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乡不叫年夜饭,那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吃年饭,也叫团年饭 。
有早晨吃年饭的,也有中午吃年饭的,但是绝对没有晚上吃年饭的,也有腊月二十八早上吃年饭的,那是家中有人过世了,陪亡人过年 。
当然我们的国家地域广大,风俗各异,我并不指责晚上吃年饭不好,反正我们的家乡是没有晚上吃年饭的习俗 。
总认为晚上吃年饭不吉利 。
在六七十年代,也有晚上办喜酒的,那就是二婚,属于改嫁或填房,如果是第一次结婚的,都是在中午举办宴席 。
其它的宴席都是在中午,如满月宴,周岁宴,12周岁宴,乔迁宴,高升宴,升学宴 。
根据年代的不同,年饭也有不同的时间,在80年代以前,年饭都是在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了 。
腊月三十的早晨,孩子们还都在甜甜的睡梦中,父母们早早地就起床了 。
大概也就是四点钟吧,母亲忙着准备年饭,有蒸的、也有炒的、也有凉拌的,反正弄了满满一大桌子 。
父亲 就打扫卫生,生炭火,或柴火,点蜡烛烧香,一切准备就绪,就招呼孩子们起来 。
孩子们在睡梦中一个一个的被叫了起来,大家还都在揉眼睛,听父亲嚷道,到院子里放鞭炮 。
大家一听都来了精神,一群孩子凑拢在父亲的跟前,只见父亲把一串鞭炮绑在一根长竹竿上面,叫我们握住竹竿的一头,用力的举起来 。
他去点鞭炮,鞭炮点燃了,噼里啪啦,父亲赶忙跑过来帮忙 。
大家合力把竹竿举得高高的,鞭炮在燃放,火光在闪耀,硝烟在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 。
孩子们仰着脑袋,一张张脸蛋绽放得像一朵朵花儿,鞭炮燃放了几分钟,胆小的弟弟妹妹们,用小手捂住耳朵,躲在人群的后面 。
响声停了,大家一拥而上,疯抢落在地上散落的鞭炮,父亲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高兴的笑了,说到:“孩子们,别抢了,我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小包鞭炮 。”
母亲赶忙招呼大家进屋,大家都跑进堂屋,看到桌子上摆满了菜,中间还会放着一个火锅 。
火锅里面煮着好吃的东西,翻腾着,冒着热烟,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 。
大家馋得直流口水,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
这时父亲让大家站在桌子的两边,先不要入座 。
只见他摆了八双筷子,斟了八杯酒,盛了八碗饭,打开堂屋门,恭恭敬敬的邀请祖先们回来过年 。
大概几分钟后,仪式完毕,父亲把酒倒在地上,恭送各位祖先离去 。
关上堂门,让孩子们入座,年饭开始 。
【春晚是年夜饭,年夜饭什么时候吃?】这一顿饭大家随便地吃,随便地喝,随便地闹,吃的时间越长越好 。
但有一道菜是不可以吃的,那就是烧全鱼,它预示着年年有余 。
母亲还在不断的引导孩子们吃青菜,吃豆腐,吃藕片了 。
吃青菜豆腐,祈福孩子们一年四季清清白白,无病无灾,健健康康 。
吃藕片,希望孩子们聪明,有心眼儿,学习用功成绩好 。
吃豆腐圆子,家庭和气,不吵不闹 。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中国父母,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有质朴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
90年代以后,年轻的一代走进了厨房,他们起来就没有那么早,干脆把年饭改在中午,一般的在12点前准时开饭 。
六七十年代时候的年饭,一个比一个早,早上五六点钟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的放鞭炮,整个村子淹没在鞭炮声中,此起彼伏,响声不断,这就是过年,那时有一个口头禅: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 。

文章插图
年夜饭什么时候吃?
大年三十的晚饭叫年夜饭,小时候听爷爷讲过年夜饭的来历和寓意,大概是这样的:
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恶,它平时住在海底,到了冬天就会到陆地吞食牲畜,伤人性命 。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会拖家带口到深山中去躲避年兽 。
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鲜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声响 。
于是每年冬天,家家户户就会在门上挂上红色的木板,架起火堆,通宵敲打,这样就能将年兽吓跑 。到了第二天,人们欢欣鼓舞,互道平安 。这个习俗经过代代流传,就变成了过年 。
小时候,三十那天父亲忙一整天帮人写春联,我负责帮他拉春联 。我们家的年夜饭比院子里的人家都要晚 。吃完年夜饭已经很想睡觉了,大人们就说三十晚上不能早睡,要守岁的!说睡早了等下年来了你都不知道[捂脸]!
为了庆祝过年喜庆的氛围,年夜饭也就随着流传了下来 。
年夜饭也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所以过年就成了中国盛大的节日!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个年夜饭,再晚都可以!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恋爱甜蜜的朋友圈文案
- 2022年3月1日是个买车的好日子吗 提车吉日查询
- 关于知识和阅读的句子
- 为什么自来水是滑滑的
- 心脏房间隔挂什么科,房间隔膨出瘤是什么意思
- 热带草原带的自然景观是
- 栖霞区是城区吗
- 什么是面积定义
- 久而久之下一句是什么
- 崲字的意思 崲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