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非”这些新称呼,很多人还不是太多的了解,说白了,就是指到一定年龄,解除原有职务,改成非领导职务,而不是内退 。解职后的干部原则上要求在单位继续工作 。
但是很多人留下来后,似乎就以为退下来了,工作积极性减弱,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还是从改非后的出现的问题来具体分析,才能对症下药 。
一、什么是改非领导干部
所谓的“改非”是指领导干部因年龄、职数、换届等方面的原因由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 。他们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却还没到退休年龄,所以必须在岗工作 。
二、改非领导出现的问题
尽管国家出台改非正常,但也同样暴露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从工作上,越多人退下来不作为 。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很多领导干部本着“无官一身轻”的原则,一旦条件成熟就全身而退,立即改成非领导职务人员,看似“早点退下来给年轻人腾位子”,实际上导致“改非领导”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管,这些干部也越来越不作为 。
2.从态度上,思想松懈,工作热情骤减 。本来可以发挥这些改非领导的余温,但是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大多数人都思想情绪松懈,工作热情骤减,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长期处于赋闲状态 。
三、提高改非领导干部的积极性
针对改非领导干部的不作为,工作热情减少等问题,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想提高改非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控制改非领导的数量 。首先,从控制源头,把好“入口关”开始,坚持“先审后配”的原则,建立职数管理预审制度 。在“改非”前,及时核实编制、人员、职数空缺等情况,确保按编职数用人 。另外,单位没有职数空缺的,一律不酝酿、不受理、不研究,从源头上防止超职数配备“改非领导”现象的发生 。
2.及时沟通访谈,淡化“退下来”的心态 。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定期走访等形式,分批次、有计划地由县委组织部领导与“改非领导”进行访谈,及时消除他们的“二线”心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进退留转,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进”时朝气蓬勃、“退”时心情愉快、“留”时加倍努力、“转”时奋发进取,积极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补台”,为年轻干部“带路” 。
3.完善制度,压实责任 。“改非领导”干部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许多县直机关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中,“改非领导”干部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所以,针对这些改非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好,划定“责任区”,完善制度,搭建“改非领导”争当“排头兵”的平台 。
总之,如何发挥改非领导干部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重要,一旦将他们利用好,那么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转化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营造良好干事氛围 。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庄子说职场 ,专注职场&个人成长 。【随手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我一定会努力解答的更好】
简单解释:
第一,现在已经没有改非的说法 。或者说领导干部改非已经是过去式 。以前,领导干部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即实职和虚职)两种职务,领导干部从实职岗位上退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统称为“改非”,比如从副局长改副调研就是其中一种 。去年6月份新公务员法实施后,公务员已经没有非领导职务,改由职级替代,领导干部再退出实职改任职级,显然不能叫“改非” 。
第二,领导干部退出实职改任职级,享受的是工资待遇,没有政治待遇 。因此能不能调动积极性,要看改职级的干部自身情况 。如果是年轻干部,对前途还有很大期待,出于过渡考虑改任或晋升职级,没有担任实职,不用调动他也会很积极表现,这是年轻干部谋求更大发展的基本态度 。对于这样的职级干部,领导只要在分工或工作上委以重任,就能轻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而如果是已经快到点或者无欲无求的,其转任职级就是为了减少责任和压力,能够享受待遇,又不至于太忙累,本着船到桥头车到站提前退休的态度,你再调动也无济于事 。
第三,在体制内,调动干部积极性是篇大文章,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领导要在个人待遇、晋升、感情等方面许以重视,更关键还在于干部的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干部,任何时候都会积极,反之,遇事能躲则躲、能避则避,在体制中这样的人不少见 。为什么在体制内往往会出现“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与此不无关系 。
【改非是什么意思:如何提高改非领导干部的积极性】第四,我想说的是,既然人家已经退出实职,就不要寄望太多了 。愿意干点活的,可以适当安排点工作,不愿意的,只要他不来捣乱,随他去吧 。体制内太多这样的事情,与其花心思在这些事情上,还不如动动脑筋解决现实问题更有意义 。
推荐阅读
- 拔苗助长的歇后语是什么
- 蒲桃的营养价值,葡萄的功效和营养价值是什么
- 伋怎么读 伋的拼音是什么
- 倒卖营业执照是什么罪
- 辽宁的物产是什么
- 辣椒粉制作注意事项是什么
- 吃辣条什么意思,“吃辣条”是什么意思
- 伋字的意思 伋是什么意思
- 价值主张是什么
- 雪上田径是什么项目