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姓历史来源 贺姓的来源

首先贺字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 。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 。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 。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 。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 。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 。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 。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 。庆纯改为贺纯 。史称贺姓正宗 。是为江苏贺氏 。2、出自他族改姓 。据《魏书 。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 。是为河南贺氏 。
迁徙分布
中国贺氏播迁各地,主要是在汉代之后,分布地区广泛,郡族门望较多 。据《元和姓篡》记载,庆质的孙子叫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的孙子贺邵任中书令,邵的儿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修的12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德仁的侄曾孙就是唐玄宗时秘书监贺知章 。又拒《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南北朝时,后燕有清河太守贺耕,南凉(都乐都,今属青海)有将军贺连,宋朝时有忻州定襄(今属山西)贺氏,易州(今属河北)贺氏、开封陈留(今属河南)贺氏、蔡州(今河南汝南)贺氏、洛州(今河南洛阳)贺氏、济南(今属山东)贺氏、会稽(今浙江绍兴)贺氏、齐州临邑(今属山东)贺氏,密州(今山东诸城)贺氏等 。其中,会稽贺氏和河南(今洛阳市)贺氏族大人众,所以贺氏以会稽、河南为郡号;洛阳的贺氏以鲜卑族居多 。除了上述贺氏之外,宋代以后各朝代贺姓人散居各地者仍多,不胜枚举 。清代江西贺氏,因躲避官事,千里迁徙至陕西榆林府,今天已经是名门望族 。

贺姓历史来源 贺姓的来源

文章插图

贺姓历史来源 贺姓的来源

文章插图

贺姓历史来源 贺姓的来源

文章插图
【贺姓历史来源 贺姓的来源】贺姓,分会稽贺氏,河南贺氏和其它少数民族贺氏 。会稽贺氏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姬姓,为吴王僚之子庆忌之后 。《会稽先贤传》记载,唐中期以前官谱所载,不少贺氏家谱如北宋词人贺铸家谱也如此记载;二是源于姜姓,为齐相国庆封之后 。唐中期后姓氏书籍如《元和姓纂》所载,部分贺氏家谱所载 。为庆封后裔备受质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史载庆封其族被灭,庆封无后;二是所载庆封后裔汉末徒会稽山阴,与会稽山阴贺氏汉代中、后期即有人已活跃于政坛相冲突,与汉末和两晋时贺氏已成会稽第一大姓相冲突,与鉴湖由庆湖—镜湖—鉴湖的历史演变相冲突 。据《魏书 。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赖(贺兰)氏改为汉姓贺氏,此乃鲜卑贺氏之起源 。鲜卑贺氏现在也已经汉化为汉族,称为河南贺氏 。另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姓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