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出自,为何感觉古人很容易参透周易八卦,现代人却不能呢

中国古文化中,有很大成分和很多内容的明喻、暗喻、隐喻、类比的表述、思维和推理,原中学课文中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楚人涉江》、《郑人买履》、《精卫填海》,以及另有《庄子寓言》、《孟子》、《荀子》,和叶落归根、鲲鹏展翅、纸上谈兵、草木皆兵等诸多打比方说事、明理的典故、故事、成语和词汇 。还有古代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中,其中就包含《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以比喻、类比表述,说事、明理、推断的习惯,至今在广大农村的延续依然明显 。
【八卦出自,为何感觉古人很容易参透周易八卦,现代人却不能呢】《易经》刚好就是一本化万物入八卦、以类比明事理的百科全书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易经的表述,都不是那么直接、直白的 。比如,周易八卦中的"乾″,乾为天、为龙、大金、为玉、为父、为国君、为首都,它怎么又是这、又是那,一会儿是这、一会儿是那呢?乾的本义是阳刚、强健,天最为阳刚强健,龙是中国祟拜的图腾,金是金属里边最好的,玉是石头里边最好的,国君是国之元首,父亲是一家之主,首都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
周易八卦全是万物类象 。所谓参透周易八卦,就是明白了万物类象的逻辑、方法、规律,并掌握了一系列类比推理的程序 。中国古人,尤其是有文化的人很少拿一说一、拿二说二的,他们喜欢隐含一定内容的表述 。西方文化和西方科技传入我国后,我们现代的人们,已经非常习惯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龙就是龙、猪就是猪的表述,很直接、很明了,但也很直白 。你象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它都是说人在不同阶段、地位的一种状态的 。"坤卦″中的"东南失朋,西北得朋″它指的是有舍有得、利弊得失的道理的 。
即中国古代人语言表达上,它不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它不是丁就是丁、卯就是卯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它会有隐喻、暗喻、类比、类聚、类推的很多内容和成份,加之受"四书五经″影响,尤其是古代名讳、事讳和"文字狱″的影响,中国古人以此说彼,以物喻人,以寓讲理的思想和思维习惯,是根深蒂固的 。而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述上,则又是必须是是什么就必须要是什么,最好是简单、精准、清晰、直接和明了的 。所以现代科学、近代白话文环境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不经有人指点、讲述和传授,大多数人是极难一下子能参透周易八卦的万物类象和类比推理的思维逻辑的 。时代在变,习惯在变,思维、逻辑、推理也在变,一切都在变化 。周易一般人读不懂,但中国古人也不懂现代科学 。
周易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大道之源,乃群经之首,古往今来多少饱读诗书的大儒旁加注释,皓首穷经,一探究竟,注释之多,不可胜也 。
一:为何感觉古人很容易参透周易八卦?
答:其实不然,周易这本书年代远久,晦涩难懂,既便是古人也不容易参透,就是现在我们今天看他们的注释,及古人对古人的评价,目前而言,几乎将周易全部解释的清清楚楚的人没有,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反倒研究周易之后另引新说,自成一家,如京房的卦气说,邵雍的先天八卦,梅花易数,有以义理派与象数派,也是各说各道,难以统一,更有山医命相卜五术皆以易自居,纷纷扰扰,莫衷一是,各说各道,总之至今为止学易皆是一家之言,还须触类旁通,旁征博引,才能更贴切本义 。
但是与现在人相比,确实古人又似乎更容易弄懂周易八卦,一方面周易是六经之首,科举考试都是要考的,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富贵人读书人都识易经至理,而今却不然,古人学易有很多的社会认同度与文化氛围,再者古人之学者做学问愿意花功夫,耐得住寂寞,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勤勉刻苦,用在学易方面,自然功夫日深,领悟日深,难而易,这都是长年累月的结果,最后中国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文化历史非常丰富,而所谓现在的人才多少年,古代积累下来的易学高手也就显得多了起来,今天所谓的古人也就是这部分优秀的人,至于古人的无名之辈,白丁又何其多,未见得他们能写个字,作个文什么的
最后简短说一下现在的人的学易情况
首先西学东渐,全世界倡导科学观念,科学解释世界,做为玄学的周易解释世界的模式与方法自然受到质疑与排斥
其次现在的人太浮澡,急功近利,学了两天几天的周易自以为能,更借三招二式去邀名逐利,这主要是体现在什么培训班算命风水等忙湖术士身上,质量良莠不齐,不懂装懂,装神弄鬼,知识半屌子,这样的人大把,感觉现在风气就不行了 。
最后学易须加强对古文字的学习,要耐得住寂寞,要深研,又要广拓,对学问充满好奇与不断精进之心,学易难,难而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