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老当益壮”两个成语都均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所以这俩成语都和东汉名将马援有关 。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人 。其先祖赵奢为赵将,号马服君,子孙遂以马为姓 。其父马仲,官至玄武司马 。马援兄弟四人,三个兄长也都很有才能,王莽时并为二千石,家世显赫 。
文章插图
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十二岁父母双亡,随长兄马况到河南,后欲辞别长兄到边郡从事田牧事业 。但又遭遇长兄病故,马援守丧,不离墓地 。后来做上了郡督邮,送囚犯去司命府的时候,却放跑了囚犯,于是自己亡命于北地郡 。后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就留在当地放牧,归附者甚多 。转游陇汉间,他常对宾客们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大丈夫的志气,应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壮烈 。”因为比较会经营,使得他拥有牲畜数千头,谷物数万斛 。但是他却不做守财奴,曾这样说“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 。”
文章插图
王莽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 。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 。当他平定交趾回朝后,光武帝赏赐他兵车一乘,朝见时位列九卿,一时风光无限 。友人孟冀前来祝贺 。马援却说:“功薄赏厚,何能长久乎?”,于是他就向皇帝请求出击侵扰北边的匈奴、乌桓,并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光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马援率领三千骑兵出高柳,先后巡行雁门、代郡、上谷等地 。乌桓哨兵发现汉军到来,部众纷纷散去,马援无获而还 。
【马革裹尸自是而受后人崇敬伏波将军是】
文章插图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逝世 。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位鞠躬尽瘁的臣子,死后却被诬陷,只能草草地掩埋在京城郊外的荒地里,甚至连他的部下都不敢参加这本就凄凉的葬礼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又有一段“薏苡明珠”的故事 。原来马援在交趾的时候常常吃一种薏苡的果仁,用以“轻身省欲,以胜瘴气” 。于是在回京时,便拉了一车薏苡的种子 。长安权贵以为他带回来的是珍宝,都非常嫉妒,只是当时没有发作 。当他死后,这些人便纷纷落井下石,说马援从交趾带回一车珍宝 。光武帝听后刘秀震怒,虽然此时马援已病逝疆场,但也要收回新息侯印绶,这样一来,也没人敢来参加马援的葬礼,草草掩埋了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冤案“明珠之谤” 。后来马援家属才知蒙冤,经过多次申诉,才得到皇帝谅解,以丧归葬 。
文章插图
汉明帝时,图画东汉初年的名臣列将于云台,因外戚之故,唯独没有马援 。到了建初三年(公元78年),汉章帝才追策,谥马援为忠成侯 。
“马革裹尸”、“老当益壮”两个成语的主人公都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 。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马援是东汉初期名将、功臣,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曾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在马援62岁那年,北方匈奴犯界,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退敌之策,但大家都相顾无策,低头不语,这时马援请缨出战,可皇帝不忍心让这位年事已高的老将再上战埸,但马援坚决要去,他说,臣虽年迈,筋骨还强健,好男儿当为国战死疆场,死后用马皮裹着尸体而还,怎能在国家危难之际苟且偷生的活着 。马援晚年在平定岭南时,带病督战,最终死在南征中,圆了他当初许下的“马革裹尸”的心愿 。
“老当益壮”典故也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
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农业 。长大后当了扶风郡督邮,在一次押解犯人赴长安途中,因不忍犯人受刑,就私自把犯人放掉,自己逃到北地避祸,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他便安心搞起了农牧业,不几年就有了牛羊数千头、粮食几万担 。但他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就把财产、牛羊都分给了他的兄弟和朋友,他说:一个人一生只做个守财奴,太没意思了 。他还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且益坚,老当益壮”才行 。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将领,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
马援距今虽已两千余年,但他的“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英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 。唐王勃因此写出了“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千古名句;李益的“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更足家喻户晓 。而毛泽东主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仅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的评价,更显示了一代伟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
推荐阅读
- 马革裹尸的由来及意思
- 文言文经典语录 文言文经典句子
- 自非亭午夜分的自是什么意思 有关自非亭午夜分的原文介绍
- 蒙自是几线城市 云南蒙自市是几线城市
- 温暖文案超级温暖的句子
-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谁写的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的意思
- 描写战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