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 , 经脉运行 ,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 , 废话不多说 , 提问者想了解的应该是如果让人体各个脏腑经脉正常运行 , 保护人体正气 , 增强免疫力 , 下边一些浅见 , 和大家一起学习:
1.顺应自然
自然界四时气候和昼夜晨昏等变化,必然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而摄生,才能保障健康,避免邪气侵害,减少疾病发生 。据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顺时养生原则 。法,即效法、顺应;阴阳,指自然界变化规律;和,为调和,协调;术数,即修身养性之术 。人们应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 , 能动地调节衣食起居,采取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摄生防病 。
2.调畅情志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因有着密切关系 。突然、强烈或持续的精神刺激,不仅可以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而且可使正气内虚,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受病邪而诱发疾病 。如怒伤肝而气上,喜伤心而气缓,悲伤肺而气消,思伤牌而气结,恐伤肾而气下等 。在疾病过程中,情志失调,又可致病情恶化 。因此,《内经》重视精神调养,要求做到“恬淡虚无” 。恬,安静;淡,平淡;虚,即虚怀若谷,虚己以待物;无,是没有过分的私欲妄想 。胸怀开朗乐观,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促进病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
3.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节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以免损伤胃肠功能 。注意不可过食肥甘厚味,否则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 。克服饮食偏嗜,保持食性的寒温适中,不可过食辛温燥热、生冷寒凉 。并注意饮食种类搭配和膳食结构的合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人” 。
4.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 。中医重视起居作息的规律性,要求人们要顺应四时和昼夜的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以达到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还要注意劳逸适度,弛张结合 。人需要一定的体力劳动,使气血流畅,促进身体健康 。若劳逸失度则有损健康,过劳则耗伤气血,过逸又可致气血阻滞,均可引起疾病的发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5.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 。”经常锻炼身体,可使人体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关节活利,筋骨肌肉壮实,体魄强健,才能増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长寿,而且对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锻炼身体的要点有三:一是运动量要适度,要因人而宜,做到“形劳而不倦”;二是要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三是要持之以恒 。
明代王三才所著《医便》 , 有一太极丸方 。方下说:人身五脏 , 效天五行 , 一有不和便易生病 。药有五味 , 各主五脏 , 用其调和 , 便是太极 。
具体来说:
天有五行 , 即木、火、土、金、水 。
人有五脏 , 即肝、心、脾、肺、肾 。
五脏配五行 , 即肝属木 , 心属火 , 脾属土 , 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之间处于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之中 , 没有生 , 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 。没有克 , 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 。
人之五脏也是如此 , 彼此之间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 , 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 维护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如果这种相对平衡遭到破坏 , 就会产生疾病 。
【五脏六腑的意思:五脏六腑,锻炼身体】

文章插图
药有五味 , 各主五脏 , 是指知母、黄柏、破故纸、胡桃仁、砂仁这五种药物 。知母清润肺金 。黄柏滋肾水 。破故纸收敛神气 , 温助心火 。胡桃仁润血气 , 养肝木 , 砂仁醒脾土而和中 。
五味药合方 , 能使失调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 这五味药用量如下:
黄柏 , 细末三两六钱(108克)
破故纸 , 用新瓦焙香 , 捣细末二两八钱(84克)
胡桃仁 , 去黄皮 , 三两二钱(96克) , 研为浆无渣 , 和入诸药内 。
知母 , 细末二两四钱(72克)
砂仁 , 去壳先将五钱用花椒一两(30克)炒 , 去椒不用 , 又用五钱不炒 , 共为净末一两(30克)

文章插图
那么 , 此方如何服用?
将五味药拌匀 , 加蜂密炼成丸剂 , 如黄豆大 。每早晚用白开水或茶酒随意送下 。
提醒:由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 , 此回答所提供的方子 , 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 , 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
动则不衰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 , 《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 , 动也 。形气亦然 , 形不动则精不流 , 精不流则气郁 。”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 , 说明运动的益处 , 并从形、气的关系上 , 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 。
1、协调统一 , 形神兼炼
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 , 讲究神形合一 , 即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 。其要领就是意守、调息、动形 , 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 , 心无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 , 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 , 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 。

文章插图
2、有张有弛 , 劳逸适度
运动养生 , 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 , 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 , 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长时间运动 , 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 , 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 , 导致精神疲惫 , 甚至影响养生健身 。
3、起居有常 , 顺应时日
顺应时日是指要顺应阳气变化 ,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 也就是“起居有常” 。一天中的运动应该遵循早晨阳气始生 , 日中而盛 , 日暮而收 , 夜半而藏的规律 。在锻炼、活动时注意顺应阳气的运动变化 , 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
4、循序渐进 , 量力而行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锻炼时一定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 , 一般来说 , 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有人以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 。若运动量大 , 心率及脉率就快 。

文章插图
对于普通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而对于老年人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 。若运动后食欲减退 , 头昏头痛 , 自觉劳累汗多 , 精神倦怠 , 说明运动量过大 , 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 , 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 。
5、持之以恒 , 坚持不懈
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 , 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 , 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的重要性 。古人云“冰冻三尺 , 非一日之寒” , 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 , 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
推荐阅读
- 亚洲象饲养的基础知识 有哪些
- 午餐肉与火腿的区别是什么
- 不讲诚信的现象有哪些
- 为什么家长不理解孩子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微信朋友圈说说的意义
- 狼图腾简介 狼图腾的介绍
- 梦见螃蟹夹手什么意思
- 为什么我的手机用流量上网就很卡
- 各机型一键强制重启的方法 iphone手机怎么重启手机
- 乌云乌云快走开是那首歌的歌词 别找我麻烦完整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