜师 , 熟练掌握了川剧变脸这门独特的传统戏剧艺术绝技 。
2015年学成归来后 , 对甘州区优秀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开始向其第八代、第九代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木偶艺术表演技艺 。 在传承中创新 , 将川剧变脸艺术与杖头木偶戏表演有机结合 , 特别是将川剧中的吐火、变脸等绝技成功植入杖头木偶表演中 , 创编演出了木偶戏节目《奇偶出彩》取得了非常好的演出及传承效果 , 开创了甘州区传统技艺与创新融合发展的先河 。 全家总动员制作出了裕固族木偶 , 这种形式的创新结合日前在国内也属首创 , 并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外观专利保护 。
2016年至今 , 先后参加了省市区举办的各类非遗戏剧、曲艺表演培训班、参加了由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门联合举办 , 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非遗传承人群高级研修班” 。 先后在省市区政府和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中义务演出300多场次 , 2020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农业农村频道《我的美丽乡村》、《乡村大舞台》节目录制 , 多次获得“最佳表演奖”“最佳风采奖”“优秀演员”等荣誉 。
2020年10月到11月 , 徐宁被省级文旅部门推荐参加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皮影戏表演高级研修班;2020年8月 , 徐宁被审批为甘肃省级非遗项目《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月 , 被人社和文旅部门评定为“副高级曲艺表演师”职称;他本人先后被甘肃省戏剧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曲艺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
2015-2021年的演出业绩先后多次被新华社、新华网、光明日报、凤凰网、学习强国平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新闻媒体做了报道报道 ,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 , 在青年艺术家徐宁的打造下 , 将川剧变脸艺术与甘州杖头木偶戏表演巧妙嫁接 , 把戏剧舞台艺术和魔术吐火表演有机融合 , 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 让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的百花园里争奇斗艳 , 生生不息 。
推荐阅读
- ins Running Man:金钟国去济州岛度假!狗哥练拳击似乎颇有成效
- 新冠肺炎 好事多磨!汪峰、张韶涵、陈小春等明星郑州演唱会延期
- 央视三套 央视综艺《喜上加喜》走进广西贺州即将开播
- 胶鞋 收视率第一!靳东这个“村官”,让观众心甘情愿入坑
- Huawei 郑州一企业注册鸿蒙商标被撤销 上诉也被驳回
- 广州日报 利润承压 可口可乐先涨价后卖酒
- 最新消息 广州气膜方舱实验室投入使用:日检测可超12万管
- 人物 75岁:广州首例确诊病例郭阿婆即将出院
- 浙江省 国内的这里夏天有多美?新西兰都甘拜下风
- 实验室 广州启用“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